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回答非常高兴,说:“太后如此圣明,这真是南北两朝百姓的福气啊!”
那位副使竟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句话惹出了麻烦,本来正为自己的失言而
担忧,深怕因此而闯祸急出了一身大汗。这时听他们二人如此说,心里才一
块石头落了地,暗暗佩服韩亿的答辩的才能。
韩亿采用模糊语言的应变法。因为皇太后根本没有圣旨,作为使者不能
随便乱说。而回答没有这回事,就会引出麻烦,只有模糊回答,既宣扬了章
献太后的仁德,又化解了可能引起的事端。
苏秦是鬼谷子门徒,善于游说。他曾以一席话换来十座城。由此可知纵
横术的价值。
秦惠王将女儿嫁给燕国太子。这一年恰巧燕文侯去逝,太子继位。齐宣
王就趁燕国国丧出兵攻燕,占据了十座城。
燕王对苏秦说:“当初你来到燕国,我父亲帮你,使你见到赵王,才完
成六国合纵的大业。如今齐国却先攻打赵国,然后又攻打燕国。你主持六国
合纵的大业,天下都在笑你。你能为燕国取回齐国侵占的土地吗?”
苏秦很惭愧地说:“请让我为大王效劳。”
苏秦去见齐王。一拜再拜,先低头庆贺,然后仰头哀悼。齐王说:“怎
么一下子庆贺,一下子又哀悼呢?”
苏秦说:“我听说饥饿的人之所以不吃乌头(一种可入药的有剧毒的块
根作物),是因为吃了与饿死没有两样。现在燕国虽然弱小,却是秦王的女
婿。您得了燕国的十座城值得庆贺,但隐藏着祸。因为大王贪图燕国十座城,
却与强大的秦国结仇;就好像燕国是雁阵,却没有想到,秦国躲在背后,而
招来天下的精兵;这不等于是饥饿的人吃乌头一般吗?”
齐王说:“那该如何是好呢?”
苏秦说:“我听说,古时候善于处置事物的人,能转祸为福,反败为胜。
大王如果真听我的,就立刻归还燕国的十座城。燕国想不到能回收十座城,
一定十分高兴。秦王如果知道因为秦国的关系而归还燕国的城,也一定高兴。
这样齐国少了仇人而得到知交。而一旦燕和秦都臣服了齐国,那么大王号令
天下,谁敢不从?这是大王用空话附和秦国,而用十座城取得天下。此乃是
在完成您称霸的大业。”
齐王说:“好啊!”
于是齐国就把十座城归还给燕国了。
公元前331年,张仪到楚国去游说楚怀王,说道:“敝国的君王最喜欢
的人莫过于大王,而张仪最愿侍奉的也莫过于大王,敝国的君王最痛恨的人
莫过于齐宣王,而张仪所最不愿意侍奉的也莫过于齐宣王,齐王的罪恶,对
秦王来说可真太大了,因此秦国想要讨伐他,但是贵国却距他那么要好,以
致敝国的君王好好侍奉大王,而张仪也不能做大王的臣子,大王如果能够把
关口封锁和齐国绝交,我可以让秦王把商于方圆六百里的土地献给大王。这
样一来齐国丧失了后援,必然衰弱,齐国衰弱,就必定听从大王的号令了。
北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西面对秦国施恩,又获得商于方圆六百里的土地,
这真是一举三得的上策。”
楚怀王听后高兴极了,赶紧在朝廷里宣布,说:“我得到了商于方圆六
百里的土地!”
群臣知道这消息都纷纷贺喜,客卿陈轸最后晋见,根本就不道贺。楚王
诧异地问:“我不发一卒,不伤一人,而得到商于六百里地,我认为这是外
交上的一大胜利,朝中文武百官都道贺,为什么贤卿单单不道贺呢!”
“我看商于之地不能得到,反而会招惹祸患,所以不敢随便道贺。”陈
轸回答。
“什么话呢?”怀王责问。
陈轸回答说,“秦国所以重视大王,是因为大王有齐国这样一个强大的
盟邦。如今还没有得到秦的土地,却先断绝齐国的外交,楚国就孤立无援了,
秦又怎么会重视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呢?伺况如果先叫秦割让土地;楚国再
去跟齐国绝交,秦国必不肯这样做。要是楚国先断绝了齐国的邦交,而后要
求秦国割让土地,将受到张仪的欺骗而得不到土地;受了张仪的欺骗,大王
必定痛恨他。结果是西面惹出秦国的祸患,北面断绝了齐的邦交,这样两国
的兵必定会逼临楚国的。”
楚王不但不听,反而申斥道:“我的事筹划好了,你闭住鸟嘴,不要再
说,等着瞧我的!”
