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_苦难与期盼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四(1 / 2)

人们都说祸不单行、福无双至。尤其在穷苦的人身上,再应验不过了。李家的日子刚刚有点抬头,没想到,当大孩子五岁的时候,又一场大祸又从天而降。

一天,赵金芳和婆婆在地里拾棉花,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地头上高高兴兴地跑来跑去地玩耍。忽然从不远处跑过来一大群人,个个惊慌失措,一边跑一边喊一边哭。两个孩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场景惊呆了,一边哭一边往赵金芳和李老太太跟前跑。忽然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紧接着一架飞机呼啸着从远处飞了过来,转眼就撵上了人群,冲着人群就是一阵疯狂地扫射。赵金芳和李老太太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孩子和其他十几个人晃了晃倒下了。婆媳俩都惊呆了,好半天才缓过神来。李老太太只觉得浑身发软,没跑多远就一连摔了好几个跟头,衣服和手都被棉花枝子刮破了。赵金芳疯了似的拼命地往前跑,跑到跟前,抱起浑身是血的孩子就呼天抢地的大哭起来。

李家人的脸上又失去了笑容,屋里屋外和大街上也没了李家的笑声,李家再一次陷入痛苦之中。

在两个儿子和老伴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李老汉虽然也曾心灰意冷过,可心里依然都在想,如何才能改变李家的命运,也依然暗暗地努力着奋斗着。不仅如此,他也经常私下里偷偷地祈祷,希望苍天看在李家祖祖辈辈都安分守己、积德行善的份上给李家一个安康富裕的生活。哪里料到,孙子和孙女又都死于非命,再一次把他推进了痛苦的深渊。他无论如何也弄不明白,苍天为什么这么残酷,不管自己多么艰难,苦难的泥坑和旋涡依然随时都出现在你的眼前,无论怎么躲都躲不过去,只能眼睁睁的往泥坑和旋涡里跳。不仅如此,还犹如紧箍咒一样,越挣扎就箍得越紧,越挣扎越往下沉。不光李老汉,李老太太和李文翰夫妇也都万分迷茫。

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自从孙子和孙女死后,后继无人,就成了李老汉最大的一块心病。觉得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来日方长已经不再属于自己了,用不多久就是日薄西山了。忧虑和不安时常让他喘不上气来。他多么希望老天爷再开开恩啊,让他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能看到李家的继承人,哪怕一个也好。

李老太太的心情和李老汉一样朝思暮想,天天地盼着儿媳妇怀孕,给自己再生个孙子。并发誓,等有了孙子,一定亲自形影不离地看着守着,决不让孙子再出半点差池,直到把孙子长大成人。

也许是李老汉夫妇的苦难和真诚感动了上苍,不久赵金芳又怀孕了。虽然还不知道是男是女,但是,对李老汉来说已是喜从天降,从那以后,脸上开始有了笑容。

人们所期盼的东西,无疑都是自己所希望的最美好的东西,所以,眼看着自己的期盼一天天的临近,都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在喜悦之中,无疑,这也是一种幸福。然而,对有些人或者有些事情来说,却并不完全如此,期待中往往掺杂着种种忧虑、不安甚至恐惧。李老汉就这样,高兴之中也掺杂着不安。

这天,李老汉和老伴坐在屋里又唠起了儿媳妇生男生女的事,忧心忡忡地说:“文翰她娘,小时候和年轻的时候总嫌时间过得太慢了,等到老了就又觉着时间过得太快了,快得让人心烦。这些日子不知道是咋地了,又总觉着时间过得太慢了,慢的让人心烦。”

“俺知道为啥,也知道为什么心烦。实际上,从开天辟地到如今,日出日落就是一天,从来没有改变过。人之所以觉着时间过得太慢了或者是太快了,都是因为心里有事引起的。眼下你是急着抱孙子,又担心这中间会出什么差错,所以整天心神不定烦操不安,时间长了就产生了这种感觉。唉,俺和你一样,自打儿媳妇怀孕后,不仅天天都在想孙子长得什么样,而且,恨不得明天就能抱上孙子。所以,总希望老天爷让日头走得快一点,让孙子早一点出生。明知道是不可能的事,还偏偏这么想。想归想盼归盼,老天爷是不会理会咱的。唉,孩子一天不出生,俺这心里就一天不踏实,有什么办法呢,只能胡思乱想地等着。”

