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有谁共鸣_帝国双雄2009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章:有谁共鸣(1 / 2)

汉武帝元光二年的马邑之围,虽然没能取得成功,但这是汉武帝抗击匈奴的一个前奏。从此,汉朝绝断了与匈的和亲,双方正式撕去了温情的面纱。

汉朝开始积极备战,训练良将精兵。匈奴军队仍不断攻击汉朝边境和军事设施,但他在经济上对汉朝仍有依赖性,他们喜爱汉朝的丝织品和工艺品,而汉朝也没有封闭边关市场,因此双方依然保持着贸易关系。汉武帝为了争取较多的备战时间,又利用边市贸易购进一部分匈奴的良马,征调了大批劳动力,依险阻在雁门一带修筑了大批的防御工事。匈奴骑兵的活动明显受到限制,同时这些防御工事也成日后北伐匈奴的军事据点。

长安城中权贵之人的邸宅,大都集中在未央宫北阙附近,时称“北阙甲第”。

这天,太仆公孙贺的府邸热闹异常。卫氏家族的儿女们聚首一堂,为老寿星卫媪作寿。

门房高声传道:“娘娘千岁,公主千岁驾到!”

话音一落,卫子夫带着卫长公主、阳石公主出现在大殿前。

众人一齐上前行叩首礼。卫子夫连连制止,“罢了,罢了,那些礼数,都是作给外人看的,我们自家人就免了。”必竟是皇家的派头,卫夫人与小公主的装束均华美无比,使整个厅堂棚壁生辉。

“都准备好了,只等娘娘您来了。”大姐卫君孺显然是今天的女主人,连忙引着卫子夫上正殿,不敢怠慢。

卫子夫来到母亲卫媪面前奉上寿礼,又领着两个小公主一同伏首至手上,行叩首大礼。“娘,女儿祝您健康长寿!”

两个小公主也齐声道:“祝外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卫媪连忙相扶,“娘娘,你已有身孕千万使不得,小公主也快快请起。这让老身如何承受得起?皇上能恩准你与小公主出宫为老身作寿,老身已感激不尽了。”

一旁的卫青劝慰道:“娘,这是应该的,她们在宫里是娘娘、公主,在家里就是您的女儿、外孙女。”

卫媪看到儿子(卫青)、女儿(卫君孺、卫少儿、卫子夫)、女婿(公孙贺、陈掌)、外孙(公孙敬声、霍去病)、外孙女(卫长公主、阳石公主)都聚首在自己的身边,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欣慰的事情呢,老人的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不禁感慨万千,“想当年,娘为了把你们扶养成人,吃尽了辛苦。……现在好了,苦尽甘来,见到你们一个个都有好前程,娘这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说罢不住地拭泪。

儿孙们齐齐跪倒一片,祝福老寿星。

趁着寿宴未开的当口,卫子夫向孩子们大派赏赐。当她看到小去病,卫子夫上下端祥着眼前的这个男孩子,小去病也目光炯炯地看向她。

童年关于建章宫的记忆,他与这位皇妃姨母的关系是疏离的,此时男孩的眼神中隐藏着些许戒备,英俊尚且幼稚的小脸儿上,如今已经初露倔强而坚硬的线条,他看见卫子夫,并没有行礼,也没有问安。

“去病,快来拜见皇妃。”卫少儿俯身向儿子说道。

在母亲的一再示意下,小去病这才行礼勉强开口唤道:“拜见皇妃。”

他的声音很轻,但十分清朗。

“这是……”卫子夫惊讶地看着那孩子,“是去病吗?都长这么高了!”

“去病,来。”卫子夫轻柔地唤道,小去病犹豫了片刻,便向姨母身边怯怯地走近了几步。

卫子夫拉住他的手:“去病,你跟着舅父迁往未央宫,这才多久,不过二年多的时间,一晃你都长成一个翩翩美少年了!看呐,比着敬声要高出一头呢。”说着她回头看了一眼站在身后的那个白白胖胖的华服少年公孙敬声。“二姐,这孩子将来恐怕会出息得比他舅父还要高大威猛呢!”查觉到大姐卫君孺面露不快之色,卫子夫这才收住了话头。

卫少儿笑道:“是呵,这二年去病他长高了许多。”

“二姐,为什么不给去病改姓氏?如果你同意我会吩咐京兆尹,让去病随他养父陈掌的姓氏,改姓陈。”望着与卫长公主玩耍在一起的小去病,卫子夫突发奇想。

少儿淡淡道:“去病的父亲姓霍,为什么要改姓陈呢?”

“二姐,你是真的不懂,还是装糊涂?”见到二姐不领自己的这个人情,卫子夫心里不太舒服,“去病姓霍,而父亲姓陈……将来孩子问起来怎么办?如果改姓陈一切都顺理成章了,而且去病也就有了高贵的出身,将来才会有一个好前程……”

卫少儿微微一笑,道:“子随父姓,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况且陈掌他就象生父一样疼爱去病,从来也不认为他出身低贱而轻视他。我没有打算要隐瞒什么,等将来孩子懂事了,我会告诉去病一切的。”

卫子夫一向清楚卫少儿内柔外刚的性格,尴尬道:“好,好,算我多管闲事行了吧。”

卫君孺连忙打岔道:“哎,若不是给娘做寿,我们姐妹还真难聚在一起呢?今天我们可要在一起好好说说贴己话。”

卫子夫笑吟吟地接着她的话头道:“是呀,看大姐满面春风的样子,公孙大人他官运亨通吧?”

卫君孺道:“还说,这次马邑之围无功而返,好在没致他的罪就是万幸了!以后还要请娘娘您在皇上面前,多多为他美言呢!”