于是楚怀王就派人到齐国去宣布断交,派去的人还没回来,又派出第二
批绝交团。
张仪回到秦国,赶紧派使节到齐国去游说,齐秦两家就暗中缔结了军事
联盟。
当楚怀王派一名将军去秦国接受土地时,张仪竟然装病不上朝。楚怀王
得到报告,满怀委屈地说:“张仪认为我跟齐国绝交还不够诚心吗?”
楚怀王赶紧派一个勇士到齐国去臭骂齐王。
张仪在证实楚国确实和齐国绝交后,才出来接见楚国派来的使臣,指着
地图说,“敝国赠送贵国的土地,从这里到这里,总共方圆六里。”
“我听说是六百里,没听说六里。”楚国的使臣很惊讶地说。
“我张仪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官,哪来六百里广大的采邑?”
楚国使节气忿忿地回国报告,怀王大为震怒,准备发兵攻打秦国。这里
陈轸走过来请示道:“现在我可以说话吗?”
“可以!”怀王没好气地说。
“攻打秦国,不是办法。”陈轸冷静地说:“大王倒不如趁机再送给秦
国一个大城市,跟秦连兵伐齐,这样或许可以把损失于秦国的,再从齐国补
偿回来,楚国不就没有损失了吗?大王如今已跟齐国绝交,还要去责备秦国
失信,那就等于是在促进齐秦两国的邦交。要是如此,到时候楚国必定损失
惨重。”
楚怀王没有采纳陈轸的话,还是派兵攻打秦国。于是,秦齐两国组成联
合阵线,韩国跟着也加入军事同盟,结果楚国在杜陵被三国联军打得惨败。
张仪离间齐楚联盟之事,是张仪攻破楚怀王的弱点,实施秦国的计划,
使楚国大败。
游说是纵横家的主要活动,而游说的基本媒介是言辞。《鬼谷子》说:
“游说就是说服人;说服人就是给人以帮助;凡是带修饰的语言,都是不真
实的;然而不真实的语言,有坏处也有好处;应对之辞,都是伶俐的外交辞
令;外交辞令都是不实在的言辞;能成为信义的言辞都是坦白的;坦白的言
辞都是可以验证的;凡是难以启齿的话,多是应对之辞;应对之辞都讲究诱
导对方说出机密。”说话的技巧可以掩饰说话的内容。在古代,说奸佞话的
人,由于会谄媚就可以变成忠;说奉承话的人,由于会吹嘘就可以变成智;
说平庸话的,由于能果决就可以变成勇;说优虑话的人,由于善权衡就可以
变成信;说冷静话的人,由于善逆就可以变成胜。
《鬼谷子》还告诉人们跟智慧人说话,要靠渊博;跟笨拙的人说话,要
靠详辩;跟善辩的人说话要靠扼要;跟高贵的人说话要靠气质;跟富有的人
说话,要靠高雅;跟贫贱的人说话,要靠谦敬;跟勇敢的人说话,要靠勇敢;
跟负过的入说话,要靠鼓励。这些都是谈话的主要方法。人们都希望自己的
话有人听,要想有人听,就要讲究说话的方法。
赵平原君回到赵国之后,楚国春申君率军队要去援救赵国,魏国信陵君
也伪造军令夺了晋鄙的军队前往救授赵国。援兵未到时,秦国加紧围攻邯郸,
邯郸十分危急并且准备投降。平原君非常的忧心。
邯郸传舍(驿站旁的屋舍,或为驿站)官吏之子李谈对平原君说:“你
不担心赵国灭亡吗?”
平原君说:“赵国灭亡,就是秦人胜利了,为什么不担心呢?”