“俺不盼别的,一盼在这期间平安无事,让儿媳妇顺顺当当地把孩子生下来,二盼是个孙子,也不知道老天爷能不能让咱如愿以偿。”

“人们都说‘酸儿辣女’,看文翰家那身架,又爱吃酸的,保准是个小子。”其实,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李老太太心里也没底,她之所以这么说不过是安慰老伴。

“唉,不管是男是女,李家总算又后继有人了。”

“俺总觉着,咱已经遭受了那么多灾那么多难了,老天爷应该可怜可怜咱了,不能再没完没了地折腾咱了。”

“人们都说:吃多大的苦就有多大的甜,有多大难就有多大的福,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咱会好起来的。他爹,俺有个想法……”

“有啥想法你就说吧。”

“这几年咱时气一直不好,这回文翰家要是生个小子,俺想给他认个干娘,兴许能改变改变孩子的命运。人们都说有病乱投医,俺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想出这么个主意来。另外,俺还想找算命先生算算,看看咱下辈儿到底有几个孩子,命运都好不好。”

“如今俺也是六神无主,就按照你说的办吧。咱眼下的状况也不尽人意,谁给孩子当干娘好,不是咱愿意不愿意的事,得看人家愿意不愿意。所以,要求不要太高了,只要人品好心肠好就行。关于算命的事那就找个算命的先生算算吧,好也罢赖也罢,咱心里也好有个数,不能再稀里糊涂的了。”

也许是天意也许是巧合,第二天,李老太太一出门就碰上了一位算命先生,李老太太不由得欣喜若狂,赶紧把算命先生领回了家。

“先生,您先歇歇,喝杯茶!”算命先生坐下后,李老太太就急急忙忙地沏茶。

“谢谢了!老太太,您打算给谁算命啊,是算财运还是算官运?”算命先生问道。

“俺不算官运也不算财运,俺儿媳妇眼看就要坐月子了,想让您算算是男孩还是女孩,命运好不好,下面能有几个孩子。”

“那就请说说你儿媳妇的八字吧。”

李老太太赶紧把儿媳妇和儿子叫了过来,赵金芳把自己的生辰八字告诉了先生。算命先生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又看了看李文翰的面相。

“你们李家,上两辈都是一脉单传,到了你这一辈,你虽然有两个哥哥,可惜都相继去世了,你亲生母亲也不在了,你这一辈依然是单传。不仅如此,因家运不济,还破了不少财,家境到了家破人亡的地步。你们家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遭受如此大、如此多的天灾人祸,居然还能抗过去,古往今来都极其少见。幸好,你们家不会永远这个样。”又对老太太和李老汉说:“从你儿媳妇的八字上看,你们李家下一辈儿女不少,有五个孙子一个孙女。眼下是个男孩,这孩子是井泉水命肯定无疑了,这个孩子将在五月出生,俺大体上算了算,你这个孙子有官运,为人敦厚质朴,为官清正廉洁。不过,需要经过一番磨难才能成才。”算命先生喝了一口茶后又说道:“你们李家之所以有这么好的福气,都多亏了有个好儿媳妇。虽然她才貌并不出众,以后也有些不顺,可她的命硬,她不仅为你们李家生儿育女,而且,只有她才能带着你们李家走出困境。”

“先生,您说的很对。不瞒您说,俺这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李家人能丁兴旺,可是,命运总是捉弄俺,不仅让俺破财,几年的功夫,还让俺失去五口人。正当俺觉着无路可走,感到绝望的时候,俺儿媳妇又怀孕了,这才让俺重新振作起来。让你这么一说,俺不仅有盼头,而且,李家还能兴旺起来,俺这心里敞亮多了!”李老汉说。

“俺就知道俺媳妇是个有福气的人!说一千道一万,人这一辈子不就是图个人丁兴旺、儿孙满堂、家大业大吗!俺儿子就哥一个,无论干啥连个帮手都没有,这下好了,下一辈一下子五个小子,有人就不愁兴旺不起来,未来的李家肯定是个兴旺发达、家大业大的大户人家!”李老太太惊喜万分。