一旁的卫少儿只是在低着头静静地品茶。这些年一直病痛缠身,使她本来就单薄的身体,如今更加孱弱,不过却为她温婉的容貌增添了几分不似世俗的美态。

卫子夫捧着隆起的肚子,走了过来,拉住卫少儿的手道:“二姐,每次都是大姐来宫中看我,我不便出宫,你怎么也不进宫来看看我呢?”

如今享有荣华富贵的卫子夫,而对二姐卫少儿仍然有一种难以说清的感觉。尽管她现在贵为娘娘,得到了天下最有权势的男人的宠爱,可是她知道那仅仅是宠爱而已,而且还要与许多个女人分享。而二姐虽然没她显贵的地位,然而她明白二姐她拥有真实的爱情。

“妹妹不要挑理。你也知道,这些年我一直是体弱多病,连去病都是娘和弟弟在为我带着。”少儿苍白的脸上始终带着恬静的笑意。

卫子夫向大殿之上望去,只见几个孩子正围在外婆周围嬉戏,男孩儿、女孩儿均是眉清目秀的童子,妆扮得可爱动人。公孙敬声虽是一个小胖墩,但五官也很秀挺。他与霍去病分别穿着蓝色、红色常礼服,内衬暗红色、淡紫色衬袍,头发照常左右分开梳成总角,只在额上加个宝冠。二位小公主更不必说,花枝招展,如同两个仙子。卫家的人都生得如此英俊、美貌,想必真是宿世的福报。老太太卫媪则一直搂着她最疼爱的外孙霍去病。

“你有没有发现,去病他长得越来越象霍仲孺了。”卫子夫幽幽道。

卫君孺碰了她一下,卫子夫自知失言,忙改口道:“……噢,你看娘有多疼他,这些孙子、孙女当中,娘最疼的就是去病了。”

少儿并不介意,她总是温和地、与世无争地对待周遭的一切,“是呵,难得有外婆、舅舅疼着他,都是我这身体,很少照顾到他。反要陈掌来照顾我,是我拖累了他的仕途前程。”

闻听此言,卫子夫与卫君孺别有深意地对望了一眼。

做为大姐的卫君孺不及少儿美丽、贤惠,也不及卫子夫能歌善舞。也许是卫氏崛起、发迹的时候,她已经过了作梦的年龄。所以她很实际,做任何事情在她心中都会有着利益的盘算。

还是由她打破了这短暂的尴尬,“嗨!陈掌他心疼你,对你好。如今在士大夫当中,哪儿去找他这样的好人,象你姐夫还不是经常在外面花天酒地,我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他若不是看着有娘娘做我的后盾,还不知道要娶了几个小妾回来呢!

卫子夫也不无感慨道:“哎,也许姐姐们以为我是最开心的,得到皇上的宠幸,贵为娘娘,还有什么可烦恼的呢?可我一连生了两个公主……”说着她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肚子,“这个还不知道是男是女,后宫美女如云,时刻担心着,说不定哪一天皇上的宠爱就会烟消云散……”

姐妹三人各自想着心事,沉默不语。

“罢了,罢了,今天为娘贺寿,是个高兴的日子,不说这些烦心事了。”卫君孺道。

这时,从孩子们玩耍的廊间忽然传来吵闹声。

只见小去病正在同公孙敬声为争夺一把佩刀,扭打在一起不可开交。

乖巧的卫长公主则在一旁劝架:“你们不要打了!不要打了!”

肥嘟嘟的公孙敬声哪里是霍去病的对手,最后只得放弃。他气急败坏道:“给你,快拿去吧,你这个没爹的野种!”

小去病受到莫大侮辱,脸涨得通红,挥起拳头朝公孙敬声砸去,被击中的公孙敬声大哭起来。

两位母亲闻声连忙跑上前来,拉住各自的孩子。

卫君孺搂着嚎陶大哭的儿子,又是心疼,又是气愤,“去病,你凭什么要打敬声?……哎哟,我的宝贝儿子,脸都被打肿了!”

卫少儿劈手便给儿子一记耳光,厉声道:“去病,你怎么会这么野蛮!为什么要动手打人?”

小去病紧闭着嘴唇,任凭母亲的质询,就是一声不吭。

这时,卫青走上前来,牵住小去病的手道:“二姐,不要再责怪他了,事情的经过我都听到了。”

他转而向哭哭泣泣的公孙敬声道:“敬声你怎么会说出这么伤害人的话来呢?舅舅同样没有父亲,难道舅舅也是野种么?你与去病是兄弟,关起门来我们就是一家人,若是我们自家人都要这样彼此对待,那么外人又会怎样看待我们呢?!”

一时说得公孙敬声头低到胸脯前,卫君孺的面色也红一阵儿,白一阵儿的。

卫少儿搂过儿子,内疚万分,眼泪扑簌簌地滚落下来。

小去病含泪道:“娘,我爹他在哪里?我爹他真的死了吗?”

面对儿子的询问,卫少儿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她紧紧地搂住儿子哭泣道:“孩子,你爹他给了你生命,他对你和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卫子夫此刻沉下脸来。“闹什么?你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一个卫家都靠我一个人撑着,责任由我一个人背着,我容易吗?皇上高兴还好,皇上不高兴,我就得从上往下数着,检点着,生怕哪一点惹着皇上不高兴……”

公孙贺走过来打圆场,道:“都是小孩子不懂事。好了,今天是老太太的大寿,莫要扫了她老人家的兴。”

这时殿上传来卫媪的声音,“外面是怎么了,为什么敬声他在哭呀?”

众人皆默不作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