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弟子燕天还就在这时从不可能的地点出现了。之前他单骑冲出重围,短时间内召集到三百多名败走逃亡中的部下,及时回军救援。庞文英与燕天还内外夹击,把敌阵彻底击溃,再闪电会合章帅一路孤军,取得了最后胜利……
就在庞文英喜悦地迎接他视如己出的燕天还时,不知从哪一处射来的流箭,贯穿了燕天还的心脏……
庞文英露出痛苦的表情。记忆是如此的深刻。
——而现在于润生要干的,和当年燕天还所完成的奇迹十分相近。
要掌握时间,庞文英想。“一个月也不大足够吧?我看最好有三个月时间……”
文四喜讶异。庞文英说的时间跟于润生说的一样。
庞文英继续沉思。刚才他也从文四喜口中,得知于润生俘虏黑狗一事。
——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缺口。
“好!就这么决定!”庞文英爽快地答复,令文四喜不自禁兴奋起来。
“可是防守方面……”
“我们不守。”
文四喜一时无法意会庞文英的话。
“祭酒,你的意思……”
“我们撤出漂城!”庞文英看着文四喜。“你明白是为什么吗?”
文四喜听到这个大胆的决定,几乎整个人弹跳起来。不,庞祭酒一定有充分的理由……
文四喜逐一细想:所谓战斗就是要把敌人主力歼灭。假如我方索性把主力移走,不就可以避免挫败吗?反正现在漂城里的行当都无法运作,再守下去并没有多少利益。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战略目的:假如“屠房”高层之间真的存在矛盾……一旦“丰义隆”宣布全面撤出漂城,“屠房”没有了外敌,内部的不和一定立时扩大,甚至演成公开的内哄。这一点带来的优势将无法估计……
——庞祭酒不愧是本帮的名将!
“那么我们……要撤回总行吗?”
“我们要伪装成撤回京都。”庞文英一想到这个策略,振奋得拳头也颤抖了。“把主力移到岱镇,等待回城反击的时机!替我拟一封书函,告知查嵩我们接到总行的命令要我们撤回。他必然把这消息告诉朱牙。‘屠房’知道我们认输了,应该不会追击。他们主要还是志在保住漂城。”
庞文英喝了一口茶,又说:“出了城后,我们去见润生,一起策划反攻的大计。”
听到这句“我们”,文四喜窃喜。他知道自己在帮中的地位提升了。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于润生。
第四章不增不减
首都。
“安通侯”陆英风步下阶梯,走出了卢雄的府邸。两个忠心的旧部:管尝和霍迁,在旁紧紧保护着,仿佛生怕陆英风会在阶梯上失足。
陆英风确实苍老了许多。还没有五十岁,可是自从“关中大会战”结束后,头发迅速变白了。走路的时候背项也微微弯曲。从前的陆英风大元帅接连三天穿着二十斤重的战甲也不会皱眉。
“元帅。”从前的翼将霍迁仍以旧军阶称呼陆英风。他总认为爵号是对大元帅的侮辱。“卢雄这小子总算还有点情义。”
“嗯。”陆英风戴着一顶大帽子,把脸掩藏在阴影下。管尝和霍迁分不出大元帅的答应带着的是喜悦还是哀伤。
卢雄在当年平乱战役中不过是小小一名裨将,没有什么战功。陆英风担当大元帅时只跟他说过几句话,甚而也从没有直接向他下达过军令。
现在“安通侯”陆英风能够造访的就只有这些低级的旧将。从前的许多强将亲随,全都连升了几个军阶——这是统治者巩固军权笼络人心的惯常手段。他们在战后从没有探访过陆英风一次。
这三年多来,陆英风唯一出席过的公开场合是一位王爷的寿宴。从开始到结束没有一个出席者跟他说过一句话。
陆英风那时只有一个感觉:
——我在他们眼中已是个死人。
“你们两个还是为自己的官途打算一下吧。”那次宴会后陆英风向霍迁和管尝说。“不要留在我这个等待老死的人身旁。”
可是他们至今仍没有走。
陆英风有时在想:假如当年自己死在宿敌文兆渊的手上,也许幸福得多……
府邸的大门再次打开。卢雄急奔出来,半跪在铺满落叶的街道上。
“元帅要走,为什么不吩咐末将送行呢?”卢雄的话令陆英风激动起来。他亲手把卢雄扶起来。
“末将从没有想过,有生之年竟能得元帅亲临探望,真是受宠若惊……元帅当年重用的恩德,末将没齿难忘……”
看着卢雄流泪,陆英风不禁感到深刻的悲哀。
——没想到今日的陆英风,只落得与卢雄这等人物交往的下场……
管尝花了许多唇舌,才劝得卢雄回府。继续上路时,陆英风突然说:“替我联络一下各旧部。看看还有没有像卢雄这样还记得我的人。”
管尝和霍迁眼睛一亮。
“必定还有很多。”霍迁说。
他们没有问为什么。陆英风说的话他们从来不问理由。大元帅的每一句话都是命令。
出乎老俞伯的意料,“八大屠刀手”的老四、老五还没有回来,朱老总便提早召开了核心领导层的会议。
——必定出现了什么重大变故……或许朱牙有什么把握,可以把老七的部下夺走……
议事厅入口位于五层高的“大屠房”四楼,实际上大厅占据了四、五两层高的空间。厅首是一座比城里庙宇还要巨大的神坛。三尺多高的陶制神像高高被供奉在正中央:玄黑色的神像脸孔泛出诡异的反光;衣袍用丝绸缝成;右手挽着的大刀以纯金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