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再出发(二)下_龙的力量之天狼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二章:再出发(二)下(1 / 1)

“只是几个不甘心引颈就戮的庄园私人卫队而已,至于那么紧张吗?”望着一脸严肃和紧张的艾依提,在接受过长期敌后渗透和秘密颠覆等特工训练的厄尔斯看来,对方的这种紧张情绪完全是小题大做。作为集海外殖民的各种于大成的大英帝国的子民。两次布尔战争的成功经验,让英国人自认为掌握有击败所有游击队的,通往征服和胜利之门的钥匙。二战之后位于南欧的希腊如此,位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亦是如此。

“战争的目的从来都是以领土兼并、种族仇恨或者意识形态等非利益性因素为主,所谓全民战争对战争的最终结果不可能产生逆转性的影响。在当代高科技战争和精密打击的手段下,全民战争的理论尤其过时.…….所以,游击战争往往只能在战争中充当辅助和牵制作用、或者成为战后争取政治地位的一种筹码来使用。当一国孤军使用的时候,没有与别国结成军事同盟的时候,单纯凭借全民战争和游击战,并不能对战争的结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悲剧早已证明了这一点。”面对此刻艾依提畏惧如虎的当地华人游击队,厄尔斯更是嗤之以鼻。

在他看来在英国政府和欧盟的支持之下,如果中国政府不介入的话,他可以有无数种手段帮助“伊斯兰天堂旅”摧毁加里曼丹岛上那些只拿着民用猎枪的华人游击队。刚才的袭击与其说是当地华人组织的如何严密、行动如何决绝。不如说完全是因为“伊斯兰天堂旅”自身的惊慌失措造成的。应该说虽然同属穆斯林,这些生活于东南亚雨林之中的爪哇族完全不能与和他们拥有同样信仰的那些好勇斗狠的中东圣战者相提并论,当然更无法仰阿富汗和车臣那些“悍匪”的项背了。在刚才的袭击之中,只要“伊斯兰天堂旅”表现出哪怕只是一点点的纪律和勇气,那么此刻倒在地上的就应该是那些华人游击队了。

“只要我们继续前进,将那些试图抵抗的种植园化为地狱。那么那些可怜的中国淘金者就会意识到他们的抵抗是多么脆弱……我想不用我来教你如何残忍吧?”厄尔斯冷笑着从车子后部的行李架上拿出一个精致的dv摄象机,转身递到了艾依提的面前。“带着你的人前进,把你们所能想到的恐怖招数都记录下来。”见艾依提没有任何接过去的意思,厄尔斯此刻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来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进一步挑明自己的意图。

“残酷的屠杀手段能够击败全民战争?或许是吧?但是你们英国人可以让布尔人屈服,日本却不能让中国人屈膝。让我来告诉你吧,自大的英国铑,你的祖辈在布尔战争中先后投入了总计近45万的兵力,才让不过44万的人口的布尔人屈服,最终能够控制南非。而比你们更残酷的日本人的屠杀却无法震慑住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艾依提猛的用力推开了厄尔斯递来的dv摄象机愤恨的回答道。

“那又怎么样?中国人无非是依靠着他们庞大的人口基数战胜了入侵者。你所谓的指引,也无非是共产主义的叫嚣而已。我的祖父曾在朝鲜半岛和他们的战斗过,当时的中国军队不过是一群被政治信仰洗脑的木偶而已。他们竟然会拿着步枪冲向‘百夫队长’式重型坦克。你的畏惧根本就是在看轻你自己,辜负英国政府和欧盟对您的信任……好了,整理好你的部队继续前进吧……我们距离目的地域之后一公里的路程了。用中国人痛苦的呻吟去洗刷你部下的屈辱吧!”厄尔斯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用尽量柔和的声音向对方命令道。

“你根本就不了解中国人。更不了解来到印尼的这些华人……。”艾依提愤愤的默念着,走向自己的部队。他此刻并没有更多的选择,他很清楚在表面上在同一个信仰和梦想之下作战的“伊斯兰天堂旅”其实不过是一盘散沙,如果没有英国政府和欧盟的支持,他将很快被其他的毛拉或者部族武装的首领所取代。而到时他非但将失去权力,更有可能丧失生命。所以此刻他惟有遵从厄尔斯的指令重新组织起自己的部下继续向前方的华人种植园前进。

但是在这最后一公里颠簸的道路之上,所有的好心情都早已烟消云散,一个可怕的中国人的名字始终萦绕在艾依提的脑海之中,他就是曾经被印尼乃至整个东南亚的华人们奉为“军神”、“三宝垄的铁壁”以及“印尼的华盛顿”―来自中国内陆省份贵州的―“杨全”。