“不过,俺还是担心有什么不测,您再给俺好好算算,以后俺一家的运气如何,应该注意点啥。”李老汉虽然也很高兴,但依然心有余悸。

“你们全家还得经过几番风风雨雨才能时来运转。到时候,各家都丰衣足食,事事都随心如意。至于注意点什么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俺送你两句话: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命里有的终归有命里没有别强求。世间之事千变万化,很多事情都如雾里看花真假是非难辨,所以,凡事顺其自然为好。天机不可泄露,不便说得太多,只能到此为止,请包涵。”

那些日子李老汉夫妇及李文翰几乎天天都进城查看动静,担心日本鬼子出城扫荡。李老汉又不安地问先生这几天小鬼子会不会出来。

“放心吧,吉人自有天相,即使出城也无大碍。老太太,俺还要进城办点事,要是没有别的事了,那就告辞了。”

“谢谢先生,这点钱不成敬意,请收好。以后再路过家门时,一定进来歇歇脚,喝杯茶。”

李老汉心里虽然还不十分踏实,不过,这已经足以让他喜出望外了,所以,他特意多给了算命先生几块钱。

斗转星移,时光终于走到了一九四五年旧历五月。五月,虽然也是一个极其平常的月份,但是,对李家来说却不平常,因为这个月将有一个新的生命将降临到李家,是李家充满期盼和希望的月份。

也许是苍天有意成全李家,这年李家的小麦长得格外好。为了迎接这个期盼已久的小生命,李文翰和最要好的西邻居王振岭、街坊大成、冬子起早贪黑的忙着割麦子、往回拉麦子。没两天就把麦子全收回家了。打场这天,王振岭、大成、冬子又都来了,王振岭赶着毛驴拉着辊子轧小麦、大成和冬子扬场,个个都汗流浃背。李老汉进屋沏了一壶茶水,出来后说道:“振岭、大成、冬子,都别变干了,进屋歇会儿喝点水。”四个人进了屋后李老汉又说道:“这几天,你们都没少挨累,大爷爷特意给你们哥几个买了点龙井,你们都尝尝,看看味道怎么样。”

“走到门口就闻到香味了,肯定错不了!”王振岭端起茶杯闻了闻后喝了一口,“大爷爷自己从来舍不得喝好茶,这茶是特意给俺哥几个买的,谢谢大爷爷了!”

“振铃,这些年你们哥几个没少帮大爷爷的忙,天这么热,你们放下自家的活来帮你大叔,喝点好茶还不应该吗!”

“大爷爷,今年数您家的麦子长得好,如果俺大婶子再给您生个大胖孙子,从今往后,您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红火了!”

“振岭,不瞒你说,这十来年你大爷爷过得是啥日子你哥几个最清楚。还没等你大爷爷心里的伤疤好利索,两个活蹦乱跳的孙子又没了。那时候,你大爷爷真得不想活了。眼下,老天爷又给了你大爷爷一点希望,你大爷爷不盼别的,就盼着你婶子能生个小子。”

“老百姓虽然也是人,可是谁也给自己作不了主,从出生那天起,谁也不知道自己这一辈子到底有多少灾有多少难,除了受老天爷的气还得受那些心怀叵测的人的气,哪有几天顺顺当当的日子!大爷爷,不管咋的,小车不倒就得推,日子还得过,还得深一脚浅一脚的朝前奔。”大成说。

“大成这话说的对。大爷爷,不用愁,风雨过后就是艳阳天,从会往后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您也忙活了半天了,快坐下喝点茶水歇一会儿吧。”王振岭说。

“大爷爷没干多少活,不累。不说了,你们哥几个喝茶吧。”

李家人打完场就磨了两袋子白面,专门用来招待前来贺喜的亲戚朋友。五月十五的晚上,城里城外、村里村外到处都静悄悄的。又大又圆的月亮慢慢滴升起来了,银白色的月光洒满了大地,到处都是那么的明亮。劳动了一天的人们,和往常一样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可李家的人一点睡意都没有。

王振岭和李家既是邻居又是远亲。王振岭和李文翰的年龄虽然只差三、四岁,但辈分没有李文翰大,管李文翰叫叔。两家无论是老一辈还是少一辈一直处得都很好,对待对方的事比自家的事都上心赵金芳马上就要临产了,王振岭媳妇吃了早饭就过来了。

