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阅读_蛙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部分阅读(2 / 2)

紧不慢地摇着,一看就是个文化人。说了一些之乎者也的话就招呼我们上席,一张大圆

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你们老奶奶和大奶奶不敢动筷子,我可不管那一套,吃这个狗

日的!用筷子不得劲,索性用上了“皮笊篱”,大把抓着往嘴里塞。杉谷端着酒杯,笑

眯眯地看着我吃。吃饱了,双手放在桌布上一擦,我的困劲儿就上来了。我听到杉谷问

我:小姑娘,让你父亲到这里来好不好?我睁开眼,说:不好。杉谷问:为什么不好?

我说:我父亲是八路,你是日本,八路打日本,你不怕我父亲来打你吗?

说到此处,姑姑捋起袖子看了一下手表。那时候全高密县里不超过十块手表,我姑

16

姑竟然戴上了手表。哇!我大哥一声惊呼,我们家只有他见过手表。他当时在县一中上

学,他们的从苏联留学回来教俄文的老师戴着一块手表。我大哥哇完之后就喊:手表!

我与姐姐也跟着喊:手表!

姑姑装出不以为然的样子把衣袖放下,说:不就是块手表吗?咋呼什么?她故意的

轻描淡写更加重了我们的兴趣。先是大哥试试探探地说:姑姑,我只是远距离地看过我

们纪老师的表……您能不能让我看看……我们跟着大哥说:姑姑,让我们看看吧!

姑姑笑着说:你们这些小家伙,真是淘人,一块破表,有什么好看的!她虽然这样

说,但还是把表摘下来,递给我大哥。

母亲在一旁大声提醒:小心!

我大哥小心翼翼地接过表,先捧在手心里看,然后放到耳边听。大哥看完了,转给

姐姐看,姐姐看完了,转给二哥看。二哥只看了一眼,没来得及放在耳边听响就被大哥

抢了回去,还到姑姑手里。我有些气急败坏,哭起来。

母亲骂我。

姑姑说:小跑,长大了跑远点,还愁没表戴?

就他那样,还戴表?赶明儿我用墨水在他手腕上画一个吧。我大哥说。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别看跑跑长的丑,长大了没准会有大出息呢!姑姑说。

姐姐说:他要有大出息,圈里那头猪也能变成老虎!

大哥问:姑姑,这是哪国产的?什么牌子?

姑姑说:瑞士英纳格。

哇!我大哥惊呼。我二哥和姐姐也跟着哇。

我怒冲冲地说:癞蛤蟆!

母亲问:妹妹,这东西值多少钱?

姑姑说:不知道,朋友送的。

什么朋友肯送这么贵重的东西?母亲打量着姑姑,说:是不是他们姑夫啊?

姑姑站起来,说:快十二点啦,该睡觉了。

母亲说:谢天谢地,妹妹倒底名花有主了。

你可别出去胡啰啰啊,八字还没一撇呢!姑姑转脸叮嘱我们:你们也不要出去胡说,

否则我剥了你们的皮。

第二天早晨,我大哥可能因为头天夜里没让我看姑姑的手表心感内疚,他用钢笔在

我腕上画了一块表。画得非常逼真,非常漂亮。我非常爱护这块“表”,洗手避水,遇

雨藏手,颜色淡了借大哥的钢笔描,让它在我手腕上保存了三月之久。

第一章6

送姑姑英纳格手表的人,是一个空军飞行员。那个年代的空军飞行员啊!听到这个

消息后,哥哥姐姐像青蛙一样哇哇叫,我在地上翻筋斗。

这不仅是我们家的大喜事,也是我们乡的大喜事。大家都认为,姑姑与飞行员,是

绝配。学校伙房里的王师傅,参加过抗美援朝,他说飞行员是用黄金打造的。金子还能

17

造人?我狐疑地问他,当着还在吃饭的老师和公社干部们的面,他说,万小跑,你真是

个傻瓜,我的意思是说,国家培养一个飞行员,要花巨额的费用,其价值相当于七十公

斤的黄金。我把王师傅的话回家向母亲学说,母亲说:天哪!将来你姑夫来家做客,我

们该用什么招待他呢?

