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_西岭雪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2章(2 / 2)

进了村子,冬妮牵着秦然的手,指着一户院墙、房屋都极为破烂的人家,说:“秦老师,这就是麻小龙家。”

秦然朝里看了看,只见院墙是用泥巴围着的,大部分已经垮塌,只剩下矮矮的一圈泥桩。院墙内的两间屋也是破烂不堪。

秦然在门口冲着里面叫了一声:“麻小龙在吗?”

院子里,一个孩子的声音回答了一下:“我在,是哪个啊?”

顺着那孩子声音的方向,秦然与冬妮已进了院子,只见一个小男孩正坐在院子里的树桩上,用一支长了锈的斧头劈着几根干柴。他那小手还使不上劲,只能在那里一阵乱“剁”,那些柴也被他“剁”得乱七八糟、横七竖八,只是体积变小了一些,可以将就着烧。那男孩的脸上也是花一块、白一块、脏兮兮的。

秦然走近瞧了瞧,不错,这正是前几天在学校“偷听”的那个孩子。

此时,麻小龙正坐在树桩上用他脏兮兮的小脸看着秦然和冬妮,眼睛睁成一个满“o”型,眼神里是疑惑和不解,他不知道她俩是来干什么的。

冬妮忙说:“麻小龙,这是我们秦教师,是专门来看你的,为你上学的事!”

麻小龙早在学校见过秦然,觉得她就像画纸上的人儿,又干净,又漂亮。现在看到这个“画纸上的人儿”就站在他家里,一时倒不知该怎么好,只知道用一双小脏手不停的搓着裤子。

里屋小龙的妈妈龙庆兰听见外面有人说话,便问:“小龙,是哪个来了?”

小龙答道:“是小学里的秦老师,是从城里来的。”

龙庆兰本是躺在床上的,听见是老师来了,赶紧起身,出来迎接。她因为长年的心脏病,腰也弯了,脸上腊黄腊黄的,嘴唇发白、没有血色。

秦然给他们带来了六个桔子,那是飞扬第二次来看她时带来的。那桔子也是浪寨的村民去西岭镇赶集时给飞扬买的。飞扬给秦然带来了十几个,她只吃了几个,就一直没舍得吃。现在那些桔子也干了,显得有些枯。但即便是这样,这也是这里最好的礼物了。

龙庆兰满心感激,她微绻着腰,给两人一人倒了一杯水,又招呼两人坐下。那两个杯子是那种八十年代的瓷杯,瓷都快掉完了,杯子边露出了里面的一圈圈黑色。

龙庆兰见秦然与冬妮端着水,还没喝,她觉得挺不好意思,不知道她们是不是嫌杯子太破旧。

秦然瞧出了小龙妈妈的心思,她低下头,喝了一口水,龙庆兰才缓和了自己的心情。

秦然说道:“小龙妈妈,今天小龙在学校教室外偷偷的听课,我才出来,他就跑了。冬妮说小龙以前也常常到教室外面听课。我知道他是很想上学的。”

秦然的话才说了一半,龙庆兰愧疚的表情便泛上了脸。这会儿,她道:“娃他爹因前两年在外头打工,帮别人做房子,从房上掉下来了。我们找别人赔钱,也没能赔多少。我也得了心脏这个毛病,也不能下地种田。我们家这两年没得钱进帐,所以娃娃没钱读书。秦老师,不是俺们不读,实在是读不起啊!”

说着说着,龙庆兰的眼泪流了出来。麻小龙见状,也在一旁低下了头。

秦然见状,也不好受,说道:“嫂子,你别伤心。你的难处我理解。但小龙必须得上学,他今年都十岁多了,再不上这辈子就荒废了。他读书的钱我出,一年一百四十块,这个钱我是出得起的。”

龙庆兰听秦然这么一说,忙叠声说:“秦老师,那啥子行!你做代课老师的一个月就二百块钱,你自己也不够花的,哪能再为我们出这个钱,不行,不行!”

秦然听后柔声但坚定的说:“嫂子,我的钱是够用了的。小龙是一定要去读书的,要不这一辈子就成文盲了。就这么说好了,他读书的钱我出了。明天,你就让小龙到学校来上课,一定要来啊!”

龙庆兰感激得不知道说什么好,虽说140块钱对外面的人来说算不了什么,可那就是他们家大半年的生活费。龙庆兰一直念叨:“谢谢秦老师!谢谢秦老师!”小龙也边抹眼泪边说谢谢。

麻小龙就这样上了学。

秦然问老卢,在南寨还有多少像小龙这样没来读书的孩子。老卢说,这也不能全说的清,小龙是离学校近的,常来听课,所以被发现了,那还有没被发现的。

老卢又说他还知道有两个这样的娃娃;还有一些家住得离学校远的娃儿,也许连来学校偷听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就不能明确知道到底还有多少娃娃没上学。这得问村长,看村长知不知道。

于是,秦然和老卢两人商议着下午下了课去找村长。村长就住在麻鲁湾。麻鲁湾也就是麻小龙住的那个地方,那里有二十多家住户。

老卢带着秦然到了村长家,村长听了他们的问题,略想了一想,说:“要说在咱南寨村,就我知道的娃儿,在麻鲁湾附近就有几个娃儿没能读上书。但到底有多少人,我也难说清啊!”

秦然见他也这么说,急了,说:“怎么会说不清呢?那国家也会有查户口或是人口普查的啊!”

村长面有难色道:“秦老师,这里不比你们城里头,咱这个麻鲁湾是南寨村住的人最多的地方,其他地方,荒山野地的,路也很难走,查户口也很难查到了。人口普查那也是几年查一次。娃娃们的年纪也在长大,很难有个准数勒!”

秦然和卢老师都明白了,这是一个遗漏的问题,是一个死角。当然,他们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其实以前老卢就知道这事的,只不过他的能力有限,经常是一个人忙都忙不过来,也只能来多少学生就教多少学生。如今,有了秦然的帮忙,再加上秦然一再说务必得让每个孩子都能来上学,这也加深了老卢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

第二天,是周六,村长带着老卢与秦然找到了他知道的那两个没上学的孩子。老卢承担了一个孩子的学费,秦然承担起了另一个孩子的学费,那两家的家长和孩子也是哭着感谢了他两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