李谈说:“邯郸的百姓,已经到拿骨头来炊煮,易子而食的地步,可以
说是困苦到极点。而你们后宫的美女数百人,妻妾妇女都穿着华丽的丝绸,
吃的是好肉好菜,丰厚得享用不尽,可是军队百姓兵器用尽,有的只能砍下
木头做为长予勾戟;而你有宝器钟磐,要什么有什么。”
“假使秦国攻下赵国,君怎能拥有这些呢?假使赵国安全无恙,君又何
须担心没有这些呢?你何不叫夫人以下的妇女,和士卒同列,共同分担工作,
为国尽力,将家中所有物资供应士兵分享,正当别人危难困苦的时候,较易
施予恩惠,也较易被人感激。”
平原君听从他的计策,使得城中三千多勇士,不顾性命的挺身抵抗秦兵。
平原君与李谈一起到秦军阵中谈判,秦军因此后退三十里,正巧楚、魏的援
军来到,秦军就放弃攻赵的行动。
注重说话谋略,讲究语言艺术,所说的话足以退千军,解危难于倾刻之
间。
著名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中,电子公司的一个子公司——通用电气财务
公司于1994年春,出资22亿美元购买一家金融公司,这一举措令世界企业
界嫉羡不已。
一家电气财务公司何以快速发展,其根本在于这一公司能“量天下之
权”。
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通用电气财务公司每年都至少用20多亿美元
兼并公司、购置产业。仅在去年,通用电气财务公司就收购了芝加哥第一国
民银行10亿美元的资产和股份,清算信托公司11亿美元的资产,另外还用
11亿美元收购了两家年金保险公司。在欧洲,通用电气财务公司也在迅速扩
张。在最近几年中,它兼并了英国零售巨子伯顿公司的信用卡业务、布雷泽
公司的住房开发、销售业务以及阿维斯公司的船舶服务业务。
从1988年到去年年底,公司的利润率一直在17%到19%之间,经营利
润从1989年的11亿美元增加到去年的26亿美元,资产总额也同时翻了一
番,达1180亿美元。
通用电气财务公司过去几年中在世界各地收购、兼并了大量产业,业务
领域不断拓宽,利润持续上升,资产成倍增长,这对于一个从80年代才涉足
金融业的工业公司的子公司来说,能取得这样骄人的业绩,确实引人嘱目。
人们不禁要问,通用电气财务公司为什么能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呢?稍做分
析就会发现,通用电气财务公司的发展正应了一句俗话:“大树底下好乘凉”。
通用电气财务公司正是靠通用电气公司这棵“大树”,才得以生意兴隆,财
源茂盛。
在盖里·文特担任公司总裁的八年中。公司业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文
特及其同事也以理财有方而名声在外,尤其是他们在收购、兼并谈判中的强
硬立场和对经营成本的精打细算更是有口皆碑。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些,一
方面是有通用电气公司为依托,在谈判中以实业巨头的面目出现,无形中底
气足三分,讨价还价时自然占尽优势。另一方面,作为工业公司的一个子公
司,耳濡目染,竭力降低成本的经营哲学也传到了通用电气财务公司,财务
公司借助于母公司多年的经验和先进的设备,在降低经营成本方面表现突
出,具备了其他金融同行无可比拟的优势。
另外,借助母公司这一强大后盾,通用财务公司在财力方面的优势表现
的更为明显。旦不说母公司财大气粗,单是其卓越的商誉就使财务公司受益
匪浅。通用电气公司的拥有最高的信用等级——三a级。这不但使通鱼电气
财务公司在金融市场上筹款时畅通无阻,而且利息也很低,去年通用电气财
务公司短期借款的利率从上一年的3.57%降为3.39%,而公司去年的短期
借款达460多亿美元,单是这下降的0.18个百分点的利率就给公司省下了
数十亿美元。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通用电气财务公司的经营业绩越好,对母公司三a
级的信用级别反而越不利。去年财务公司的利润占到通用电气公司总利润的
四成,这意味着通用电气公司在工业上的利润相对下降,这必然要影响到作
为工业巨头的通用电气公司的信用级别。
不管怎么说,通用电气财务公司确是依靠通用电气公司这一强大靠山,
得以快速发展,在金融业占据了一席之地,这是“量权”的硕果。
在生活中审量对方心理而后行动是行为常规,如“名人”与名人的效应,
几乎是常人心理所形成的一种重要生活现象。
名人都会产生“名人效应”,这是众所周知的。唐代的大诗人刘禹锡就
说过:“伟人之一顾,逾乎华章,而一非亦惨乎黥刖。”人们重视名人的影
响,看来自古已然。
眼下,人们敬仰名人,可说有增无己。开会、展览、演出,要请名人光
临剪彩、讲话;新建公园、山水胜景、影剧首演、企业开张、书报创刊或举
行什么首发式,什么研讨会等等,或则要请名人挥毫题辞,或则要请名人主
持……许多事物的价码因题签者或主持者的身份而异。如果被请的名人不赏
光,一些人便会叹息不已,那遗憾几乎与蒙受了巨大损失等同。名人之为用,
可谓大矣哉!