在那些日子,有关飞行员的种种神话,在我们小孩子口中流传。陈鼻说他妈妈在哈

尔滨时见过苏联的飞行员,都穿着麂皮夹克,高筒麂皮靴子,镶着金牙,带着金表,吃

列巴香肠,喝啤酒。粮库保管员肖上唇的儿子肖下唇(后来改名为肖夏春)则说,中国

的飞行员吃得比苏联飞行员还要好。——他为我们开列了中国飞行员的食谱——好像他

是给飞行员做饭的——早晨,两个鸡蛋,一碗牛奶,四根油条,两个馒头,一块酱豆腐;

中午,一碗红烧肉,一条黄花鱼,两个大饽饽;晚上,一只烧鸡,两个猪肉包子,两个

羊肉包子,一碗小米粥。每顿饭后还有水果,随便吃,香蕉、苹果、梨、葡萄……吃不

了可以往家拿。飞行员的皮夹克都有两个大口袋,为什么?为了装水果设计的……他们

关于飞行员生活的描绘,让我们一个劲地咽口水。我们每个人都梦想着长大后能当上飞

行员,过上那神仙般的日子。

空军要到县第一中学招飞,我大哥兴冲冲地报了名。我爷爷是给地主扛长活出身,

雇农,后来给解放军抬过担架,参加过孟良崮战役,张灵甫的尸体就是他们从山上抬到

山下的。我姥姥家也是贫农,还有我大爷爷是革命烈士,我们的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

是超标准的好。我大哥是他们中学的运动健将,掷铁饼的。有一天他回家吃了一只肥羊

尾巴,回校后有劲无处使,捞起一个铁饼,用力一撇,那铁饼呼啸着越过学校的围墙,

飞到庄稼地里。正好有农民赶着牛在那耘地,铁饼不偏不倚恰好落在牛角上,把根牛角

齐齐地斩断。——也就是说,我大哥出身好,学习好,身体好,又有个准姑夫是飞行员,

因此,大家都认为,即便空军从我们县只选一个飞行员,那也是我大哥无疑。但后来我

大哥却落了选,原因是我大哥腿上有一个幼时生疖子留下的疤。我们学校的炊事员老王

说:身上有疤,那是绝对不行的。飞行员到了高空,身上的疤就会在高压下炸裂。别说

是身上有疤了,即便是两个鼻孔不一般大也不行的。

总之,自从我姑姑与那个飞行员建立了恋爱关系后,我们便对与空军有关的事格外

敏感。我现在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还是很虚荣,很好炫,中张一百元的彩票就恨不

得找个大喇叭对着全城广播。你想想,上小学时的我,有了一个当飞行员的准姑夫,会

是个什么德行。

我们那儿往南五十里是胶州机场,往西六十里是高密机场。胶州机场的飞机又大又

笨,黑乎乎的,听大人们说是轰炸机。高密机场的飞机是那种抿翅膀的、银灰色,能在

高空拉烟、翻筋斗的。我大哥说那是”歼5”,是仿苏联‘米格17’的,是真正的战斗

机,在朝鲜战场上把美国飞机打得屁滚尿流的就是这种飞机。我们那准姑夫自然是飞这

种战斗机的。那时候战争气氛很浓,高密机场的飞机几乎每天都升空训练。它们一抿翅

膀飞到了我们东北乡上空,在我们头上摆开了战场。一会儿来三架,一会儿来六架。一

会儿一架咬着另一架的尾巴转圈。一会儿猛一头扎下来,机头快要触到我们村头那棵大

18

杨树了又猛地拉起来,鹞子钻天般地窜上去。有一天,空中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我姑

姑说,她有一次给一个高龄产妇接生,那产妇紧张痉挛,正要准备动刀子时,忽听到外

边一声爆响,那产妇大吃一惊,分散了注意力,痉挛消逝,一使劲,就把孩子生下来了

——把家家户户的窗户纸都震破了。我们惊呆了,愣了片刻后,老师带着我们跑出教室,

仰头观看。我们看到湛蓝的天空中,有一架飞机,尾巴上拖着一个圆筒状的东西在前头

飞,后边跟着几架飞机追。围绕着那个圆筒状的东西,先是炸开了一团团白烟,然后就

有隆隆的炮声传到我们耳朵。但打炮的声音,远远没有适才那一声巨响猛烈,那一声巨

响,是我这辈子听到过的第二大的响儿,连能把大柳树劈成两半的落地雷都没那么响。

就好像那些飞行员故意不把那个拖靶打掉似的,那一簇簇炮弹炸裂后的白烟,只是绕着

那靶子,一直到那拖靶从我们视野里消失,也没击中。陈鼻摸摸给他带来了“小老毛子”

外号的鼻子,鄙夷地说:中国飞行员的技术太差了。如果换上苏联的飞行员,一炮就把

那靶子揍下来了!——我知道陈鼻这样说是出于对我的嫉妒,他生在我们村长在我们村,

连条苏联狗都没见着,如何知道苏联飞行员比中国飞行员技术好呢?

