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伸出温暖的手。
起来了。我对医生说,晕!要倒。红裙子冷漠地斜我一眼,不可能……
没等她说完,我已经失去了知觉。
醒来了。我发现自己蜷缩在手术室的角落里。
“你真会吓人。回病房去吧,我们要下班了。”红裙子袅袅而去。
“这儿要关门。走吧,扶着墙走嘛。”
两位肉鼓鼓的护士边数着一卷卷钞票结账,边为我出谋献策。
“我晕……”
“喝牛奶吗?五毛钱一杯。”
我流泪了。那泪珠是冰凉的。那地方好冷啊。
去年的春寒冻伤了我。这回我宁愿自费住到另一家医院去。
爸爸妈妈闻讯赶来出钱出力。
“给我们一个补过的机会吧。”爸爸的眼神时时令我想起马致远那首《天净沙·秋思
》。
我曾在小说中诉说过我们一代人对父母天长地久灵魂深处的怨恨。当我们真正需要保护
和爱抚的时候,得到的却是忽视。
在劫难逃。
挣扎起来的一代不懂得什么是天伦之乐,不懂得什么是柔情,不懂得接受爱,不懂得怎
样去爱人。不。这一代人是懂得爱的啊,没有爱哪有怨?
弟弟说:“快开刀吧,不为你自己,也该为爸妈。”
一纸大学作家班的入学通知,却载我匆匆飞到九月的江南。
走了,走了。
没良心的女儿只会说“再见”。
老爹呢?老娘呢?就让心儿总那么沉甸甸地沉甸甸地坠着吗?
1987年10月
补白
写上述文章的第二年,即1988年12月,我做了文末说的这个手术。但是
,直至2000年春季我才知道
,这是右甲状腺癌全切除术。医生和我的父母怕我经受不起癌症打击,特意瞒着我和家里其
他人。
不止是我的父母,也不只是在癌症手术这样的事情上,太多的父母儿女都选择隐瞒。都是出
于爱的动机,结果却令人叹息。我们的传统习惯于报喜不报忧,喜欢保密,无论大事小
事都不习惯公开透明,好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这种习惯的背后是一种精神上的敏感、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单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信任
、默契、支持系统不健全,存在危机和故障。
也许,近百年的弱国寡民当久了,大伤元气神气精气;多年来人们不信天,不信地,不信人
,不信神。你什么都不信,力量从何而来?你什么都不信,如何立足于天地万物间?你什么
都不信,怎么会拥有平安、健康、美好的人生?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15篇认知日记(1)
2003年7月14日星期一上午10点50分
这几天比较累,今天原不想记日记。但上午正好有时间,那就简单记几行吧。
昨天上午收看《权能时间》,水晶大教堂的证道嘉宾是一位漂亮女士,叫雪丽。她
是700俱
乐部节目主持人、音乐家、作家。十一年前,她得了抑郁症,住进了精神病院。治疗时医生
问她:你是谁?她始终回答说:我是700俱乐部节目主持人。
很久之后,她才意识到:节目主持人只是她的工作,并不是她本人。后来她答道:我是韦雪
丽,我是主的女儿。
住院初期,她拒绝吃药。她认为只要多读经、多祈祷就可以了。后来她觉悟道:人岂能决定
上帝用何种方法来拯救人自己呢?
想通了,积极配合治疗,效果良好。但她出院十年来依然服用抗抑郁药。
她近来写了一本书《最要紧的事》,认为最大的罪是不信上帝。上帝的计划其实并不复杂,
人们不必去机械死记各种条规,只要记住“爱上帝,爱人”就可以了。上帝的计划就这么简
单。
她也告诉六岁的儿子,不必学习成绩特别好,也不必去记什么复杂的道理,只要天天记住:
爱上帝,爱人。她说完唱了一首赞美诗,获得人们起立鼓掌。
萧安柏牧师讲道,经文是《腓立比书》第4章4至7节。
可分三个步骤来记住。
1。“靠主常常喜乐”。
2。“应当一无挂虑”。
3。“祷告、祈求、感谢”。
他唱了一首歌,教会众容易记。
“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要喜乐。喜乐,喜乐……我再说,要喜乐。靠主常常喜乐……
”反复轮唱。
挺有趣。果然好记。
萧牧师认为: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是一种生活状态,存在状态。在圣灵的引导下,我们
呼吸、行走、思想、工作……时时与上帝同在。这样就能获得“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
”。
我很喜欢这两句话:“神赐平安。”“我灵安静。”
昨天下午去广州火车站接爸妈。一切顺利。我一直感觉到上帝的看顾与指引。
随笔
李兰妮服用抗抑郁药物两三天后,自杀的冲动空前高涨。
帕罗西汀说明书的“注意事项”里有这样一段提醒文字:
精神障碍相关的临床病情恶化和自杀风险
抑郁症患者无论是否服用抗抑郁药物,都可能出现抑郁症状恶化,和/或出
现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自杀迹象),这种危险性持续存在,直到病情显著缓解。
很遗憾,李兰妮今天刚刚看到帕罗西汀说明书上这段文字。
按惯例,国内医院不主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