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_聊酒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2(2 / 2)

4.看标签。根据食品标签标准要求,生产者应当在白酒标签上标注:酒名,生产者名称,地址,产品标准号与质量等级,配料表,酒精度,净含量,香型,生产日期,规格,生产许可证编号等。

5.看内在质量。正常白酒应是无色、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若是无色透明玻璃包装,把酒瓶拿在手中,慢慢地倒置过来,看是否有杂质。

6.中国白酒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品种繁多,是中国广阔的地域、气候、原料、水质等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因此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在选购白酒时,应各选所好。

葡萄酒:

三招识别正牌解百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品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健康、自然。葡萄酒是世界通畅性酒种,更具有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它集文化、艺术、营养、时尚于一身,在琳琅满目的酒饮品中,已经成为消费者瞩目的焦点。记者在一些大型超市发现,葡萄酒在今年中秋也是非常畅销。

在众多葡萄酒中,以解百纳干红卖得最为火热,然而,奇怪的是,不同品牌的解百纳售价相差甚远,从十多元到三百多元不等。而面对消费者的疑惑,不少卖场的促销员都说自己的解百纳才是正牌的。那么,这么多价格不一的解百纳究竟哪个才是正牌呢?

据了解,早期的解百纳其实是一款高档干红葡萄酒的命名。由于享有盛名,自九十年代末期起,被众多葡萄酒厂家纷纷仿造。于是,各种不同品质的葡萄酒都被冠上“解百纳干红”的名称,这也就是市面上出现近三十余种“解百纳”的来由。

最早的解百纳是张裕公司于上世纪3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的,由蛇龙珠、品丽珠、赤霞珠、梅鹿辄等葡萄品种酿造而成,其中最重要的原料蛇龙珠育成于1931年,是张裕多次引进国外优良的葡萄品种,与中国当地的土产山葡萄嫁接培育而成,也是至今惟一被国际广泛认可的由中国人自己培育的酿酒葡萄品种。

那么,消费者面对众多的解百纳产品,如何才能挑选出正宗的、高品质、高价值的解百纳呢?葡萄酒专家陈庄透露了三个小技巧:看商标,张裕解百纳为国家认可注册商标,只有张裕解百纳才会标有的注册认证;看产地,张裕解百纳均产自全亚洲唯一一座葡萄酒城——烟台,其他品牌的解百纳则来源其他葡萄种植基地,质量和风味与张裕解百纳有所差异;看价格,张裕解百纳为张裕独立开发的传统荣誉品牌,由于具有独特的原料及工艺配方,其价格也较高,由张裕公司生产的解百纳系列产品中,市场售价最低的优选级解百纳也在80元以上。

同时,有专家提醒消费者,葡萄酒的热销使一部分不法厂商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他们利用消费者对葡萄酒知识的缺乏,采用“三精一水”(酒精、香精、糖精和水),甚至化学合成物质(如人工色素、增稠剂等)勾兑所谓的葡萄酒,坑害消费者。消费者一般不能正确品评葡萄酒,这种勾兑出来的所谓葡萄酒仅从理化指标又比较难以区分,因此消费者最好选购知名企业的产品。

11.品红酒四部曲

观色:首先不能把酒斟得太满,约红酒杯的三分之一,轻摇酒杯,让酒接触空气,散发酒味。颠峰状态的红酒具有最丰富的天然葡萄红,陈年的红酒,则呈现棕咖色。经长时间酝酿而成的醇和红酒,色泽柔润,口味和谐完美,盛在晶莹剔透的红酒杯中,显得典雅而高贵。

轻摇:摇动手中的酒杯,让葡萄酒在杯中旋动起来,你会发现酒液像瀑布一样从杯壁上滑动下来,静止后就可观察到在杯沿壁上,会留下酒的残存慢慢下滑,形成所谓的“酒脚”或称为“tears”。这是酒体完满或酒精度高的标志。

闻香:通过摇晃杯中酒,使氧气与葡萄酒充分融合,最大程度地释放出葡萄酒的独特香气。接着把鼻子探入杯中,短促地轻闻几下,不是长长的深吸,因为嗅觉容易疲倦,尤其是当你要评试几种较浅嫩的红酒时。葡萄酒是惟一具有层次丰富的酒香、香气和味道的天然饮料。你可以把葡萄酒称作感觉上的交响乐,它的气味和香气几乎无穷无尽,有丰富的酒香和葡萄果香……

品尝:最后在酒入口之前,先深深在酒杯里嗅一下,此时已能领会到红酒的幽香,饮一小口酒,但先不要吞下去。吸入少量空气,然后在口腔里滚转,让酒充气,在口腔内透出独有的成熟韵味,再细嚼红酒的香味,以便品尝和评判它的细微差别口味,最后喝下去可感觉红酒芳香而带浓郁,及令人激赏之浑圆丰厚酝酿,深深体会它的余香。

12.独特的饮酒方式

饮咂酒:这是古代遗留下来的独特的饮酒方式,在西南,西北许多地方流传,在喜庆日子或招待宾客时,抬出一酒坛,人们围坐在酒坛周围,每人手握一根竹管或芦管,斜插入酒坛,从其中吸吮酒汁,人数可达五、六人甚至七八个人。饮酒时的气氛热烈。这种独特的饮酒方式,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

