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母一惊,她原本以为温父要说的是前段时间,有人利用女孩自杀来找温家岔的事情,不想温父说的是送路珩出国,“不行。”
温母一口回绝道。
温儒辛道:“雅荣,你可知道多少人盯着我们温家?”
“儒辛,可是也不用送路珩出去啊,他才十六岁啊。”温母据理力争。
“雅荣,路珩在这件事情里面隐瞒了多少,你知道吗?”温儒辛说完,从公文包里面拿出一叠文件出来。
温母接过文件一一浏览,脸色越来越凝重:“儒辛,这孩子,怎么这么糊涂啊,这以后被查出来是犯法的啊。”
“所以张家已经来人,他们也是为了洋溢,张洋溢在前天已经被送去加拿大了。”温儒辛说道,前天张父打电话过来,一直哀求自己救救儿子,说看在温路珩和张洋溢从小一起长大,救救张洋溢。
温父沉默的没有给出任何回答。
“这件事情不是自杀吗?”温母更加疑惑。
“不是。是你的好儿子和张婉婉帮张洋溢做了假证,加上张家暗中动作,才被判定为自杀。”温儒辛解释道:“雅荣,我们的儿子太过意气用事了,如何能承担我们温家的荣华。”
温母面色凝重,长叹息一声:“儒辛,你自己安排吧,我不再过问。”
温父放下温母买的面窝,看着温母上楼,一眼不发,掐了手上的烟头,只觉得自己被小儿子弄的焦头烂额。
此时,门外的军车喇叭响了两下,温儒辛拿起沙发上的军装外套,穿上。
张水明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驾驶员却是一个新派来的司机。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特精神的站在门边,看见温儒辛出来,对着他敬礼,大声道:“首长好。”
温儒辛点点头,就见小伙子跑步,绕过车身,打开后面的门。
温儒辛坐进去之后,小伙子又跑回驾驶门外面,打开门,坐了进去。
车一路往中南海开去,今天军委在中央办公厅有一个会议,八一大楼办公的军事高干,都会过来。
温家。
这日温路珩觉得特别的奇怪,因为母亲不知道怎么了,买了很多的菜回来,还不让张嫂帮忙,一个人在厨房忙进忙出的。
客厅的电话响了,温路珩跑过去拿起电话:“您好,温家。”
“路珩,是我。”张洋溢在加拿大打来的电话。
“洋溢,你现在在那边还好吧?”温路珩问道,张洋溢被送走的太突然了,却也在意料之中。
电话那端的张洋溢,大笑一声道:“路珩,你知道吗?我离开了北京,虽然孤身来带加拿大,却觉得内心轻松了下来。”
温路珩沉默不语。
张洋溢接着说道:“也许,过些年,会好些的吧。”
他说完这句,两人都一阵沉默。
过了好半响,张洋溢才开口说道:“路珩,谢谢你。”
这是少年时期的友谊,纯洁,无杂质。世事无常,谁会知道以后的事情了。
温母端出做好的菜,喊了路珩和雨桐来吃饭。
路珩说道:“洋溢,保重。”便挂了电话,对着温母道:“来了。”
呆在楼上的雨桐也下来了。
这是温路珩在温家的最后一顿晚餐,吃到一半的时候,温母受不住,哭了起来。
在往后很多年的记忆中,雨桐都还记得很清楚,温奶奶一直哭,而小叔叔温路珩,却始终沉默,那一天,小叔叔看人的眼神倍感冷漠。
虽是夏末,可是雨桐只觉得这个家,仿佛没有以前的温暖了。
她突然想起,以前爷爷过年的时候带着她,大冬天,在荆州的北京路上走着,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快乐的嬉闹着。爷爷总是说,虽然天是冷的,但是人心是暖的。
而此时,雨桐是觉得,虽然天是暖的,可是人心却是冷的。
这一日,温儒辛开了一天的会议,没有回家吃晚饭。
从这一日以后,雨桐开始收敛自己的性子,小小年纪的她,开始学会了伪装,开始学会了保护自己,开始学会了,很多事情,并不是她想象的这么简单。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温路珩给的影响。
第二日,温路珩收拾着行礼,独自坐上飞往德国柏林的飞机。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这一去经年。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这一去,失去的是什么。
此时的他,心理是有怨的,少年的怨,总是执拗的,却也是执着的。
就好像一个家养了十六年的猫咪,被主人丢下。
此时的他,才明白,在父亲的眼里,最重要的是温家的荣耀,而不是他这个儿子。
他如果阻碍了父亲,只会被舍弃。
、第十六章九年是离别(一)
北京城,九年,不是一个短的日子。
北京城的冬天,给人有一种穿越的感觉,白雪皑皑,仿佛会让人回到明清时代。
这么冷的天,只瞧见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拿着相机,对着被白雪覆盖的北海一阵狂拍,路上的行人,鲜少。
她穿着大红色的羽绒服,白色的靴子,头上带着白色绒绒的毛线帽,雪花散落在她的手上,没有带着手套的手,冻的通红,她好似没发觉自己手冷,还拎着相机,一路拍。
拐角处,一亮白色奥迪,开了过来,看见女孩之后,连按了好几下喇叭,女孩才回过头来,看见车子之后,连蹦带跳的跑到车边。
坐在驾驶位置上的人,伸长手臂,打开副驾驶位置的们,女孩坐了进来。
“你怎么这个时候才来,冷死我了。”车内温度和外面相差太大,女孩才觉得自己手冷的紧,把相机放在腿上后,使劲戳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