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课,她将信拆开来,只见里面写到:
秦然:
当你接到这封信时,我已离开了珠尼村。我知道,我这么做,你会觉得失望。我也觉得自己很娇气,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承受能力。但这里真的太苦了,比我预想的还要苦上一百倍。前些日子,每当看到孩子们一双双纯净又渴望的眼睛,我就想,我不能离开他们。可是,我做不到。。。。。。别的我还能受得了,可有一点我真受不了。上次从你那里回来后,我就染上了虱子,我想尽了各种办法,甚至用煤油洗头,用洗衣粉洗头,都没能将虱子除掉。你知道,我是个爱干净的人,真不能容忍这种东西长在我头上。再就是这里的伙食,每天都是土豆加包谷,包谷加土豆,老实说长年累月吃这些东西,我吃不下,每天都觉得嘴里没味,胃里只冒苦水,只好吃一些当地的辣椒,吃了胃里老觉着火烧火辣的。所以我真受不了,我的肠胃也受不住了。秦然,我不知道你是怎样克服这个问题的,所以我说我很佩服你,但我做不到。
我知道,支教是你的心愿。因为跟你的接触,它也成了我的心愿之一,可是我还是没能坚持下来。对不起,我没有完成我们共同的心愿。
秦然,我最好的朋友,等你一年后回来,我们再相见!
落款是你的挚友:雨燕
秦然看完信,心里酸酸的,不知是什么滋味。是的,当初雨燕或多或少是因为受了自己的影响才来支教的。可如今,她走了。她离开,自己能理解。秦然甚至想,自己会不会有一天也坚持不下去,也要离开呢?
她不敢过多地想这个问题,因为她怕自己会动摇。动摇,是最可怕的东西,心动则神动,一切都会动。
她想,现在,除了雨燕,还有林飞扬。飞扬,他更是因为自己才来这里的。自己对他的做法会不会太自私了,飞扬现在过得怎么样?他会不会也中途离开这里呢?
本来,秦然和飞扬商量是准备过两周就去珠尼村看雨燕的,现在她走了,过了一周,秦然就独自去看望了飞扬。
第十七章那些不能上学的孩
第十七章那些不能上学的孩子们
十一月的一天,秦然老感觉她讲课时教室外面似乎有一个人蹲在那里听。秦然有些奇怪,便朝着教室门外走出去,当她走过去朝外看时,一个十来岁左右、眼睛大大的、圆圆的小男孩飞快地站了起来,朝学校大门口跑去。秦然还在纳闷,那个小男孩就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第二天,她正读着语文课本,只见教室门外又是一个人影一晃,她读着读着便停了下来,让学生们在作业本上抄写这段内容。教室里此时静悄悄的,秦然放轻了脚步,惦着脚轻轻地朝教室门外走去。只见昨天那小男孩正蹲在地上,用一根竹棍在地上划着几个最简单的字,那几个字都是刚才她念到、才教给学生的。她正欲与那小男孩说话,那男孩又像昨天那样,一溜眼便跑得无影无踪了。
秦然只得重回了教室。下了课,她问冬妮,知不知道刚才门外的那个小男孩是谁。
冬妮说:“秦老师,那男娃叫麻小龙,因为两年前他爹爹在外面城里打工,给别人盖房子,从很高的架子上摔了下来,人也摔死了。他阿妈因为这个事,得了心脏病,好多时候不能下床做事。所以麻小龙家很穷,他没得钱读书,只能有时候躲到教室外来偷听。”
秦然听了后,心内不好受,问:“麻小龙几岁了?”
“他今年十岁多了。”
秦然又问:“他一直没上学吗?”
冬妮道:“没读过。老师,他们家连吃饭都成问题,我听说麻小龙常吃不饱饭,他妈妈也是。还是他家大伯有时给他们送一点粮食来。吃饭都蛮成问题,就更莫说交钱读书了。”
秦然听了,默然无语。她知道,这里的小学,每个学生除了国家免除的一些杂费及费用外,每年得交140多元学费,秦然清楚的知道这140多元对这个如此贫困的家庭意味着什么那也许就是他们家大半年的生活费。
于是,她对冬妮说:“麻小龙的家离这儿远吗?”
“不远,大概就40多分钟吧!”
秦然笑了一笑,那笑容里泛着苦涩和无奈。在这里,交通的唯一方式就是走路,在大家的意识里,走路,只要时间不超过两、三个小时,那都不算远的。于是她接着说道:“冬妮,今天下午放了学,你跟我一起到麻小龙家里去一趟,好吗?我想让麻小龙能上学。”
冬妮懂事的点了点头,说:“好啊!我好多次都看到麻小龙在教室外听课,也想帮他。只不过勒,他上学的钱从哪里来啊?”
秦然又笑了笑,说:“老师有钱,可以帮他交。”
冬妮揪心的瞧着秦然,说:“秦老师,你每个月也只有200块钱的补助,你的钱都不够自己花,帮他出了,你自己啥办?”
秦然见冬妮懂事的看着自己,她摸了摸这个小女孩光滑、柔软的头,说:“没关系,我的钱够用了,再说在这里,就是想花钱,也没有能花钱的地方啊!”
下午放学后,秦然就与冬妮上了路。
路上,秦然又问冬妮:“你知不知道你们村,除了麻小龙之外,还有没有上不起学而没来读书的学生啊?”
“有,还有好多勒!只不过,到底是哪些学生,我也不晓得。因为有一些可能离学校蛮远,我们也不清楚,你要问一下村长,村长应该会晓得!”
麻小龙的家就在离学校第二近的一个山脚下,从学校这里看去,似乎挺近,但山路是绕来绕去的,绕着绕着就绕远了。两人看着那近在咫尺的二十多户人家,走起来却用了五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