艾依提与杨全并未正式谋面过,但是由于他在印尼所担负的任务。他曾用了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去阅读所有关于这个个子并不高大的华人男子的全部资料,特别是他在印尼内战中所指挥的那一场场堪称传奇的战役。事实上,如果可以选择艾依提希望永远不要与杨全这样的对手遭遇。因为他实在太过于完美了,完美到没有任何的弱点和瑕疵。厄尔斯以及其背后的英国政府和欧盟并不知道,艾依提同样是一个游击战的专家。

在过去的十年之中,艾依提曾经以一个穆斯林圣战者的身份参加过全世界多场残酷的游击战争,在车臣、在阿富汗、在伊拉克、在菲律宾都曾留下过他的足迹。虽然他的身份都不一相同,但是血腥的战场无一例外的告诉他―由于兵民一体和没有日内瓦公约的保护,以游击战为主的全面战争必定非常残酷。

要进行长期、艰苦的游击战争,必须要有一个健康、高效而有活力的政治组织来领导。这个组织必须能够代表占领区人民最广泛的利益和愿望,能够争取他们的真心拥护。这样才能在长期艰苦的而又居于弱势的游击战争中生存下来。而且这个组织还要适应多变的游击战形势。在联合战斗的时候能够坚持统一、高效的领导,在分散作战的时候能够独立应变,主动出击。这个方面从抗日战争中走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其在全世界徒子徒孙无疑是成功的典范。相反采取极端民主的组织形式―上级不能决定下级的任命,甚至连基层指挥官都是由本单位人员选举产生的所谓西方式的游击队显然不利于统一指挥和行动,从而导致战机的延误或丧失,或者各自为战,被敌人各个击破。

而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游击战的过程中所提炼出来的“三大法宝”,更是令经过实战洗礼的艾依提同样赞叹不已。争取建立最大范围的统一战线是处于弱式的游击队最为犀利的武器。建立统一战线,最基本的当然是联合国内各种利益集团共同投入抵抗,但争取外部支持也非常重要。不但要争取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于支持,就是敌国内部的温和势力,虽然这个难度很大也是争取的对象。布尔人由于其种族歧视的政策而无法得到黑人的支持,英国人却利用这点来打击布尔人的农场,而后英国人又和布尔人妥协,转而压迫黑人,可以说是手段老辣。

而翻开杨全在指挥印尼华人反抗军政府的过程之中,除了高明的军事指挥艺术之外,其建立最为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手段,同样令艾依提心悦诚服。为了对抗雅加达的军政府和日本派遣军,杨全成功的动员了整个东南亚的华人力量,联合了印尼内部的各派系势力。就连普拉塔里中将这样的军阀都选择了与其合作。由此可见其见识之高。

而同时杨全还是一个反游击战的老手,其从苏门答腊前线紧急赶回雅加达,仅用了不到数天的时间便指挥着处处被动挨打的印尼民主联邦军队,成功的破解了美国中央情报局为爪哇岛东部的“伊斯兰祈祷团”所设计的“双重死亡蛛网”战略,将远比“伊斯兰天堂旅”强大的多的反政府武装连根拔起。如果不是杨全在这之后选择了解甲归田,放弃了身为印尼民主联邦国防部长的高官厚禄,选择挂冠而去的话,艾依提根本就不敢想象自己可以在加里曼丹岛有所作为。

在抵达加里曼丹岛的最初几个月里,艾依提一直利用自己的情报网络在寻找着这个传奇人物的下落。因为据说杨全离开了雅加达之后,同样来到了加里曼丹岛。但是事实证明这一切可能只是当地华人的一个美好的幻梦和传说而已。在艾依提在“伊斯兰天堂旅”崛起的过程之中,加里曼丹岛的华人依旧过着懵懵懂懂的生活,早期移民印尼的华人甚至和最近抵达了淘金者之间多次发生摩擦,双方之间械斗的传闻更是屡见不鲜。这多少令艾依提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因为他相信如果杨全真的抵达了加里曼丹岛,是绝对不会坐视这种手足相残的事情继续下去的。

此刻艾依提和“伊斯兰天堂旅”的兵锋所指,正是加里曼丹岛西南部一个传统的种植园经济区,印尼全国拥有可耕地1980万公顷。在内战之前农业总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2%。农业人口约占劳动力人数的50.6%。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虽然粮食作物在印尼农业中占重要地位,但是主要由小农分散经营。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国之一,印尼的经济作物大都在种植园种植,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主要有橡胶、咖啡、棕油、椰子、甘蔗、胡椒、奎宁、木棉、茶叶等。

早期定居加里曼丹岛的华人主要以种植橡胶为主。还有一些是来自于邻近的马来西来、新加坡等国的华人投资者。而在内战爆发之前,事实上印尼政府就已经开始开放加里曼丹岛,吸引中国企业前往开发棕榈种植园。棕榈油是极具商业、营养和社会价值的油品。压榨出棕榈油的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每公顷可产油5吨,比同面积的花生高出5倍,比大豆高出9倍。除了食用,棕榈油还是人造奶油、肥皂、化妆品以及生物燃油的原料。