“转转酒”:这是彝族人特有的饮酒习俗,所谓“转转酒”,就是饮酒时不分场合地点,也无宾客之分,大家皆席地而坐,围成一个一个的圆圈,一杯酒从一个人手中依次传到另一人手中,各饮一口。这个习俗,据说来自一个动人的传说:在一座大山中,住着汉人、藏人和彝人三个结拜兄弟兄弟,有一年,三弟彝人请两位兄长吃饭,吃剩的米饭在第二天变成了香味浓郁的米酒,三个兄弟你推我让,都想将酒留给其他弟兄喝,于是从早转到晚,酒也没有喝完,后来神灵告知只要辛勤劳动,酒喝完后,还会有新的酒涌出来,于是三人就转着喝开了,一直喝得酩酊大醉。

少数民族酒文化

粮食是酿酒的主要原料。小麦在中国是天山南路的古代民族最先种植的;大麦是青藏高原的古代民族培育出来的;稻谷是长江下游的古代民族(“东夷”中的一部分)最早种植的;高梁最早产生于中国西南的数民族地区,宋代以后才开始在中原地区种植;青裸是青藏高原的古代民族培育出来的。《史记大宛列传》记安息国,说:“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蒲陶酒。”《史记.大传》又说:“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稽。”可见当时当地酿酒业之发达。《汉书.西域传》载,张骞出使西域后,武帝与西域和亲,公主嫁乌孙国主昆莫,公主“至其国,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以币帛赐王左右人。”乌孙族最初活动在祁连、敦煌间,汉文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年)左右西迁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南北朝时迁葱岭北,辽代以后渐与邻族融合,近代哈萨克族中尚有乌孙部落。《左传.庄公二十一年》载:“王与之酒泉”,杜预注:“周邑”。《水经注.河水二》:“又东入塞,过敦煌、酒泉、张掖郡南。”注:“酒泉,其水甘若酒味也。”世若无酒,不会以酒喻之,说明当时酒在民间生活中已很普遍。酒泉地区当时是少数民族地区。

葡萄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内地后,才开始在国内广泛引种的。葡萄酒的酿制法,于唐太宗时由西域传入长安。后人传说来自西域高昌国。高昌在唐代的辖地西包库车,东抵哈密东境,北越天山,南接于阗,几乎囊括今日的整个新疆地区。高昌国是今维吾尔族的先祖回鹘人的一支西迁建。《南部新书.丙卷》记载,唐延“收马乳葡萄种于苑,并得酒法仍自损益之,造酒成绿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长安始识其味也。”晋张华《博物志》称:“西域有葡萄酒,积年败。彼俗云:可十年饮之,醉弥月乃解。”《隋书》和旧、新《唐书》都说西域高昌国盛产葡萄酒。当时汉族人中,只有与西域毗连的凉州(今甘肃西部)才仿造葡萄酒。北宋末年朱翼中所著的《北山酒经》中所说的葡萄酒,只是以葡萄酒酿造法为工艺,以粮食为主料,以葡萄和杏仁为辅助香料制成的酒。直到明代,纯粹的葡萄酒才在内地广泛酿造。

烧酒原本是阿拉伯人创造的,元代经西域民族地区传入中原,成为中国人传统的主要的烈性饮料。

奶酒又称乳酒,是中国北方蒙古、哈萨克等牧业(过去主要是游牧)民族的传统饮料,以马、牛、羊的乳汁发酵加工而成。自然发酵而成的奶酒度数不高,不易醉;以蒸溜法制成的奶酒浓度高,酒劲大。《鲁不鲁乞东游记》中记载的奶酒制法是:把奶倒入一只大皮囊里,然后用根特制的棒开始搅拌,这种棒的下端像人头那样粗大,是挖空了的。当他们很快地搅拌时,马乳开始发生气泡,像新酿葡萄酒一样,并且变酸和发酵。继续搅拌,提取出奶油,当它有辣味时,就可以当酒喝了。奶酒最初产生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他们以皮囊盛奶,在游牧颠簸的过程中乳汁变酸发酵成奶酒,被牧民发现而利用和进一步加工,流传至今。据《史记.匈奴传》称,“其攻占,斩首虏赐一壶酒”,可见当时酒在匈奴人的生活中已普遍应用。匈奴人饮的酒,除汉王朝送的以外,主要是乳酒。《匈奴列传》说,汉文帝时,中行说投降匈奴,向单于献计,要他摒弃汉王朝送的酒食,“以示不如酶之便美也”。就是乳汁。蒙古人饮用马奶酒的记载,最早见于《蒙古秘史》,该书说成吉思汉第十一代先祖布旦察尔,曾在通戈格河畔游牧的一个部落中饮用过类似于马奶酒的“额速克”。《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有“鞑靼人饮马乳,其色类白葡萄酒,而其味佳,其名曰“忽迷思”的记述。“忽迷思”即马奶酒。清基城主人《出塞集.塞外竹枝词》注说,蒙古人“以马乳酿酒,每饮必烂醉而后已。”可见马奶酒不仅多,而且好喝,否则不可能“每饮必烂醉”。据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马奶酒确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不仅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补肾活血、助消化,而且对胃病、气管炎、神经衰弱和肺结核等疾病有明显疗效。在元代,马奶酒已成为宫廷国宴的饮料,至现代,蒙古族男女老幼皆喜饮马奶酒。

用酒曲酿酒的技术,最早产生于中国。法国人利用酒曲生产酒精,已是公元十九世纪末的事了。他们过去造酒,是利用麦芽淀粉糖化的方法。中国人用酒曲造酒比欧洲人早3000多年,这当然与中国悠久的农业文明史有关。但是以麦酿酒,却出现较晚。《唐书.党项羌传》载,党项人求大麦酿以为酒,是中国北方有麦洒的最初记载。

总的来说,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没有不饮酒的,只是饮酒者在民族人口中占的比例、饮酒场合的多少及耗酒量的大小不同而已。换言之,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酒文化,且从体总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