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内含有婴儿所需的水分,如果婴儿看上去口渴,就应让其吸吮母乳,这不仅能使婴儿得到所需的水和营养物质,而且可以刺激母乳分泌。因此,在婴儿4个月之前,用纯母乳喂养时,就不必喂水,除非大热天出汗多或服用药物(如磺胺类药)时才需喂水。
误区十三:怕母乳太稀而改用牛奶喂养宝宝
母乳看上去稀稀的,没有牛奶那样浓稠,有些家长就以为牛奶比母乳营养丰富,就放弃母乳喂养,改喂牛奶。事实上,母乳喂养对宝宝有很多好处,母乳中含有抵抗多种疾病的抗体,实践证明用母乳喂养的宝宝少生病;母乳与牛奶相比,所含营养更全面、更丰富、更合理,母乳喂养的宝宝比较健康;母乳对于宝宝来说更容易消化吸收,且吸收率最高。对妈妈来说,母乳喂养更方便、更省钱,不用消毒,且温度适宜;采用母乳喂养的妈妈身体恢复较快,并不易患上乳腺疾病。因此,建议家长尽量坚持母乳喂养,而不要改用牛奶。
误区十四:宝宝喝奶粉易便秘,只用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至少要让宝宝吃满6个月。但是,单纯母乳喂养也并非越长越好,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乳的质和量会渐渐无法满足宝宝的生长需要,这时应该考虑给宝宝断奶而选用代乳品。
配方奶粉目前是最佳衔接母乳的食品,它把牛奶加工、配制后,使其所含的营养成分和相互间的比例尽可能地接近母乳。有些家长认为宝宝喝奶粉易上火,会引致大便干燥甚至便秘,这是错误的认识。
研究发现,粪便的硬度和粪便中的不溶物质有很大的关联,此不溶物质主要来自肠道中不能吸收的棕榈酸和硬脂酸结合钙质形成的钙皂。因此,如果婴幼儿食物中含有较多的棕榈油酸和硬脂酸(皆属长链饱和脂肪酸),排便会较硬,引起热气。
有些家长给宝宝喝新鲜牛奶,或喂宝宝含有棕榈油、全脂奶粉或乳脂等成分的婴幼儿奶粉,进食后其中的长链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就容易在肠道内与钙质结合,形成难以吸收的不溶性钙皂,使大便变硬,排便困难。尤其是夏季和夏秋之交,天气炎热,宝宝流失水分较多,便秘、热气很多见,妈妈也最担心宝宝上火,所以建议看清楚食物的成分,选择不含棕榈油、全脂奶粉和乳脂的婴幼儿配方奶粉。
误区十五:哺乳时未将乳汁排空
哺乳时,应尽量将乳汁排空,每次哺乳若婴儿不能完全将乳汁吸完,则应用吸奶器将其吸净,避免乳汁瘀积,否则易引起细菌感染而致急性乳腺炎。
误区十六:哺乳期妈妈情绪不良
哺乳期妈妈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心情愉快,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避免因各种精神刺激及不良情绪的影响,使乳汁分泌及排泄不畅。
误区十七:生气时给宝宝喂奶
实验表明,人在生气时体内可产生毒素,此种毒素可使水变成紫色,且有沉淀。因此,妈妈切勿在生气时或刚生完气给婴儿喂奶,以免婴儿吸入带有毒素的奶汁而中毒。
误区十八:哺乳期妇女常用烟酒、咖啡、可乐
哺乳期妇女应远离烟、酒、咖啡、可乐等刺激食物,最好不要常用。这些食品对婴儿的身体危害极大,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下载
误区十九:常着浓妆给宝宝喂奶
母亲身体的气味对宝宝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可激发宝宝愉悦的进餐情绪,即使刚出生的婴儿,也能将头转向母亲气味的方向寻找奶头。母亲的体味有助于婴儿吸吮乳汁,如果妈妈经常浓妆艳抹地给宝宝喂奶,陌生的化妆品气味掩盖了熟悉的母亲体味,会使宝宝难以适应,从而导致情绪低落,食欲变差而妨碍发育。
误区二十:哺乳期妇女常穿化纤内衣
化纤内衣的最大危害在于其纤维会脱落,容易堵塞乳腺管,造成无奶的恶果。研究人员从部分无奶母亲的乳汁中找到了大量的茧丝状物,这些茧丝状物是因乳房在内衣或乳罩内做圆周运动时脱落而侵入乳腺管的。因此,处在哺乳期的母亲不要穿化纤内衣,也不要佩戴化纤类乳罩,应佩戴柔软的棉布乳罩。
误区二十一:喂奶期不戴乳罩
因哺乳期乳房肥大,受重力的作用容易下垂,用乳罩能起到一定的固定、托起的作用,从而防止乳房发生下垂;用棉布乳罩是因为可以防止化纤织品的纤维尘粒进入乳腺导管,避免由此导致的乳汁分泌、排泄障碍。
txt小说上传分享
误区二十二:穿工作服或外套给婴儿喂奶
在医护、实验室工作的妈妈如果穿着工作服喂奶,就会给宝宝招来麻烦,因为工作服上往往带有很多肉眼看不见的病毒、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所以,妈妈无论怎么忙,也要先脱下工作服或外套,洗净双手后再给宝宝喂奶。
误区二十三:运动后马上给婴儿喂奶
人在运动中体内会产生乳酸,乳酸潴留于血液中使乳汁变味,宝宝就会不爱吃。据测试,一般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即可产生此种现象。故肩负哺乳重任的妈妈,只宜从事一些温和运动,运动结束后先休息一会再喂奶。
bsp;误区二十四:躺着给婴儿喂奶
宝宝的胃呈水平位置,躺喂易导致宝宝吐奶。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