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_乱世乱事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6章(1 / 2)

璨蝗雠菽蛘照兆约耗歉毙苎?br/>

小赛q装出一很难过的表情:“长官,不知咋的,人一多我就心慌手软。”

“再说,老子崩了你!”没有子弹可打的连长怒不可遏。

“幸好援兵到了,否则我们统统成了共匪的刀下鬼。”回去后,大家如是说。

对小赛q中看不中用的枪法大家一致表示蔑视。回到营地后,怒气冲冲的连长对小赛q十分业余的作战水平彻底失望了,宣布从今往后,小赛q再也不是作战人员,取消他佩戴枪支的资格。他的工作就是闲时给士兵们擦枪擦鞋,战时就给士兵们背弹药。

苦就苦点,只要不杀人就成。小赛q的想法非常单纯。这个单纯的愿望让他倍受刁难。明明枪擦得锃亮,亮得让人不忍心去摸一下。可有人偏偏就说枪比没擦时还脏,让小赛q再擦。很多次,小赛q忍气吞声,他想,就当连里多了几个士兵,退一万步说就当是锻炼身体也就罢了。

可这一回,小赛q确实忍无可忍。“铁沙掌”这个在战士中自恃身强力壮,一向作威作福的家伙撩得小赛q心中那股无名业火腾腾的往上蹿。

刚才攻打解放军的阵地时,这家伙就把小赛q骂得晕头转向——

“日你娘的,快点行不?”

“日你娘的,把手榴弹拿过来!”

“日你娘的,走我前面,我这个人最见不得胆小鬼!”

“日你娘的……”

小赛q打小就没有见过亲娘,最不能接受别人骂他娘。

记得有一次,他把何首乌误当成人生卖给一个富绅。富绅仗势欺人,左一声日你娘,右一声日你娘。失去理智的小赛q从身边的小食摊上抢过一碗热气翻腾的馄饨扣在富绅的脸上,烫得富绅杀猪似的嗷。结果药材被没收,老郎中也陪他挨了几十棍子。

小赛q的牙齿不由自主地格格作响。他恨不得把一颗手榴弹塞进“铁沙掌”的嘴里,让他永远说不了话。但他不能这样做,身边不断有人倒下,血就像雨水似的在脚下流淌,在这个时候,他不能这样做。

他没有说什么,忍气吞声地走在前面。毫无疑问,他成了“铁沙掌”的一道屏障。疾驰而来的子弹擦伤了他的耳根,裤子也被打穿了几个洞。他随时都有被流弹击中的可能。

可“铁沙掌”依然辱骂声不断:“日你娘的,把头抬起来,想让共匪打死你老爹啊?……”

冲锋失败了。部队撤回营地。小赛q刚把塞得满满的口袋卸下来,屁股还没有着地,“铁沙掌”就把鞋子脱下来,叫小赛q立即擦干净,小赛q没有作声。鞋擦好了,他又叫小赛q给他洗脚,小赛q咬了半天嘴唇,还是洗了。

连经常对小赛q呼来唤去的几个人也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派老王做代表劝“铁沙掌”都是一连的兄弟,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了。

下载

“铁沙掌”闻言大怒:“老头儿,给老子滚远点,惹恼了爷爷我这双铁沙掌是要吃亏的!”

老王不敢再吭声,悻悻地站到一边去了。

脚洗好了,小赛q正准备走开。“铁沙掌”又把脚踩在泥浆里,说:“回来,又脏了!”

小赛q似乎没有听到“铁沙掌”刺耳的喝斥声,倚在一个大石头上抽烟。

这下“铁沙掌”恼羞成怒,挥舞双臂向小赛q逼近:“日你娘的,狗一样的人还口口声声称自己是什么抗日英雄。今天爷爷让你见识见识真正的英雄是什么样的!”

话音刚落,“铁沙掌”自诩能在白银上留下十个黑指印的手掌向小赛q砸来。

第二十四章瘸子神枪手

说是迟,那是快,小赛q一个侧身,闪在“铁沙掌”后面,把老郎中传给他的那把宝贝奋力送进“铁沙掌”那肉肥油厚的大臀里。顿时“铁沙掌”的两股间血流如注。那双“铁掌”无力地在地上胡乱挣扎着。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小赛q又从新获得了众人的尊敬。“铁沙掌”主动给他洗脚赔罪,尽管小赛q表示自己有能力把脚洗干净,可“铁沙掌”却死皮赖脸地缠着他振振有词:“我这个人平生最爱慕英雄,竟然大家都是英雄,正应了那两句古话——不打不相识,惺惺相惜;既然大家都是英雄,那就是朋友,既然是朋友,你的脚就是我的脚,还分什么彼此?”

从那以后,脏活不需要小赛q亲自动手。每个人都把原本应该交给小赛q干的那份工作揽过来自己干,然后把账记在小赛q的头上。甚至上战场时,小赛q几乎是象征性地背着几颗手榴弹跟在队伍后面,战友们自觉地把弹药私藏在身上,不让连长知道这个秘密。

但打胜仗却例外。一旦打了胜仗,谁也帮不上小赛q的忙。因为连长会亲自把战利品塞进他的口袋里,然后跟在他身后得意地吼上一段京剧。每每这个时候,大家都想为小赛q减负,却无法插手。

连长是地地道道的北平人,他说他这一生只爱两样东西——打仗和唱京剧。

连长曾参加过徐州会战,在台儿庄一役中舍生忘死,功勋卓著,因而深受李宗仁的器重,正准备破格提升他做师长时,却传来其胞弟投靠了汪精卫的伪国民政府,成为一名祸国殃民的汉奸走狗。无可奈何的李宗仁地对他说了些委屈你了,暂时还是干你的连长,以后有机会再说等之类的安慰话。

一干就干到现在,他原来所带的连是这个集团军中战斗力最强的连,这个连不仅作风顽强,而且和百姓的关系一直都搞得很好。每到一个地方不久,这个连的士兵就和百姓打成一团。据说台儿庄战役打响后,当这个连要上前沿阵地或者撤回来作短暂的休整时,百姓送粮的送粮,送水的送水,仿佛把每位士兵都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这个连长直到现在还保持着这样一个习惯:每次打了胜仗,他要把战利品一分为二,士兵和年长孤寡的百姓人人有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