当时,我们这些偏僻乡野的孩子,尚不知道中苏关系正在恶化。陈鼻拿苏联飞行员

来贬我军飞行员,虽然让人们尤其是让我感到很不愉快,但谁也没往别处想。数年后,

文化大革命开始,我们正读小学五年级,我们的同学肖下唇,把这件往事揭露出来,不

但让陈鼻吃了苦头,更让陈鼻的爹娘,饱受了皮肉之苦后又赔上了性命。从他家搜出的

一本苏联小说《真正的人》,是描写一个失去双脚后又重上蓝天的空军英雄的。按说这

是一本货真价实的革命励志小说,竟也成了陈鼻的母亲艾莲是苏修飞行员的姘头、而陈

鼻则是艾莲与苏修飞行员留下的杂种的罪证。

高密机场的”歼5”战斗机白天操练,胶州机场的飞机也不甘寂寞——它们夜间出

航。几乎是每晚九点左右——也就是县里的有线广播即将结束的时候——机场的探照灯

便突然打开了。粗大的光柱照射到我们村庄上空时尽管已经漶散,但还是让我们无比的

震惊。我总是不合时宜地说一些蠢话:要是我有这样一支手电筒就好了!——愚蠢!我

二哥听到我这样说就会骂我,同时用屈起的手指在我头顶爆凿一下。当然是因为我们那

个准姑夫的缘故,我二哥也成了半个航空专家,他能熟练地背诵出志愿军空军英雄的名

字,并能准确地讲述他们的英雄事迹。也是他,在一次需要我帮他从头上抓虱子之前,

告诉我震破了窗户纸的那声巨响名叫“音爆”,是超音速飞机在突破音速时发出的声音。

何为超音速啊?——就是比声音飞得还要快!你这笨蛋!——胶州机场的飞机演练,除

了那探照灯光迷人之外,其余均无可观。也有人说那不是演练,而是为迷途飞机引路的。

那几根巨大的光柱扫来扫去,有时交叉,有时并行,有时会有一只鸟突然出现在光柱里,

惊慌失措地乱飞,仿佛一只掉到了瓶子里的苍蝇。总是在探照灯亮起几分钟后,空中便

响起飞机的轰鸣。一会儿,我们就看到,一个黑乎乎的,用头、尾、双翅的灯光勾勒出

了大概轮廓的大家伙,出现在光柱里。它仿佛是沿着那些光柱滑了下去,回到了它的窝。

飞机是有窝的,就像鸡有窝一样。

第一章7

19

在一九六零年下半年,也就是我们吃煤块之后不久,曾传出了姑姑即将与那个飞行

员结婚的消息。为了陪嫁品的问题,大奶奶过墙来与我母亲商量,最后决定把墙外那棵

百年树龄的大楸树砍倒,让乡里手艺最好的范木匠制做成家具。我确实看到父亲陪着范

木匠来丈量过那棵树,那棵树因为面临着杀伐被吓得枝条颤抖,叶子哗哗,仿佛哭泣。

但这事儿后来就没了消息,姑姑也好久没有回来了。我跑到大奶奶家去探听消息,

大奶奶用拐棒毫不客气地将我打出来。我猛地发现,大奶奶老得像那些传说中的“老娘

婆”一样了。

下那年的第一场雪的早晨,太阳非常红。我们穿着草鞋上学时,感觉到了脚冷和手

冷。我们在操场上奔跑喊叫,借以取暖。突然,空中传来令人惊惧的轰鸣声。我们仰脸

张着嘴巴,看到有一个庞然大物——暗红色的——拖着黑色的浓烟——睁着两只红色的

大眼——龇着白森森的巨齿——浑身哆嗦着——对着我们扑过来。飞机,妈呀,飞机!

难道它要在我们操场上降落吗?

我们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地看过飞机,飞机翅膀搧起的风把地上的鸡毛和枯叶卷扬

起来,如果它能降落在操场上该有多好啊,我们可以近前观看,我们可以伸手摸摸它,

我们如果好运气,很可能被允许钻到它的肚子里去玩玩呢,我们没准儿可以请那飞行员

给我们讲几个战斗故事。他很可能是我准姑夫的战友,不,我准姑夫的”歼5”比这个

黑家伙漂亮多了,因此我准姑夫不可能与开这种笨家伙的人是战友。但,怎么说呢,能

开上这种飞机,也够神气了是不?把这么沉重的一块钢铁开到天上去的人,哪个会不是

英雄呢?——我是没看到飞行员的脸的,但事后很多同学都信誓旦旦地说,他们透过飞

机头上的玻璃,看到了飞行员的脸——那架我以为肯定要降落在我们身边的飞机似乎很

不情愿地抬起了头,猛地往右一拐,肚皮擦着我们村东头那棵大杨树的梢儿,扎到村东

辽阔的麦田里去了。我们听到一声巨响。这巨响比上次听到的“音爆”要粗大浑厚许多。

我们感到脚下的地皮都抖起来,耳朵里嗡嗡地响着,眼睛里出现许多金星星。紧接着便

有一股浓烟夹着暗红的火柱冲天而起,阳光一下子变成了紫红色,随即我们便嗅到了呛

得人不能呼吸的怪味儿。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才醒过神来。我们往村头跑。跑到村头大路上,我们感到热浪灼

人。那飞机已炸得四分五裂,有一只翅膀斜插在地上,好像一个巨大的火把。麦田里烈

火熊熊,有烧焦皮革的气味。这时又猛然地一声巨响,有经验的老王师傅高声吼叫:趴

下!

