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景色最浮华_阑珊语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末世景色最浮华(1 / 1)

易先生:“恐惧?你呢?你跟别人不太一样,你不害怕,是不是这样?”

王佳芝:“你呢?”

易先生:“你人聪明,赌牌倒是不行。”

王佳芝:“是啊,老是输,就赢过你”

……

情这种东西,怕是最难浅尝辄止,说它是逢场作戏便是逢场作戏,说它是假戏真做……而谁又能说它不是?

她,算不上倾城倾国的貌,最动人处不过就是微微扬起的唇角一抹浅浅的笑,然后一手支颐,懒洋洋的凹着腰。冷清的餐厅,此时,因为她这一句,变得暧昧而又酸涩,易先生始终目不转睛的看着她,看得懂的,看不懂的,却如何也猜不到她心潮的起伏是淹没不掉“输赢”两个字。

张在小说中这样说:“她最后对他的感情强烈到是什么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只是有感情?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生死两相忘,亦或是生死两相安?乱世佳人的故事古今中外已太多,而偏偏少不得一个王佳芝。

看《色戒》那篇小说时年纪还很小,当时还很难弄明白其中何为爱,怨又为何,只是觉得不值得。还好,因为对原着印象浅,所以电影才看得通透、看得过瘾。从始至终,没有错过任何一个小细节,大概是一早知道结局,所以沉着一颗心,没有大悲恸,只是心底凉。

从上海战乱,转移香港,父亲再婚,无可依傍,到加入剧社,演出成功,共谋大计,重得温暖。这一路走来,要知,王佳芝甘愿去做一枚棋子并不是缘于迟钝无知,或许并非甘愿,或许之后有悔,但她更怕的是被遗弃,她只是太需要一份感情,本来的,她以为邝裕民可以给,但这个懦弱的男人着实让人失望。后来,易先生给她了,或幸或孽,到底他是给了,这个局,从一开始困住的就是两个人。

本来是不准备再多写些甚么的,电影刚一公映,各式的评论就铺天盖地而来,快被写尽了,从哪里入笔都不稀罕,固执的还要写,只是有感情。

在那样一个乱世,“救民救国”从一句口号变成了一种时髦,热血青年们还没学会握刀的姿势,就做了替死鬼,被推上了断头台,而她,与其说是被他们的豪情打动,到不如说是不想被这个好不容易找到的归宿抛下。后来,她与他们一起被枪决得时候,她听他们哭的惨,哭得不甘,心里有歉疚但她不悔亦无泪,她若也有不甘,只是还不敢肯定在她与他感情的战场上,是否真的赢了?但这些已经不重要了,不赌不输,而她愿赌服输。

在日本人的酒肆里,绿酒一杯,歌三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握紧她的手,终于落下泪来,他说:“在这里,我比你更得懂怎么样做一个娼妓。”她知道这句话从他口中说出来的分量,于是更加深陷。当谋杀慢慢演变成一场恋爱,她索性全心投入。于是,汽车内她娇嗔说怕冷的小女儿姿态是真,他言辞烈烈、字字肺腑也是真,越是真,她就陷得越深。珠宝店内,她问:“你喜欢不喜欢我手上的戒指?”他说:“我对钻戒不敢兴趣,我只想看它戴在你手上。”她的心脏几乎要在那一刻爆了:“我……我不想戴这么贵重的东西在街上走。”他情深款款的安慰:“没关系,你跟我在一起。”一刹时,所有所有的一切都指向结局,她再也不能多说半个字:“快走。”――这便足够了。

他逃了,逃时的姿态没甚么风度,也再谈不上威严和气质。慌乱的街上,人们四处逃散,她惘,握着毒药,本可以痛快体面的死,而往事一幕幕翻过时,她想,即便一样是死,她也要赌到底,做鬼也只做他的鬼。

这结局到是呼应了原着:“她这才是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我想,张写这篇时,大概融入了许多对胡兰成的感情,字里行间有怨气,谁爱的多,谁爱的少,再伶俐通达的女人在感情纠缠里也难免斤斤计较。她要王佳芝爱的纯粹,爱的彻底,仿佛这样才能凸显出易先生在处决名单上临绝一笔勾划的是多么无情无义。而李安改编后的情节在我看来更加动人,人心匪石,当易先生红着眼睛回到家中,幻觉中王佳芝还在客厅的麻将桌旁,话音绵绵入耳几乎要将他的击碎,他坐在她曾睡过的床上,丧钟响起,他浑身一颤,闭上眼睛。

这时,银幕上滚动出演职人员名单。台下一片唏嘘,大概多是替王佳芝欢喜,易先生是,真的是,爱她的。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最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莫过于来自她爱的男人也同样的爱她。为了这一份爱,飞蛾扑火在所不惜,是为痴。曾和朋友们不厌其烦的争论张胡之爱的是是非非,如今想来也是着相,连张爱玲自己都说,爱就是爱了。那些冠冕堂皇的民族大义不管不顾如何?那些大是大非混淆了又如何?王佳芝是愚,却亦是智,既然人生本如戏,选择不了开场,至少要把握结局。谁人不知,今日你为王,明朝我为皇不过是野心家们的游戏,而你我不过浮世微尘,终有一天会在所得所失间恍然大悟,六克拉的粉色钻石熠熠璀璨,而那光彩终究掩不住颠沛流离,朝为红颜,夕为白骨,为客为民为奴的悲哀,是无心无望无助。写到这里,我只是忽然也有点不甘,假如,假如再与易先生一次选择,他会不会带她一起逃?逃到天涯海角也好,逃到地老天荒也罢,逃到无可再逃时在她耳边私语:末世景色,最浮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