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 第六章(2)_真实描述事变内幕:玄武门之变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玄武门之变 第六章(2)(1 / 1)

旧唐书》,房玄龄祖籍临淄,曾祖翼,北魏镇远将军、宋安郡守、袭爵壮武伯。祖父熊,官位不显,止于州主簿。父彦谦,《隋书》有传。检阅《隋书》,却发现房彦谦的官职不过区区一个县令,功业自然是谈不上。至于传中所谓的道德文章云云,无非是些溢美的虚词。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缘何而有传记?正纳闷不解之时,偶然翻到《隋书》第一页,赫然发现监修《隋书》者原来是长孙无忌,疑惑于是顿时消失。长孙无忌既是李世民的妻兄,也是房玄龄推心置腹的相知,同为玄武门之变的核心策划者。替主子的核心谋臣、自己的亲密战友开个后门,令其父之名字得以因《隋书》而传世,何乐而不为?既居监修之位,如此为之,不过举手之劳。

将军之号,名目繁多,贵贱难考。大抵言之,以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为上,征东、征南、征西、征北等四征将军次之,镇东、镇南、镇西、镇北等四镇将军又次之。至于镇远将军等等,通称杂号将军,品位不定,在北魏为正四品,还算是中流之上等。郡守在两汉本是要职,降至魏晋,则已成刺史之下属,不再是堪比诸侯的高位。伯爵,不高不低,恰居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中。要言之,房翼虽非达官显贵,也还可以算个人物。降至房熊,既不曾承袭爵位,又不曾谋得高官,无论原因为何,总之,只能说是守成无方,致令家道中落。再经微不足道之房彦谦而至于房玄龄,祖上的余荫早已化作不可凭依的虚荣,只能算个破落高干子弟了。这状况有些类似裴寂,只是比裴寂更加不如,因房姓并非望族,不像裴寂尚有门第可以倚仗。

所谓天无绝人之路,隋文帝恰于此时开创科举。本来应当是无可凭借的房玄龄,于是凭借自幼博览群书的优势,在十八岁的那一年举进士,授羽骑卫。羽骑卫即羽林军的骑兵,负责京城卫戍。三年后任期届满,擢升隰城县尉。任县尉五年,以为又可迁升之时,却忽遭横祸。那一年,隋文帝杨坚死,太子杨广即位,史称隋炀帝。炀帝之弟汉王、并州大总管杨谅觊觎皇位,起兵造反,虽然旋即失败,却殃及池鱼,但凡并州总管府下辖地方官员一概不免。

隰城县不巧正属并州总管府辖区,房玄龄因而受到株连,罢官除名,发配上郡。

俗话道:祸不单行。果不其然。房玄龄发配上郡之后,先丧父,接着自己一病不起。奄奄一息之时,房玄龄把老婆叫到榻旁吩咐后事。

“我呢,眼看是不成了。”房玄龄有气无力地说,“你呢,还不老,也还不丑,犯不着为我耽误了你。我死后,你赶紧……”

赶紧什么?也许房玄龄是想说:赶紧嫁人?不过他没说出口,不是他不想说,是被钏儿给截住了。钏儿是房玄龄老婆的小名,大名既不见经传,只好以小名相呼了。

“你瞎说些什么呀!”钏儿顺手抄起床头柜上衲鞋底的锥子,作势吼道,“再胡说八道,看我一锥把你给捅了!”

钏儿的泼辣,房玄龄早已领教过。要是放在平日,房玄龄一准立即闭口,可此刻不比平日,再不说,可能就没机会说了。于是,房玄龄斗胆分辩道:“钏儿别急。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你就容我这一回把话讲完。”

“胡说!你怎么会死?高侍郎不是说,你日后会位极人臣的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