读硕士生时,有位青年教师,几乎每星期都给她送鲜花;为这,还差点闹出了点不愉快。
她,为了兑现自己给妈妈的诺言,为了一心一意地读书;将什么爱呀、情呀,全都深埋在心底;而后,再狠狠地压上块大石头--不许这些东西冒出头来,不许它闷生长。
……
有所失,必有所得。
唉,妈妈也是用心良苦呵!
此刻,她仿佛体会到了妈妈的用意。
功夫不负有心人!
今天,她终于拿到了--妈妈所期待的--硕士学位证书。
当然,妈妈并不知道,她硕士论文的题目,就是《少女之孕》。
此刻,她很想很想能遇上一位朋友、或是熟人……
突然,她有一种与同龄人交流的欲望;而且,最好是异性。甚至,想把这个故事,写成帖子,发到网上去。
整整十年了呵!她想:这个代价,也太沉重了!
海潮,退去了。
天,静静地蓝;月,静静地亮。
海面上,波光粼粼,真象是铺了一层、一望无际的碎银。
太美了!她,走在如花廊般的堤岸上;心境很好,从未有过的好。
她,漫不经心地闲逛着……
真的,太美了!她忽然觉着:尽管,海浪很美;可,无风无浪的日子,也很美!
恬适、娴静,有一种让人松弛的感觉,有一种非常自在的惬意;也许,在这之前的日子,绷得太紧了。
她感受着:一种宁静、一种舒缓,一种让人醉心的美!
她庆幸:自己,终于忘记他了。
就这么,她漫无目的地闲逛着,漫无边际地梳理着……
她想起了论文中的句子:懵懵懂懂中,一种少女的、爱的萌动--这种萌动,源于性;是原始的、母性的、欲去爱一个人的初始。而后,逐步演变成追求异性、追求男性之美……
她的论文,把“少女之孕”,归结为青春期的躁动;认为:是可以用心理疏导等方法,加以克服的。
她,还很想把自己的例子写进去;当然,最终还是没有这么做。
她很敬佩她的妈妈!是妈妈,成功引导她,忘掉了他。
信马由缰、糊思乱想……她,轻盈地走在堤岸上。
十年了,她从未有过这么轻松、这么痛快。
风,悄悄地,又起了。
一条深蓝色的龙,滚动着,远远地来;轻轻地,撞在堤岸上,溅起无数朵美丽的浪花……
她想:也许,美丽真的需要牺牲作代价;也许,美丽真的是构建在牺牲之上--是无数的、大大小小的牺牲,铺展成红地毯;美丽,就是踏着红地毯,这么一路走来……
正随意地思想着,却觉着前方有个说不清是陌生、还是熟悉的身影。
“啊!”她,在心里惊叫了一声。怎么,会是他?!
她,这才发现:十年了,竟没能从心底里抹掉他……但,她一时也闹不清:这究竟是恨、还是爱?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是记忆,被伤害过的记忆。
他,越走越近。
忽然,她希望:他,最好没有看见自己,或是认不出自己、或是不好意思面对自己……
蓦然,她明白了:不是他,不好意思面对自己……而是自己,无法面对――自己的过去、曾经的痛苦。
也许,时间可以消磨、甚至泯灭许多东西;但,唯独无法消磨、或泯灭的,便是记忆。
“苍天呀!”她在心底,无助地呼喊着。
苍天,也无能为力;只是,无奈地吹过一阵大风……
她,又看见了――
一条条深蓝色的龙,撞死在堤岸上;溅起,无数朵美丽的浪花……
创作于2005年6月25日
疯老太
顾晓军小说·一卷《南京疯老太》
她,在雨中漫步。
(bsp;这个时节的雨,很长、很长……但,这已不是思念;是,也枉然!
她,已经老了;爱,在逝去的岁月中,耗尽。
风,轻轻地滑过她的额头,有意无意地加深着她那岁月的沟壑。
天上是雨,地下是水,中间是她。
她,已没有忧愁,也没有怅惘;这些,都属于年轻、属于记忆……过去,她也曾有过。
什么梦呀、花呀、诗呀、歌呀……她,全都有过。
岁月不留情,将往昔全都带走。
她,疯了;时常对人说,看见过黑太阳。
太阳,怎么会是黑的呢?!
听的人,不信。
……
六十多年前,她也算得上是个小小的官太太。
她,是一位营长的夫人;南京城里,有名的大美人,就住在大中桥畔、秦淮河的边上。
日本人打进南京那年,她的老公,是驻守城东光华门的最高指挥官。
老辈的南京人,都知道:小鬼子进城那天,光华门方向的枪声,最惨烈!
有人说:她这疯病,是她老公战死时,落下的;几十年了,时重时轻。也有人说:是她年轻时,被鬼子兵强奸了,受了刺激。
太久远了。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