李老太太和王振岭媳妇、接生婆把接生用的东西都准备齐全了以后,就坐在桌子旁一边唠嗑一边等待着那既令人兴奋又让人有几分不安的时刻。

又要做母亲的赵金芳脸上渍满了汗珠,神态从容地躺在炕上。不过,当想到即将出生的孩子时,又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死去的儿子和姑娘,眼睛立刻红了。

“文翰家,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李老太太不知道儿媳妇为什么会突然这样,心里立刻紧张起来。

“娘,俺没事,就是一想起……”李老太太一问,赵金芳的眼里立刻充满了泪水,赶紧用衣服袖子擦了擦。

“娘知道你在想啥,那些事都已经过去多少年了,还想它干啥,该忘的都忘了吧。眼下,咱一家人把希望都寄托在这孩子身上了,一定要把孩子顺顺当当的生下来,不能为了过去的事伤了自己的身子和孩子。”

“娘,俺知道了。”

此时此刻,李老汉的心情也并不平静,犹如十五个水桶打水一样七上八下。已经是三更天了,东上房依然没有动静,李老汉再也坐不住了,出了屋,站在天井里望着高空中的明月暗暗祈祷道:“苍天啊,俺李家祖祖辈辈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几十年来俺也是本本分分地做人,如今俺已年过半百,愿上苍开恩,保佑俺孙子平平安安地降生到人间。”李老汉祷告完了后,又下意识地看了看那高大而又森严的城墙,一看没有什么异常,这才长长地嘘了口气。

李文翰虽然性格很开朗心也比较宽,但是,此时此刻也是忐忑不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屋里屋外不停地走来走去,他想到东上房看看,但是,当走到了门口时又退回来了。

“人这一生盼完星星盼月亮,盼完月亮盼太阳,总是在不停地盼。可是,到头来有几件事是可心的?人活着没盼头不行,心太高了也不行。咱家这几年所发生的事你都看见了,谁知道人这一生到底有多少坎儿啊?爹没有太大的奢望,只要能顺顺当当地过一辈子就行了,哪想到,就这点小小的要求都实现不了!如今,爹已经被折腾的筋疲力尽了,爹多么想过几天无忧无虑、平平安安的日子啊。”李老汉对儿子说。

“爹,您就放心吧,儿子一定会让您过上顺心的日子。”

当东方微微露出一丝晨曦的时候,东上房传出了婴儿的哭声。传说,人到这个世界上来不是幸福来了而是是受苦来了,所以一落地就哭。传说毕竟是传说,不管为什么哭,也不管什么人,当听到初生婴儿的第一声哭声时都会激动万分,欣喜若狂。李家新生儿的哭声是那么的响亮清脆,李家人更是异常兴奋。说来也巧,恰恰就在这时候,城里城外的雄鸡也都一起叫起来,好像共同欢迎这个小生命的到来。

赵金芳看着自己的儿子哭了。李老太太也流泪了。

“谢谢老天爷可怜俺,又给俺一个儿子!”赵金芳方说。

“振岭家,快去那屋告诉你大爷爷,你婶子生了个小子,菩萨保佑,母子平安!”李老太太高兴地说说。

振岭媳妇连跑带颠地去了西上房,一进门,李老汉猛得一下子站了起来。看着李老汉那既惊喜又十分不安地的样子,振岭媳妇乐得都合不上嘴了。

“恭喜您大爷爷,您又有孙子了!”

悬在李老汉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他什么也没说,跑到了院子里望着东方的天空喃喃地说:“老天爷,俺又有孙子了,李家又后继有人了,谢谢您!谢谢您!俺永远忘不了您的大恩大德!”

李文翰则迫不及待地大步流星地进了东上房。看着精疲力竭的妻子,脸上既充满了喜悦也有些歉疚、心疼。赵金芳冲着丈夫轻松而又愉快地笑了笑,意思是你不用担心,俺没事。李文翰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伏下身来轻轻地亲了亲儿子。

李文翰走了以后,赵金芳吃了点东西就睡了。李老太太去了西上房。一进屋就欣喜地对老伴说:“咱总算又盼来一个孙子!你说巧不巧,他刚一落地,城里城外的鸡就都一起叫起来了,算命先生说的没错,咱这个孙子肯定是个有本事的人,咱家的日子打现在起肯定会一天比一天好!”