我们趴下,在老王师傅带领下往回爬。快爬,飞机翅膀下有炸弹!

事后我们知道,那飞机翅膀下本可以挂四枚炸弹,那天只挂了两枚,如果四枚全挂,

我们就全被报销了。

就在飞机失事第三天,父亲与村里的男人们推着小车去机场送飞机残骸和飞行员遗

体,刚刚回来的时候,我大哥气喘吁吁跑进家门。这个运动健将是从县一中一口气跑回

来的。五十里路,差不多一个马拉松。他一冲进院子,只说了两个字:姑姑……便一头

栽到地上,口吐白沫,白眼珠翻上来,昏了。

20

家里人都围上去救他,有的掐人中,有的捏虎口,有的拍胸膛。

你姑姑怎么啦?

姑姑怎么啦?

终于,他醒了,嘴一瘪,哇地哭起来。

母亲从水缸里舀来半瓢凉水,往他嘴里灌了一些,剩下的泼在他脸上。

快说,你姑姑怎么啦?

我姑姑那个飞行员……驾飞机叛逃了……

母亲手中的水瓢掉在地上,跌成了好几片。

逃到哪里去了?我父亲问。

还能去哪里?我大哥用袖子擦擦脸上的水,咬牙切齿地说:台湾!这个叛徒,这个

败类,飞到台湾投靠蒋介石去了!

你姑姑呢?母亲问。

被县公安局带走了。大哥说。

这时,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她吩咐我们,千万别让你们大奶奶知道,也别出去胡

啰啰。

我大哥说:还用得着我们啰啰吗?全县都知道了。

母亲从屋里搬出一个大南瓜,递给我姐姐,说:走,跟我去看你大奶奶去。

一会儿工夫,姐姐气喘吁吁地跑回来,一进院就喊:奶奶,俺娘让你快去,俺大奶

奶不中了。

第一章8

四十年之后,我大哥的小儿子象群被“招飞”,虽然世事变化,沧海桑田,许多当

年神圣得要掉脑袋的事物,如今都成为笑谈;许多当年令万人仰目的职业,如今也都成

了下九流,但“招飞”依然是一种令家族兴奋、邻里羡慕的大喜事。为此,已从教育局

长位上退休的我大哥特地回村设宴,招待亲戚朋友,以示庆贺。

晚宴摆在我二哥家院子里,从屋子里扯出一根电线,拴上一个大灯泡,白光灼灼,

照耀如同白日。两张饭桌拼接起来,桌子周围,挤上了二十几把椅子,我们肩膀挨着肩

膀坐在一起。菜是从饭馆定的,山珍海味,鸡鸭鱼肉,层层叠叠,五颜六色,五味杂陈。

我大嫂撇着烟台腔说:没什么好吃的,大家随便吃点。我爹说:可别这么说,想想六零

年吧,那时,毛主席都捞不到这些东西吃。我那招了飞的小侄子说:爷爷,别翻老皇历

了。

酒过三巡,父亲又说:咱们家,到底出了一个开飞机的。当年,你爸爸去验飞行员,

只因腿上有一个疤没验上,现在,象群终于圆了我们家一个梦。

象群撇着嘴说:飞行员也没什么了不起的,真有本事的,该去当大官,做大款!

怎么能这么说呢?父亲端起一杯酒,咕咚干了,把酒杯往桌子上一墩,说,飞行员,

是人中龙凤,当年你姑奶奶找那个男的,王小倜,站着像一棵青松,坐着如一口铜钟,

走起路来虎虎生风……那小子,如果不是一时糊涂飞去了台湾,现在,空军司令没准就

21

是他了……

还有这种事?象群惊讶地问,姑奶奶的丈夫不是捏泥娃娃的吗?怎么又出来一个飞

行员?

我大哥说:都是陈年旧事,别提了。

象群说:不行,我得问问姑奶奶去,王小倜,驾机飞往台湾?太刺激了!

大哥忧心忡忡地说:你可别去寻求刺激,人要爱国,当兵的更要爱国,当飞行员的

尤其要爱国。人,可以偷,可以抢,可以杀人放火……我的意思是说,千万别当叛徒,

叛徒遗臭万年,没有好下场的……

看把你吓的,象群不屑地说,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嘛,飞过去看看也不错。

你可别!大嫂说,你要有这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