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是一支装备不足、人数甚少、几乎被人忘却的弱小美国战斗部队,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是
缺乏实战经验的年轻新兵。正如杜鲁门总统在赞扬他们的抵抗行动时所说的,他们确实“进
行了一次军事史上最出色的后卫战斗”。总统说,“由于几位杰出的将军指挥的一小批英勇
的年轻人能力挽狂澜,我们才得以集结起反突击的兵力。”
确实,由于我们的空中力量不断给北朝鲜人民军以沉重打击,我们才有可能进行抵抗。
但是,事情并不象某些正式材料肯定的那样,我认为,粉碎北朝鲜人民军、使我地面部队能
比较容易地吃掉他们的真正原因,既不是这种沉重的打击,也不是被一枚地雷炸死的北朝鲜
人民军最得力的领导人姜健中将(美国人称之为金空)之死。沿釜山环形防御圈与北朝鲜人民
军对抗的士兵们发现,这是一个凶猛、狡诈、残忍和坚决的敌人,他们不得不通过地面战斗
来战胜这个敌人。
第三章进攻中的联合国军——仁川登陆及由环形防御围出击
仁川登陆作战即“铬铁行动”,从发起到整个行动的实施都是一次典型的麦克阿瑟式的
作战行动。这次大胆的五千比一的冒险,使我们在朝鲜的部队恢复了主动,没有被敌人赶人
大海。当我们这些人差不多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我国已处于战争之中时,麦克阿瑟就已经开始
拟定这次两栖包围计划了。这次行动集中反映了他整个太平洋战略的特点。按照这一计划,
麦克阿瑟将在敌人最难预料的地点打击敌人,切断敌人的补给线并使其腹背受敌。当其他人
在考虑如何平安地撤出我们的军队时,麦克阿瑟却在为取得胜利而拟定计划。
起初,没有多少人支持他。我知道,当他就这一计划向参谋长联席会议作扼要说明时,
不只是我一个人对他的计划是否可行表示怀疑。有些人直到这次行动的成功既成事实之后才
放弃自己的看法。但是,麦克阿瑟将军不仅仅是一位军事天才,他还是一位很出色的能言善
辩的人。他能很雄辩地论证自己的观点,以至那些决心反对他的人都能被他争取过来,转面
对他表示热情的支持。
正当我们数量上处于劣势的经过浴血奋战的军队撤往釜山环形防御圈的时候,正当麦克
阿瑟急切地要求给他补充越来越多的兵员和物资的时候,在国内有许多人发出了冷静面又合
乎情理的呼声,提醒我们不要把已经缩减的兵力过多地投入到这次行动中去,因为这次行动
可能仅仅是一场小规模冲突的序幕,而这场小规模冲突可能又会很快蔓延到欧洲,并且迅速
席卷整个世界。在其他战区,我们还有比朝鲜更加重要、更便于防御的地点需要保卫,况
且,我们当时几乎没有什么兵力可以抽调到朝鲜。在远东地区,我们有一支重要的野战部
队:第8集团军。这支占领军实际上并不负有防守朝鲜的任务。为了完成其在日本的占领任
务和治安任务,该集团军分散地驻扎在整个日本。它只有很少的几个训练地域;也许,通过
在这些地域进行训练,其所属部队能保持战备状态。可是,这些部队助战备训练任务早巳降
至次要地位。
尽管麦克阿瑟告诫说远东确实存在着危险,他还是眼看着自己的部队不断地被削减。第
8集团军所属四个步兵师(含第1骑兵师)中的任何一个师,实力都低于规定的中万二千五百
人的临时编制数,即使这个数字也大大低于一万八千九百人的战时满员编制数。每个师都缺
少一千五百支步枪和应有的全部90毫米反坦克烟,每师九个步兵营缺少三个,师属炮兵的
三个炮连缺少一个,此外,团属坦克连一个也没有。仅第1骑兵师保留有一个建制的中型坦
克营。集团军下面没有军部及军部掌握的中型和重型炮兵、工兵以及通信兵等重要的军属部
队。
海军和空军同样不足编制数额。海军的作战舰艇、各型登陆舰艇、扫雷舰艇与器材等都
低于规定的数量。空军最初根本没有喷气式战斗机,其他作战飞机和运载部队的飞机亦很
少。如前所述,由于缺乏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空中目视侦察与照相侦察能力均受到严重影
响。
然而,兵力单薄的状况不只表现在远东地区。在国内,整个总预备队只有被精打细算的
人们搞得仅剩下骨架的第3架子师,加上第82空降师。
这就是遣散军队给我们造成的状况。此外,遣散军队还使我们陷入了这样的困境,除了
那些后备役人员亦即那些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复员的老兵之外,我们已无处搜寻受
过训练的兵员了。这些老兵大都刚刚安顿下来,已经有了他们在整个战争年代梦寐以求的称
心工作和家庭。这些人已经流血流汗,备尝艰辛,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都不愿意重返军
队,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再重新吃一次苦头。他们的这种思想状态是可以理解的。政府也不
愿意再征召他们入伍。可是,此外还能到哪里去寻求所需要的人员呢?如果征召成千上万的
年轻人入伍,并使他们具备参加实战的能力,那要花费一年的时间。可是,眼前的战斗是如
此紧迫,以至于不得不把部队空运到前方去。所以,除非让退伍的军人再次服投,否则别无
它法。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麦克阿瑟急切地要求抽调越来越多的部队投入战斗。开始,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