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阅读_蛙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部分阅读(2 / 2)

冰,一眼望去,一片琉璃世界。我是村子里最早知道要在这里开大会的人。因为我经常

逃学到这里来玩耍。那天,我正在滞洪闸桥洞里凿冰窟窿钓鱼,听到头上有人在大声说

话。我听出说话者是肖上唇。这个人的嗓音,我从一万个人里也能一下听出来。我听到

他说:妈的,好一派北国风光!批判大会就在这里举行,主席台就搭建在这滞洪闸上。

这里原本是一片洼地,后来,为了保证下游安全,在胶河堤坝上修建了滞洪闸,每

当夏秋季节胶河行洪时,就开闸放水,使这片洼地,成了一个湖泊。当时,我们东北乡

35

人对此极为不满,因为那些洼地,尽管低洼也是地,种不了别的,种高粱还是可以的。

但国家要办的事情,小民岂能违抗。我曾多次逃学,跑到这里来,看滔滔的洪水从十二

个泄洪孔洞里奔涌而出。洪水过后,滞洪区一片汪洋,成了一个方圆十几里的湖泊。湖

中鱼虾蕃多,捕鱼的人成群结队,卖鱼的也渐渐多了。先是在滞洪闸上摆摊,滞洪闸上

摆不开,便移到了滞洪区东岸,在岸边那一排柳树下,依次展开。热闹时有二里多长。

集市原先是设在公社驻地的,自从这里起了鱼市后,集市就慢慢地迁到这里来了。卖菜

的来了,卖鸡蛋的来了,卖炒花生的也来了。连附着在集市上那些小偷小摸、流氓乞丐

也跟着来了。公社组织武装民兵,前来驱赶过几次。民兵一到,纷纷逃窜。民兵一走,

又试试探探地聚集起来。于是就这样半合法半非法地存在下来。我特喜欢看鱼。我看鲤

鱼鲢鱼鲫鱼鲶鱼黑鱼鳝鱼,螃蟹泥鳅蛤蜊之类的也顺便看一看。我在这里看到过一条最

大的鱼,有一百多斤,白白的肚皮,看上去像个怀孕的女人。那个卖鱼的老汉守着大鱼,

畏畏缩缩的,好像守着一个神灵。我跟那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鱼贩子混得很熟。他

们为什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呢?因为公社税务所的收税员经常来没收他们的鱼。有

一些公社的闲杂人员,也冒充税务人员,前来巧取豪夺。那条一百多斤重的大鱼,就差

点让两个身穿蓝制服、嘴里叼着香烟、手提着黑皮包的家伙没收了去。如果不是卖鱼老

汉的女儿匆匆赶来大哭大闹,如果不是秦河揭穿了这两个人的真实身份,那条大鱼真就

被他们抬走了。

秦河就是那个留着大分头、穿着蓝华达呢学生制服、口袋里插着一支博士牌钢笔、

一支新华牌双色圆珠笔、模样仿佛“五四”时期大学生的乞讨者。他面色苍白,神色悒

郁,眼睛里湿润润的,仿佛随时都会潸然泪下。他口才极好,满口普通话,讲出话来句

句都似话剧台词——我后来之所以写话剧,跟他的影响有关——他总是端着一个硕大的

白搪瓷缸子,上边用红漆涂有五角星和一个“奖”字。他站在那些卖鱼虾的人面前,充

满感情地说:同志,我是一个丧失了劳动能力的人,您也许会说,瞧你这么年轻,哪像

个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同志,我要告诉您,您看到的只是我的外表,其实,我有严重的

