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就被一家临街的店铺吵醒,那家店反复地放着“十九元,十九元,样样十九元,十九元一样,样样十九元”。循环反复,余音绕梁。
“全他妈的机器人。”我骂道。
睡不着了,我只好懒洋洋地起床,在窗台上坐着,看着马路上的人们,人们在等着公交车去上班,老太太们在小区的花园里溜着猫狗,公交车一来,人民争先恐后地挤上去,一车挤得满满的人,拉着吊环仿佛是吊着一样,开走了。
一看时间,才8点,这对我这种soho一族来说简直是太早了,我脑子仍然处在一团混沌的状态,我打开冰箱,拿出一瓶啤酒灌了几口,然后又煮了点方便面吃了,躺在沙发上抽烟看电视新闻,总体的感觉是国际形势很乱,值得担忧,哪哪又爆炸了,哪哪又恐怖袭击了,总之很不太平;但国内形势则一片大好,农民捧着一个大西瓜望着一大片西瓜地说我娃的学费有了,白领则西装革履地坐在宽阔明亮的办公室里对着镜头兴高采烈地说,我终于住上经济适用房了,官员回答记者说,中国不吃西方经济危机那套,我们形势大好。
看到这些令人振奋的消息,我才放心地关掉了电视。
我打开电脑,看了看日期,离交稿的时间还早,没有上班了以后,我发现时间的流逝变得有点不一样,像是在通货膨胀,像打点滴那样缓慢,星期几已经失去了意义,除了周末有球赛以外,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但回首一望,却又感到时间飞快。
从后浪网辞职了以后,我发现我患上了一些疑难杂症,比如有一种叫做“手机幻听症”,症状的原因是后浪――这个号称网络编辑的黄埔军校的地方,自然要求也非常严格,因为新浪的发家是建立在太平洋彼岸美国的一次著名的灾难上,由于中美时差,那次灾难发生的时候,中国还在深夜,电视台都睡了,只有后浪的值班编辑播报了消息,从而点击量剧增,十年小站无人去,一举成名天下知,这种发美国国难财式的方式让公司的高层做了一个规定,要求每个编辑二十四小时待命,跟重案组似的,随时准备迎接全世界各地不期而至的爆炸,叛乱,打砸抢事件,恐怖袭击等等等等,总之是一切的问题。
在这种要求下,后浪网的编辑们往往有一种杞人忧天,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危机感和使命感。
这种症状体现在,有好多次我明明听到手机响了,一拿出手机来一看,发现没有任何动静。
后来又有一段时间我又患上了“刷新网页症”,这种症状体现在,曾经在公司有一条规定,每天更新完新闻后,需要检查一下,更新的地方出来没有,因为网页的格式是固定的,每一行都有固定的字数,有时候马虎的同事如果多放了一些字,那就会让网页折行,这不仅会克扣工资,更会遭到处分,所以,每次在后台更新完毕,都要刷新网页看看有没有问题。
虽然我离开公司了,但是这个不断刷新网页的毛病也没改过来,每次早上起来,我都要无意识地点着浏览器的刷新键,如果网页没有变化,我就会非常焦虑。
“怎么还不更新,这帮编辑肯定又在偷懒吧”,我在心里咒骂着――以前,我每天去公司前两个小时都是在晕晕沉沉度过,基本是半个小时去一趟抽烟室。
我继续刷新网页,如果网页有几个字变了,我就非常高兴;但马上这种兴奋感又被焦虑取代,我又以恶意揣测到,他们不会又去吸烟室了吧,这帮懒鬼!
还有一些时候,我会做一些奇怪的梦,“我没错吧,”我从梦中醒来,大喊道,“我梦见我折行了,真可怕!”
直到半年后,这些症状才逐步有所好转,因为我不再认为互联网没有我就不能运转了,我也不需要时时刻刻查看手机有没有未接来电了,他们说这是好起来的标志。
我打开一个小说的文档,写下了几行字,我觉得不好,又删掉,然后重新写,还是觉得不好。我点了根烟,打开另一个文档,依然没有找到感觉,我悻悻地关掉文档。打开一本小说,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让我眼前一亮:
“很多人死了但不知道自己死了,死了的标志就是老在做同一件事,他认识一个外国孩子天生能开天眼,到北京上空看了一圈说这里的能量不好,原因在很多人死了自己不知道,还在上班谈生意开车什么的。死了自己不知道的人都特别可怜,只能老干一件事。这开天眼的外国孩子他爸就是个死了不自知的人,只会收拾屋子,已经死十年了,还在那收拾。
我会老干什么?”
我会老干什么?我也问我自己。
我老瞎编故事,我在电脑上打下一行字。觉得不好,我删掉,然后又重新打,还是觉得不好,我抱头做痛苦状。
今天,老男孩没来。
每当我写不下去的时候,我就会想到老男孩,,但谁也摸不着他老人家的行踪,他像个传说中的忍者一样羚羊挂角踏雪无痕神龙不见首尾。
我试图找到他来临的规律,我研究过他的出现是不是和天体运行,太阳黑子,月球盈亏,大海潮汐,股市涨停,房价升降,快女十强有着一定的关联,但我发现,也不靠谱,他有时候一个月来好几次,有时候数月都不见踪迹,比月经不调还严重。
但我发现他对生活里新鲜的事物感兴趣,新认识的女生,最新看过的一本好书,新认识的聊得来的朋友。
一个虽然未被证明但概率非常大的规律表明,他喜欢和聪明的女孩聊天,越是聪明的女孩出现的几率越大,让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虚荣的人,像孔雀一样喜欢展示自己,确实有过几次我和女孩聊天聊着聊着,聊嗨了他就推门进来了,还强行挤在我和女孩中间,不过,我确实喜欢和他聊小说,他非常有想法,他来的时候会有强烈的电子信号,给我带来各种画面感,。
我想到了于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