印尼大力发展棕榈种植,从1999年的390万公顷,增加到目前的640万公顷,预计2015年将达到900万公顷,届时将超过马来西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目前,这一产业对印尼gdp的贡献率达到10.48%。印尼棕榈油棕开发的目标是消除贫困,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小农户收入,目前已经为350万人创造了就业机会。而中国却是世界上棕榈油消费大国,全年消费棕榈油560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15%。由于棕榈种植的最佳地理位置在赤道南北5度,所以中国的棕榈油全部依靠进品。因此中国便理所当然的成为印尼棕榈油的出口大国,而且逐年递增,进口量占到印尼总出口量的17%以上。因此进入印尼开发棕榈种植园便成了中国国内一些企业和投资者的新热土。而棕榈油更是生物柴油的重要成分,它与传统柴油混合,就可生产出混合燃料,成为柴油燃料的替代品。比如80%%的常规柴油及20%%的生物柴油混合而成的新燃料,可直接加入油箱,而且燃烧更清洁。

但是棕榈种植却往往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大范围的砍伐森林破坏了生物多样性,降低了重要的生态系统调节功能,加剧了气候变化,把工人们困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为了生产更多的棕榈油,印尼政府鼓励当地人正在开荒辟地,扩种棕榈树。仅在加里曼丹岛的西加里曼丹省,现有的棕榈林面积是1984年的25倍,达到约16万公顷。这使得加里曼丹岛目前仅剩下了一半多的热带雨林,对动物栖息环境带来了威胁;另一方面,大量废弃物需要在种植棕榈树前清除,而最廉价简便的方式就是付之一炬,最终造成了加里曼丹岛上空出现长达数月的、绵延数百公里的烟雾。

淡蓝色的烟雾有时十分厚重,致使岛上城市坤甸在正午时仍然黑暗阴沉。坤甸市的机场有时甚至因此被迫关闭,不得不当地志愿者走上街头向人们发放口罩。印尼卫生官员报告称,2006年7月到10月中旬,全岛共有28762例因烟雾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家住岛上的华人们也对此抱怨不已:“我呼吸的时候可以感觉到烟雾。”当烟雾特别糟糕的时候,他带着口罩上班,但是每天醒来的时候仍然感觉很不舒服。烟雾有时甚至弥漫到新加坡、吉隆坡等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并已成了每年定期发生的现象。

因此从中国大陆到来的棕榈种植者们和煤矿主一样并不受欢迎。这自然也是艾依提选择他们作为下一个目标的重要原因。同样这一次他依旧打算为自己的杀戮冠以保护环境之名,毕竟在西方世界眼中新兴的中国所作的一切都是邪恶的。中国人应该为全球环境恶化、温室效应、能源枯竭以及他们原本廉价的资源涨价埋单。但是他并没有想到这些来到加里曼丹岛种植棕榈的中国人远比他们的山西同胞更为顽强。此刻在一辆飞驰向马努苏村种植基地的北京吉普的后排座位之上,来自中国山东的孙牧正在向手中那支跟随了自己三年的“虎头牌”立式双管猎枪里装填着子弹。

坐落于中国威海的腾龙集团是一家集油脂加工、储运、贸易、研发、油料作物种植等的综合性油脂企业。从1995年建立起,它就涉足棕榈油的生产、加工、销售,并将此作为公司的主产业。作为腾龙集团派驻加里曼丹岛马努苏村种植基地的分公司经理。曾经参加过“两山轮战”的孙牧也算是一个老兵了,虽然已经离开部队近三十年了。但是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他已经保持着一颗军人的心。

2006年下半年,腾龙集团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建立了中国人在海外的第一个棕榈种植园,已经栽种完成了1万公顷,同时这也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兴建的唯一一个棕榈种植园。印尼开放棕榈种植市场,对外资企业也没有任何优惠政策。而且,由于印尼是千岛之国,种植园分散在各个岛上。新开发的种植园不仅没有路,很多地方连电、自来水、通讯信号都没有。但是作为“垦荒牛”的孙牧面对着眼前的一片荒芜却只说出了一句话:“这就是我的阵地……。”

从2006年12月开始,孙牧在育苗的同时,还组织自己的下属们修路架桥,竖起了通讯塔,打下了5口深井,运来了柴油发电机等各种机械设备。因为当地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很多,甚至还在村里帮当地人建起了一个小清真寺。毫无疑问随着孙牧他们的到来,除了增加当地人的就业外,还使当地通电、通水,卫生状态改善了许多。此刻望着不远处那新月和晨星组成的清真寺塔尖。孙牧喃喃的重复着多年前那个雨夜面对着蜂拥冲上阵地的越南士兵所吼出的那句豪言:我在……阵地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