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实力悬殊_穿清越明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九章 实力悬殊(1 / 2)

万仞山只觉得耳边风声大作,下边的河水离自己越来越近了。而杨柳只是在他下方不远处,因为下跌速度相同的原因,总是碰不到。

隐约中还可以听到上面有许多人在喊:“别跳!”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万仞山虽然知道自己的这辈子可能就这样结束了,可不知怎地,脑中还掠过一丝笑意,产生了一个连自己也觉得古怪莫名的念头:自己都跳下来有一两秒了吧,他们才叫自己别跳!在战场上,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连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惜,决不犹豫贡献自己的生命,现在呢,却在自己跳下来这么久才开口劝阻,反应也太迟钝了吧。

那古怪的念头只不过闪电间就过去了,忽然,万仞山只觉得一切东西都看不见了,那河水的响声也忽然消失,随即失去了知觉。

待万仞山醒来时,四周尘土飞扬,群马嘶叫声、枪炮声、箭矢破空的声音、人的叫喊声混成一团。

“怎么?又回来了?”万仞山昏昏沉沉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当是又回到了镇南关大战中的战场。

“你也来了。不然我还不知道怎么办呢。”杨柳见万仞山睁开眼睛,看着他道。

万仞山这才想起刚才发生的事情。他低头看看,自己是站在地上,抬头向上看是一片灰蒙蒙的天空。前方,似乎是一个大战场。但那么大的一块平地,在广西是很少见的,所以他不得不怀疑自己是不是还在南方。

杨柳见万仞山的兴趣都集中在眼前的一幕,于是介绍道:“这是八里桥。”

杨柳的介绍没有起到任何的用处,万仞山根本不懂得八里桥是个什么地方,但对于眼前的战斗场景却不是十分陌生。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电影银幕中,这样的战斗场景出现了不止十次八次,所以二十一世纪的人都会对此有些印象。

一群留着辫子的军人手持大刀、长矛,英勇地向前方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其阵型整齐不乱,虽然许多人倒下了,但前仆后继,视死如归地向着前方敌阵地发起攻击。步兵冲击无效,就换上射手,因为射程不够,所以只有冲到前方几十步的地方,然后列队拉强弩,向敌营射去。

虽然这些中国军人不怕死、不畏强敌,但他们手中的冷兵器碰上枪炮,却发挥不了任何的作用。敌军一炮一炮地不停轰来,那些不怕死的军人一个个都成了活耙子。他们毫不气馁,眼中不是死鱼般的眼神,而是炯炯有神,虽然体现了一个真正的军人不畏强敌的勇敢,但这个场面,让人多少有些震憾。

“看来我错了”,万仞山道:“我以为清朝的覆灭,是因为旗兵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士兵都是大烟鬼。但是,今天,在这个什么桥上,我见到的都是视死如归的士兵,是对付外敌的好男儿。”

“那,失败了,总有人要负责吧。”杨柳并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倒像是诱导万仞山。

“是他们的主管,以慈禧为代表的那些人,不紧跟时代发展,更新自己的武装,而总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万仞山道。

“理科生能看到这一步,也算不错了。”杨柳似乎对万仞山的水平还不是太满意。

见万仞山久久没有言语,杨柳道:“这一场战役后,欧洲人说,以前,他们认为中国军人缺乏必要的勇气,但这一场战役后,他们承认他们错了。中国军人宁愿冒着炮火,寸步不让,直到全体阵亡。”

“如果他们不用正面作战,而采用一些战术,比如正面佯攻,侧面包抄,打他们侵略者一个措手不及,会怎么样?”万仞山认真地分析起来。

“武器,一个是冷兵器,一个是大炮,不是同时代的东西,回天无力的。”杨柳扬了扬眉,提醒道。

万仞山在漫天的灰尘中感到有些滞息,于是换了一个话题:“这里面你也认识人?”

“你怎么知道?”杨柳反问。

“前两次都这样,这一次也不会例外吧。”万仞山眨了眨眼道。

杨柳耸耸肩:“让你猜对了。我认识这当中的一个人,但不知道现在他在哪里,但他应该也参加了这个八里桥战役。”

见杨柳又一次提起这个陌生的地名,万仞山忍不住问道:“这个战役很重要么?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只有对历史有专门研究的人,才知道。”

对历史有专门研究的人?杨柳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万仞山纳闷着。

“上一次”,杨柳补充道:“在一次惨烈的战斗中,清军三千骑兵,几乎全军覆灭,只剩下七个人。我认识的那个人就是其中之一。”

“真惨啊。慈禧那家伙,把北洋海军的军费拿去做寿,却让几万、几十万的中华好儿女去当炮灰。”万仞山忍不住又是一顿骂。

战事暂告一段落,两人随着幸存的士兵撤到了很远的地方。杨柳经过千辛万苦,找到了她要找的人。

杨柳先用老乡套近乎,然后编了个理由,最后问道:“上次你是整个集团军中幸存的七个人之一,这次又活下来了,你有什么想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