李老汉虽然很高兴,但是,往事让他依然心有余悸,心想:从古至今人们都天天盼着能过上好日子,可是,有多人如愿以偿了,还不是年复一年的过着苦日子吗。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事?李老汉不想让妻子和儿子扫兴,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文翰,咱家已两代单传了。多少日子来,爹这心里就七上八下的,现在总算放心了。不过,虽然算命先生说咱有五个孙子一个孙女,可咱也不能太大意了,一定要好好伺候孩子,千万不能再出事了。”

李文翰点了点头。

“等孩子满月和百岁的时候,亲戚朋友肯定都会来贺喜,爹打算找个合伙人,在大集上和庙会上支个棚子卖油饼和豆腐脑。你忙过地里的活,踅摸着做点小买卖,争取多挣点钱,一来把孩子的满月和百岁尽量办的好一点;二来,麦子虽然收成不错,可秋粮和棉花收成怎么样还不好说,要为以后的生活做好打算,既不要委屈了孩子,也要尽量把日子过得像样点,省得让外人笑话。”

“这些日子出来进去的要多注意着点,别毛手毛脚的吓着孩子。为了帮你家里照顾孩子,晚上你就在这屋睡吧,俺和她娘俩住在一起。伺候月子的事不用你爷俩操心,把吃的用的预备好就行了。”李老太太嘱咐道。

“这段时间你要多操点心,一定要把你媳妇伺候得好好的。”李老汉又对儿子说。

“伺候月子、照顾孩子他那行啊,还是俺来吧,你们把吃的、喝的、用的都准备好了就行了,其他的啥也不用你们操心。”李老太太又对儿子说:“为了方便照顾孩子,晚上你就在这屋睡吧,俺和她娘俩住在一起。待会儿你进城再买两只老母鸡回来,给你家里好好补补身子。”

“娘,俺一会儿就去。爹、娘,给孩子起个名字吧。”

“爹已经想好了。孩子既然是傍天明的时候出生的,那就叫李天明吧。小名叫大柱。虽然不指望他将来能光宗耀祖,但也希望他发奋读书、事业有成,撑起这个家来。”

“娘,您看行吗。”

“娘也不识文断字,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李天明和大柱,听着挺顺耳说着也挺顺嘴,就叫这个名吧。以后有啥事你爷俩商量着办就行了,不用问俺。待会儿你进城顺便给你岳父岳母捎个信去,省得他们惦记着。”李老太太又对李老汉说:“他爹,咱家人口不太兴旺还老出事,俺想让大柱认个干娘,一来借借人家的福气,二来借借人家的人气,你看行吗。”

“有什么不行的,俺也有这个意思。你和儿媳妇就抓紧时间办吧。”

“你看找个什么样的人家好。”

“当然要找个人家了。俺捉摸着,比咱强的人家人不一定愿意给孩子当干娘。再说了,也不一定非得找个有钱有势的人家。家境好不好倒不打紧,只要人品好、人丁兴旺就可以了。”

赵金芳的娘家虽然不是富贵人家,也没有人做过大官,可家族很大,整个村庄的人几乎都是本家。男人个个都中上等个头,浓眉大眼身强体壮。女人虽然谈不上多么漂亮,可长得都很端正,过日子也都是一把好手。赵家人也大都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个顶个的纯朴、善良、豪爽、有情有义。一提起赵家,没有不称赞的。

赵金芳的父亲兄弟两个,其父为弟。赵金芳的大爷和大娘去世早,只留下一个儿子叫赵金义。赵金义是赵家儿子辈的老大,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叫赵志成,二儿子叫赵志远,姑娘叫赵志英。

过去,女人一般都没有名字,赵金义的媳妇也一样。因为赵金义在族里是老大,所以,同辈的人都管她叫大嫂。

赵金芳上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哥哥叫赵金玉,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赵志达,二儿子叫赵志强。因为赵金玉比赵金义小,他的媳妇自然就是二嫂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