敬仰名人者往往都希望名人给他们留下一些为纪念意义的笔迹。明星、
歌星、体育健将常常便受到一些“拥趸”的包围,为签名留念的事而感到困
惑。至于向书画家索取书画更是常有的事。上海有位知名画家,有段时间每
个月都要收到索画的信百来封,索画者鱼龙混杂,竟然有将他的画转买,甚
至卖给外商,书画家闻之,不胜嘘唏。这种藉名人的慷慨而谋私者自然为人
们所不齿。
把名人视作“万应灵丹”的现象如今也日渐其多。新办的企业,新办的
度假庄园、屋村,要请名人当“顾问”、“名誉董事”;效益不佳的老字号
也要请名人当“高参”,以为从此改换门庭,会有鸿运;更有写得欠精彩的
影剧或小说,请名家品评,作序,以期提高声价的;还有连产品也冠上名人
的名字,以求扩大销路的。至于让名人频频在荧屏亮相,为其商品作广告的
就更多了。由于名人的声望,要给打他旗号的单位(包括产品)带来一些效
益也是在预料中的。可名人毕竟不是“万应灵丹”或“救急药”,产品不争
气,希望藉名人效应一帆风顺实无异缘木求鱼,难以奏效。企业不想办法在
质量上下功夫,拓展路子,没有什么经营新招,光靠名人一时一地的推荐或
吹嘘,最终必难免要栽跟头。经验已经证明:凡靠名人的威望吹起来的事物,
就如膨胀的气球那样,气泄之后,剩下的只能仍然是一片干瘪。
然而商战中,名人效应是不可缺的。如中日宴会上有道菜为“天下第一
菜”就与名人有关。“天下第一菜”是什么菜?这确是一件考人的题目。
“天下第一菜”就是虾仁锅粑(饭焦),又名“平地一声雷”。相传是
抗日战争时期传下来的菜,将浇头改成什锦料,把什锦锅粑正名为“轰炸东
京”,在当年的重庆大后方曾风靡一时,从此菜名亦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
忾的抗敌情愫。
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苏杭曾品尝过这一道菜,有声有色,因浇头
为虾仁、熟鸡丝、青豆仁、以鸡汤勾成甜酸芡,连汤带料倾进以猪油炸香的
锅粑,内“滋、滋”连声,白雾弥漫,香气四溢,引人垂涎。况且菜肴的颜
色绝佳,锅粑金黄,虾仁绯红,鸡丝雪白,加上豆仁的翠绿,彩色缤纷,端
的是色、香、脆、嫩、鲜、咸、酸、甜俱在,乃赐名为“天下第一菜”。自
此以后,这道菜既成为苏杭名菜。
抗战前,国民党元老陈果夫曾出任江苏省政府主席,那时候刚好有一项
“国菜竞赛”。陈果夫是美食名家,一时技痒,遂亲自炮制了这道“天下第
一菜”参赛。获得很高的评价。“天下第一菜”更名满大江南北了。这道菜
的关键是:锅粑与汤芡的配合要快而准,锅粑要即炸即上席,甜酸芡料也要
滚热,当食客面前倾下,形声之见,色香味俱佳,当然受喝彩。
谋计篇
谋1篇第十
'原文'
为人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2。审得其情,乃立三仪3。三
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4。奇不知其所拥,始于古之所
从5。故郑人之取玉也,必载司南之车6,为其不惑也。夫度村、量能、揣
情者,亦事之司南也。故同情而俱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
偏成者也;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想疏者,其偏害者也7。故
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同异之分,其类8一也。故墙坏
于其隙,木毁于其节,斯盖其分也9。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
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万事一道,而百度一数
10也。
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
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11)
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12)。故为
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行也。
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13),因其
见以然之(14),因其说以要之(15),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
以斥之。摩而恐(16)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17),符(18)而应之,拥而塞
之(19),乱而惑之,是谓计谋。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20),结而
无隙者也。正不如奇(21),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
人臣者,必与之言私。
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22)。无以人之所不欲,而
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
恶也,避而讳之,故(23)阴道而阳取之(24)也。故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
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25)焉。可知者可用也(26),不可知者谋者所
不用也,故曰:“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