心脏病。我的心被人用刀子戳伤过,只要一干活,心上的疤痕就会崩裂,那样我就会七

窍流血而死。同志,您就送给我一条鱼吧,我不敢奢望要一条大的,我要一条小的,一

条最小的小鱼……他总是能要到鱼,或是虾,要到之后,他就跑到水边,用一把小刀收

拾了,然后找一避风地方,拣来柴禾,支起两块砖头,将瓷缸子放在上边,点起火来炖……

我经常站在他身后看他炖鱼,鲜美的气味从他的瓷缸子里散发出来,使我馋涎欲滴,我

从心底里羡慕他的生活……

秦河是公社党委书记秦山的亲弟弟,曾经是县第一中学才华横溢的学生。公社书记

的弟弟在集市上乞讨,其中必有复杂的原因,有人说他是我姑姑的疯狂爱慕者,受到过

严重刺激,用他哥哥的手枪,自杀未遂。伤好后即成了这个样子。刚开始时还有人嘲笑

他,但自从他帮助老汉保住了那条大鱼后,卖鱼的人都对他另眼相看。我感到这个人很

有吸引力。我想了解他。我一看到他那双湿漉漉的眼睛就对他产生同情。有一天傍晚,

鱼市散后,他一个人迎着夕阳、拖着长长的影子往西走。我悄悄地尾随着他。我想知道

36

这个人的秘密。他发现我的跟踪后,停下身,对着我深深地鞠了一躬,说:亲爱的朋友,

请您不要这样吧。我模仿着他的腔调说:亲爱的朋友,我没有怎么样啊。他可怜巴巴地

说:我的意思是请您不要跟在我身后。我说:你走路,我也走路,我没有跟在你身后啊。

他摇摇头;低声嘟哝着:朋友,请可怜可怜我这个不幸的人吧。他回身往前走。我依然

跟着他。他抬腿往前跑去。他的步幅很大,腿抬得很高,轻飘飘的,身体摇摆不定,仿

佛是用纸壳剪成的。我只用五分力气就跟在了他身后。他停下来,咻咻地喘息着,面色

如金纸,眼泪汪汪地说:朋友……求您放了我吧……我是一个废人,一个受过重伤的

人……

我被他打动了,停住脚步,不再追随他。我看着他的背影,听着从他的喉咙里发出

的低沉的呜咽之声。其实我没有恶意,我只是想知道他的生活,譬如,他夜里睡在什么

地方?

那时我双腿细长,脚很大,十几岁的孩子竟要穿40码的大鞋,我母亲为此常常发

愁。我们学校教体育的陈老师,原是省田径队的运动员,真正的运动健将,右派。他像

买骡马的人一样,捏过我的腿脚,认为我是块好料,便重点培养我。他教我抬腿,迈步,

调整呼吸,安排体力。我在全县的中、小学生运动会上,取得过少年组3000米第三名

的好成绩。所以我经常逃课跑到鱼市上观光,就成了半公开的事。

那次追随之后,我与秦河成了朋友,每次见面,他都会向我点头致意。他比我大十

几岁,有点忘年交的意味。集市上除他之外,还有两个乞丐,一个名叫高门,宽肩大手,

看上去力大无穷的样子;一个名叫鲁花花,本是个黄病汉子,但不知道为什么起了这样

一个女性化的名字。有一天,这两个叫花子,一个手持柳木棍子,一个攒着一只破鞋子,

联手打秦河,打得很凶,秦河不还手,只是频频地说:

好哥哥们,你们打死我,我要感谢你们。但你们不要吃青蛙……青蛙是人类的朋友,

是不能吃的……青蛙体内有寄生虫……吃青蛙的人会变成白痴……

我看到,在柳树下,有一堆篝火,青烟袅袅,火堆里有一些烧得半熟的青蛙,火堆

旁边,有一些蛙皮蛙骨,散发着腥气,让人恶心。于是我明白,秦河是为了制止他们烧

青蛙吃而挨打。看着秦河挨打,我眼睛里盈满泪水。饥饿年代,吃青蛙的人甚多。我们

家族对吃青蛙的人非常反感。我相信我们家族的人宁愿饿死也不会吃青蛙。从这个意义

上,秦河是我的同志。我从火堆里捡起一根燃烧的木柴,捅了一下高门的屁股,又戳了

一下鲁花花的脖子,然后我沿着水边跑,他们跟在我后边追。我跟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距

离,逗引着他们。当他们停脚不追时,我就骂他们,或者捡起碎砖烂瓦投掷他们。

那天,全公社四十八个村子里的人,一拨拨的,有扛着红旗的,有敲打着锣鼓家什

的,有的从路上来,有的从河道里走,都押着自己村子的坏人,往滞洪区汇聚。汇聚到

这里开大会、批斗我们县头号走资派杨林,公社机关、社直各部门、各村的坏人都来陪

斗。我们走河道,踩着溜滑的冰。有人还踩着自制的滑冰板儿。对我有知遇之恩的体育

陈老师头戴一纸糊高帽,赤脚穿一双破草鞋,嬉皮笑脸地跟在同样是头戴高帽却愁眉苦

脸的校长身后。肖上唇的儿子肖下唇手持一根标枪在后边押着他们。肖上唇当了公社革

37

委会主任,他儿子肖下唇当了我们学校的红卫兵大队长。他脚上穿着的那双白色回力球

鞋是从陈老师脚上剥下来的。那只能发出双响的发令枪,令我眼热的宝贝,本是公家的

物品,此时却别在肖下唇腰里。他不时地掏出发令枪,装上火药,对空鸣放。叭叭,枪

声与白色的硝烟并起,空气中弥漫着很好闻的硝磺味儿。

革命初起时,我也想参加红卫兵,但肖下唇不要我。他说我是右派陈老师培养的黑

尖子,他还说我大爷爷是汉奸,是假烈士,我姑姑是国民党特务、叛徒的未婚妻、走资

派的姘头。为了报复他,我捡来一块狗屎,用树悠,两只水桶上下跳动,好像要飞起来似的。后来我当兵离开了家乡。几年后,

听说她与肖下唇定了婚。肖下唇在农业中学代课,教语文。他写了一篇散文《煤的赞歌》,

发表在大众日报副刊上,在我们东北乡引起很大轰动。听到这些消息我很感慨。我们这

些吃过煤的没写出《煤的赞歌》,肖下唇没吃煤却写出了《煤的赞歌》,看来王仁美的

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肖下唇考上大学后,肖上唇在大街上放了三挂一千头的鞭炮,并花钱请了电影队,

在小学操场上挂起银幕,连放三晚电影。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那时,我刚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回来,立了一个三等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