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宴会(2)_极品男艳遇记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五章 宴会(2)(1 / 1)

要去拿酒,却被夫人拦住了。潘工还以为夫人不让喝酒呢,正要把她叫到里屋解释一番,却见夫人从柜子里拿出一瓶茅台来。潘工立即喜笑颜开起来。

三个酒盅被满满地斟上,很快一股纯正的降香型醇香飘散在客厅里。

如玉闻着那醉人的酒香,再看看简单的菜蔬,忽然觉得这很像一个衣衫褴褛的叫花子坐在一辆崭新的奔驰牌轿车里。

三杯酒下肚,场面有点儿活跃。

话题自然离不开书画。潘工到书房里拿来好多幅他多年收藏的书画,并一一介绍给如玉看。他指着其中的一幅炫耀道:“这幅字我是从一个朋友那里软磨硬泡得来的。这幅字的作者曾经跟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合过影,照片我都看了。这幅作品本来是为邓小平祝寿用的,可是九七年初这位总设计师不幸逝世了,于是它就流落在了民间。有人说,如果出售的话,唔――”看来价格不菲。

如玉看了一眼,不置可否。

潘工还在吹嘘。

如玉暗暗为他数了一下,不到三分钟,他竟然说了十个“唔”字。

夫人实在听不下去了,嘲弄道:“这字我怎么一点儿都没看出来好在哪儿?我倒觉得它的作者肯定是沽名钓誉之辈。”

“你懂什么!”潘工仗着酒劲,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没轻没重的话来,可是话刚出口,就后悔起来――这从他的表情上就能看得出来。

夫人当然很不高兴,她把眼睛瞪得圆不溜鳅的,特别吓人:“怎么,我说的不对?”

潘工吓得不敢正眼看她。

赵法更是插不上嘴,他端起酒杯,在没人让的情况下,独自抿了一小口。

如玉觉得有必要调解一下:“我觉得阿姨说的一点没错。”

潘工当然不希望听到这样的话,但是有人能在这个时候为他抵挡一下,他还是蛮高兴的;夫人听到了赞同的声音,当然更欣慰,她也希望如玉能继续说下去。

如玉于是道:“就这等作品,我不想从更高的层面上去评判,我只想通过一句古训谈谈它的用笔。关于用笔,有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叫做‘翰不虚发,下必有由。’意思是说,墨不能随便乱用,用笔一定要有它的根据。你瞧这幅作品,就这样的墨色,这样的用笔,不管它的作者属于什么样的权威,我都不敢恭维,而且我敢肯定,作者在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动脑子。还有,这位作者好像对‘屋漏痕’有所追求,可是依我看来,他有故弄玄虚之嫌,为什么这样说呢?一般认为,‘屋漏痕’要展现的是宣纸化墨的一种自然效果,而决不是像这幅作品一样故意使笔画做出凹凸不平的样子。‘屋漏痕’的创始人是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发现水珠顺着墙壁流落下来,并不是垂直状的,也不是很流畅的,而是呈崎岖状的,而且还带着微微的涩意,于是他受到启发,书法的线条不能太直,也不能太平滑,要有一种古朴的情感。”

夫妇俩虽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但在书法上却是外行,他们根本说不出个五六来,现在听了这番高论,虽然不太懂,但凭直觉可以断定,这位小伙子在书法上的造诣绝对了得。特别是夫人听了这番话,对他更加刮目相看起来。

潘工点了好一阵子头,忽然问道:“我还有一事想请教你。”

“别这么说,我这不过是顺口开河罢了。”

“就算它的用笔不怎么样,章法还可以吧?你瞧这字龙飞凤舞的,看着多带劲,就算达不到全国一流的水准,但在省市级,还得算上乘之作吧?”

“恕我狂妄,在我看来,连县级水准都达不到。”

潘工听了,脸唰地红了起来,他偷偷看了夫人一眼,却见她有幸灾乐祸之意。他不敢再发表什么意见了,只好把声音压到最低:“说说看。”

如玉虽然一向谦虚谨慎,但是他最反对华而不实的人,当然也包括华而不实的作品。不知为什么,他只要看到这类作品,就会马上联想到老穆那种人来。看来要想跟潘工这种水平的人把问题说清楚,还必须从基础说起:“从形式上看,这是一幅草书作品。草书有它的书写规则,后来有人把这一规则概括为《草书歌》,《草书歌》是这样表述的:‘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毫厘虽欲辨,体式更须完;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总之,《草书歌》把许多日常所用的字不仅做了规范化的描述,而且进行了示范。其中的‘寿’字是这样规范的:‘寿宜圭与可。’意思是说,‘寿’字是由‘圭’和‘可’两个字组成的,可是你看这幅作品,上面怎么莫名其妙地冒出一点儿来?这还念‘寿’吗?”

潘工无话可答,夫人却沾沾自喜。

如玉正打算做进一步解释,对面房间的门突然打开了。

只见一位身材苗条而相貌秀丽的年轻姑娘从房里走了出来。

那姑娘先是用好奇的目光打量了如玉一眼,然后便羞涩起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