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仍活在这里。”
狄斌站了起来。
“我现在宣布……”于润生朗声说:“……追封义弟葛元升为本堂副堂主兼刑规护法。另外家传配刀‘杀草’封为镇堂圣刀,一切违反堂规者皆以此刀处刑。”
于润生把“杀草”拔出鞘。他凝视那仍然晶亮的寒芒。
“葛老三在天之灵,必定护佑本堂不断壮大……”
狄斌也瞧着“杀草”的刃锋。每一次看见它,他就感到那强烈的不祥。
——现在连三哥自己也死在“杀草”上了……谁会是下一个……
这时首都也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前“平乱大元帅”、“安通侯”陆英风突然失踪,侯爵府的书房内整齐地摆放着爵袍和冠帽,却没留下任何信函。
于润生不久后也听到这消息,但并没有多加留意。
——他无法预测,这事件日后将令他的命运产生极大的转变。
“丰义隆漂城分行”已被铁锤摧毁,庞文英只得暂以安东大街上的“江湖楼”为根据地。
这几天以来他一直忙于重新布置城内的兵力,及与查知事和城里几个富商进行交涉。
漂城黑道的形势已经明朗了。“丰义隆”重返之后已成为单一的最强势力;而“屠房”残存的旧部已分崩离析,散作二十多个山头,一时间新帮会名字纷纷冒起,城民连记也记不完。
要收拾这些小势力,最快也得两年时间。不过靠着现有的力量,已经能够展开漂城盐运的生意了。等稳定一切后,庞文英还要回首都一次,到总行向韩老板正式报捷。
他知道经过这次漂亮的战役后,自己在首都的威望又完全恢复了。因此他更加倍渴望回去享受这些赞誉。
于润生这时登上“江湖楼”的顶层来探访。
“坐下来,润生。”
庞文英笑着把一杯酒递到于润生面前。“还记得吗?我第一次就是在这儿看见你。”
“不。”于润生把酒杯接过。
“是在那天的早上,在北城门。你经过时曾经跟我对视过一眼。只是你不记得我的脸了吧……”
“是吗?”庞文英叹息。“怎么说也好……你拜进我门下才不过半年,就成了今天的气象……润生,我没看错你。”
“这都是我们应得的。”于润生呷了一口酒。“朱牙不配活在漂城。我早已说过了。”
“说起‘屠房’……”庞文英皱眉。
“……那些原本属于‘屠房’,现在自立山头的小帮会,要一一收服很是麻烦。润生,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于润生微笑放下酒杯。
“你这小子!”庞文英笑骂。“我早猜到你已想定了法子!”
“祭酒,全漂城的人都晓得,击败‘屠房’的是‘丰义隆’。你打着‘丰义隆’的名号去吞并那些原属屠房的人,当然比较困难。他们心里不服气嘛。”
“我看最好的方法,还是另立一个帮会的名堂。这个新帮会,也许人人都知道附属于‘丰义隆’,可是只要名堂不同,‘屠房’旧人也有一个下台阶。”
“嗯……你是想领导这个新帮会吧?”庞文英问。
于润生断然点首。
庞文英想,这不失是个好办法。他当然了解,于润生这个提议多少也是为了扩张自己的权力;但庞文英就是欣赏他这种野心。
“好。我答应。新帮会的名字有了吗?”
“就叫‘大树堂’。”
历史是用鲜血奠基的。
“大树堂”的历史也没有例外。
于润生在渡过二十九岁生辰之前成为了“大树堂”的于堂主。
他同时正式跨进了历史。
稿于一九九七年六月四日
后记
写《杀禅》时我不断在反思:什么是“历史”?
小说的历史观总是难免倾向于较为浪漫的宿命论与个人论。然而这并不代表这些论点乖离了真实的历史。历史总是亘常地重复:杰出的领袖在获得最高权力后仍难免腐败犯错;二把手永远面对取代一把手的诱惑;原本理想远大的群众革命总是被野心家篡夺……这些也许本就是政治、历史的“自然生态”吧?但小说、戏剧作者却无法不从中嗅到宿命的味道。我也一样。
我想不少人因为《杀禅》的古代背景、帮会情节、武斗场面而误以为它是一部武侠小说。事实上我是完全把它当作架空历史小说,并且以较现代的观点来写,因此才会出现“首都”、“秒钟”、“部队”这些用词。
最初构思《杀禅》时确是有把传统武侠世界来个颠覆的意思——那时候我还是个狂热的武侠迷,一心要成为武侠小说作家。但是《杀禅》这个故事本身就像一只会自行膨胀变大的怪物,“反武侠”的意念到了最后只成为一个不大重要的小副题。而这个思路变化的历程也完全改变了我的写作取向。
当然这不是说我现在轻视武侠。直到目前我所写的全部小说,都是以武侠为基础。只是如今“纯武侠”已经无法满足我的创作理想了。而且武侠世界已经被众前辈们建立得太成熟了,我无从在里面寻找到还未被开辟的新土壤,再写也不过是重复前人的脚步而已。除非把写作当作单纯的工作、生意,否则写他人早已写过的东西,我认为是在浪费生命。
《杀禅》到了第三卷,算是一个段落的完结。我衷心希望读者能够把第一、二卷也拿出来,三卷一口气重看一次,我相信必定能对这个故事有更深刻的了解。我当然知道这是一个很奢侈的请求。不过一股不知打从哪儿来、莫名其妙的自信告诉我:我的小说应该最少也有重看一次的价值吧……
《杀禅》预定为七卷完结。一想到现在连一半也没有写完,害怕得连肩头也颤抖起来。可是写长篇小说就如踏入黑道一样,一开始了便没法回头。既然是自己选择的路,就只能咬牙继续走下去。
说起咬牙,我每次完稿时总是感到腮颚酸痛,原来写到紧张时都不自觉地咬牙切齿。
我是个容易紧张的人,记得那次参加全港空手道赛时,紧张得十只手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