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哥,――”满脑子升大官发大财念头的李平安紧走几步,大概是想接过李福直接去找二虎。就在这时,仆固怀恩上前轻轻走到他身边,乘他不在意一个倒勒脖子把他夹了起来。要知道仆固怀恩相当有蛮力,在西域狼豹出没的荒凉地界,就是一只狼被他夹住也会顷刻间毙命。所以就在这被夹住的一霎那,李平安猛的感觉是上当了。他刚想喊,仆固怀恩的胳膊已经死死地勒住了他的脖颈,身体内外的气立时就不流通了。
这边的人见大功告成,本知都是自己人,也是黑灯半夜,不敢在多找事,见好就收,便纷纷悄无声息地向后撤。那边的人见李平安一个猛子扎到对方怀里不出来了,也搞不清怎么回事。伸着脖子使劲看了半天,见对方的黑影怎么看怎么是越来越模糊,眼瞅着什么也看不到了,只剩下黑乎乎的一片。张开嘴想大声叫喊,又感觉这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事,怕再惊动了兵营的人;想去追,又怕掺和出别的什么事,想一想,只好就这么糊里糊涂的回营交令是正经,让头说说这事该怎么办。
“怎么办?你们这是上了郭子仪的当了。”李光弼冷冷地看着他们说:“这是他们提前设好的圈套。可恨李平安贪心不足,自取恶果。不过,有这一次,肯定让郭子仪对我等会有所防范了。所以,今后在这一点上我们还需小心才是。唉,挺好的事被搅了。。。。。。”
这边仆固怀恩和郭旰回到营中见到郭子仪,把事情的经过说一遍。郭子仪很满意地说:“很好。这下李光弼肯定不会在明日找我去见鱼大人了。唉,想起来我们二人都是在为大唐尽忠,他出此下策实属不该,我郭子仪这么做也是事出无奈。不过,人在世间或者不容易,除了一心干自己的事以外,还要操心自己周围人的相互倾诈,这也是难免的。。。。。。”
。。。。。。,。。。。。。
城外双方明暗交手不说,回头且说身在邺城的安庆绪。眼下是没事看城外的洪水滔天,自己感觉实在是无路可走,只有等魏州的人马前来救应。好在那天听见远处的雷炮声,知道史思明的人马已经到达,正在和唐军交战,心里稍微宽了几天心。可过了几天,又听不见一点动静了。安庆绪心里不由暗暗嘀咕:不会见唐军人多又回去了吧?或是被唐军打败了?想到此,心里越发着急上火。
“众位爱卿,孤家感觉这回真的变成孤家寡人,是山穷水尽了。谁要是有条活路,你们就随便,朕不会怪罪你们的。朕是没别的路走,一定要与这座城共存亡了。。。。。。”
“陛下,臣一定要护驾到最后一刻。”崔乾走上前去跪倒在地说:“我们的粮草是不多了,可我们还有战马,还有天上的飞鸟地下的老鼠,我们一定会把城下的唐军耗趴下的。况且魏州的人马就在不远处,形势会有转机的。望陛下不要灰心。。。。。”
“臣也愿随陛下共生死。”孙孝哲也跪了下来:“誓死追随陛下。”
“臣都愿誓死追随陛下。。。。。。”所有的文臣武将都跪了下来。
“朕感谢诸位爱卿的信任。”安庆绪抹一把眼泪:“众位卿家请平身。既如此,那就紧缩粮库,与城外的唐军耗到底,看谁熬的过谁?唉,恐怕是我们熬不过他们哪。。。。。。”
听安庆绪这么一说,跪在地上的大臣都慢慢地爬起来,就剩张通儒仍就跪在地上。大伙感觉可能是这老头年纪大了,或者是这一段饿的实在受不了,所以一跪倒地上爬不起来了。于是就有人上前去搀扶这个老头。
“不用扶,我能爬起来。我。。。。。。我是有话说。”张通儒摆了摆手,抬起头来对正睁大了双眼看着他的安庆绪说:“陛下,老臣有一个缓兵之计。既可以缓解城下唐军对我们的威胁,又可以督促史思明火速和唐军交战,以解我邺城之危。”
其他人一听,心想这老头一跪跪出了妙计来了,早知道这样闲着没事让老头就跪着不救完了?干嘛还挨这份饿?
“张爱卿,眼下正是内外交困之机,有救国之策当是万民之福,请讲啊。”安庆绪一听见张通儒有妙计,不禁愁苦的脸上马上喜上眉梢:“张爱卿有何良策啊?”
“微臣愿出使唐营。”张通儒很正色地说:“就说我邺城眼下内外交困,实在无力支撑下去了,愿降。”
“张爱卿,你不会一位朕真的要投降吧?”安庆绪一听就脸色大变,冷冷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张通儒说:“投降不会有好日子过的,史思明就是先例。这条路到头来还是死路一条,走不通的。。。。。。”
“微臣知道。”张通儒很镇静地喘了一口气说:“可是陛下,应该知道,我们邺城已经相当困难了。适才在大街上,微臣看见有人逮到一只老鼠正欣喜若狂,可马上就有人说愿意出四千钱把这只老鼠买下来。。。。。。”
“花四千钱买个臭老鼠能干啥用?”安庆绪不屑一顾地摇摇头说:“他不会为了养着玩吧?粮食这么紧缺。”
“陛下圣明,眼下我们邺城就是粮食紧缺。话又说回来,就是粮食不紧缺也没有买老鼠养着玩的啊。”张通儒有点无力地晃了晃脑袋说:“开始我也很奇怪,就上前打听了一下。这一打听我才明白,这人拿这只老鼠是准备回家杀吃的,――他已经有三天没吃东西了。”
“啊。。。。。。”大殿里的人几乎都惊呼起来:“眼下还不可能到这种地步吧?连财主都饿成这样了?”
“诸位大人可以到城中百姓里边看看,看看是不是我在捕风捉影。”张通儒扭过脸看着旁边的文臣武将们说:“你们好在还能够吃饱,可不知道那些当兵的和那些老百姓每天走在怎么熬。已经出现人吃人了。。。。。。”
安庆绪实在不忍心听下去了,打断了张通儒的话说:“张爱卿,听到这个,朕也很痛心。不过,这都是城外的唐军围城所致啊。朕不止一次地讲,谁要愿意出城去,朕一定不怪罪,是城外的洪水阻挡了他们的活路啊。”
“微臣心中明白,这不是陛下的过错。”
“那,这就是你要出城前去投降的理由吗?”安庆绪听到这里有点不高兴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