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 第六章(1)_真实描述事变内幕:玄武门之变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玄武门之变 第六章(1)(1 / 1)

祖武德九年六月初三凌晨,裴寂匆匆登上长安南城城墙上的观象台。这时候的裴寂,官居尚书左仆射、司空。尚书左仆射是从二品的实位,司空是正一品的虚衔。一身而兼任这么虚实两职,堪称位极人臣了吧?司空任命状下达的当日夜晚,裴夫人这么问裴寂。当时裴寂正在书房静坐,两手交叉胸前,双目似张似闭,也许是在运气养神,也许是在琢磨过会儿该去哪个侍妾的绣房。心思究竟何在?史无记载,无从考核。不过,既不在尚书左仆射,也不在司空,更不在夫人,则似乎无可置疑。听见夫人这么一问,裴寂懵然惊醒,信口答道:“差不多吧。”口气平淡之极,三十年前梦见自己会位极人臣时的那种兴奋,荡然无存。嘿嘿!当真是“司空见惯等闲事”了。

“差不多是什么意思?难道还差一点儿?”夫人反问,口气中透出些许不悦。

“君不见三公之上尚有天策上将么?”

唐代以太尉、司空、司徒为三公,都是正一品。当时太尉虚设,司徒一职,则由齐王元吉兼

任。

“嗨,他是什么人?你怎么能同他比!”

我同他比?我有那么傻吗?裴寂心中冷笑,不过他嘴上并没有分辩,任凭夫人不以为然地撇撇嘴,把他当傻瓜。

天策上将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职位?史册语焉不详,只说位在三公之上。以情势揣测,表面上可能如三公一般,并无实际执掌可言,而实际上却是权势无限,视担任者的实力而定。

是谁担任天策上将呢?史有明文,无须推测。不是别人,正是九年前的那一晚在晋阳玄武观约见裴寂的李世民。原来如此,难怪裴寂有不能相比的自知之明!李世民凭什么获此高位?凭借的并非是老子李渊的偏爱,而是攻取东都洛阳的战功。那一战,李世民先在洛阳城外生擒前来救援王世充的窦建德,继而迫使被困在洛阳城内的王世充投降。一举而破灭李渊的两个最强劲的对手,为李氏称帝铺平道路,功劳之大,无与伦比。获此高位,当之无愧,没人敢说二话。

不过,屡试不爽的老生常谈是:功高震主,绝不是福。李世民的主子,就是李世民他

爹,难道这话也适用么?不错。李渊也许并不在乎这“震”,甚至感觉不到这“震”,然而,未来的主子必定在乎,也必定感觉得到。未来的主子是谁?除去太子建成,还能是谁?一般人必定会这么想。不一般的人呢?那就难说了。谁是不一般的人?天策上将府的属员一个

个都是不一般的人。天策上将府的属员,都是经过天策上将李世民亲自挑选的,不能心甘情愿为他李世民效死的,能入选么?

入选的都有谁?有先前提到过的侯君集、段志玄、高斌廉、长孙顺德、刘弘基等等那些人,自不在话下。不过,这时候李世民的嫡系人马,早已不止那一伙;李世民的首席谋士,也已经不再是侯君集。是谁呢?史册通常房杜并称。房,指房玄龄。杜,指杜如晦。如果一定要排出个名次来,还真不好排。房玄龄结识李世民在先,杜如晦结识李世民在后,杜如晦的见重于李世民,还多少出于房玄龄的推荐。由此观之,当以房为第一,令杜屈居次席。不过,玄武门之变成功之后,李世民立为太子之时,论功行赏,却以杜如晦为太子左庶子,以房玄龄为太子右庶子。当时以左为上,以右为下。可见在李世民眼中,居首位的乃是杜如晦而并非房玄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