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汉连忙噤声,郭靖和他对视一眼,都不禁偷笑。
后面听闻队长李乾的声音喊道:“怎么了?什么情况?”
李小伙子脸色稍稍一变,连忙扬声说:“哦,没什么……老汉推车而已。”
郭靖低声问宋老汉:“老丈,你可知道那李乾是什么人,我看他挺猛的。”
宋老汉低声说:“听说本来是地方上的好汉,积聚上千人行走乡里的那种。据说他带了几百人前来投奔曹将军,还带了儿子、侄儿一同来。”
郭靖心想原来就是黑社会,不过人家能改邪归正,也是值得肯定的。
宋老汉又说:“曹将军对他的侄儿李典,可是非常看重呢。”
郭靖一愣,原来他是李典的叔叔啊?李典是跟着叔叔一起来的?演义上不是说李典是一个人来投的么?我靠,都说三国演义七分真三分假,看来确实有水分。
正在鄙视罗贯中,忽然听得有马蹄声从前面传来,郭靖抬头看去,只见一个少年驰马而来,约莫十七八岁的样子,看相貌还算是堂堂正正的,吆喝着挥着马鞭,从队伍的一侧驰过,向队伍后面驰去。
郭靖心想谁家的小孩也来打仗了?该不会是曹操的儿子吧?嗯,曹操今年好像也就三十五六,如果他十七岁结婚生子,倒是有可能。这人会是曹丕么?
宋老汉低声说:“这个少年便是李典。”
郭靖吓了一跳,大大的出乎意料之外。在他心目中,李典应该是一个相当有威仪的大汉才对啊,脸色黝黑,留着胡子,眼睛如电……嗯,看来还是三国游戏玩多了。原来自己今天遇到的,是少年李典。
只听见李典在粮队后面停住,扭转马头,对曹仁说:“小人见过曹校尉。”又对李乾说:“叔父大人,曹将军有令,三军在前面一里之处停驻,准备埋锅做饭,请叔父大人做好统筹。”
李乾点点头,说:“好,知道了。”李典传令完毕,便又往中军那边驰去。
果然是风一样的少年!郭靖不禁在心中暗暗羡慕,啥时候我也搞一匹马来骑骑……呃,貌似我还不会骑马……
军队在一个小山丘之下停驻下来。虽然是经过了训练,但是毕竟是第一天行军,停下来之后不少士兵还是忍不住聊起天来。一两个人小声聊天倒没什么,但是上千人同时小声聊天,那就变成闹市了。
曹操不禁皱了皱眉,心想这帮小兵娃子还是得狠狠管教一下,向夏侯看了一眼,夏侯点点头,驰马到大军前面,忽然吼道:“亲兵营校尉何在?”
他这么一吼,郭靖竟然隐隐感到耳膜嗡嗡作响,虽然不至于头晕,但是也感到相当惊讶:难道这夏侯渊还懂得气功不成?
五千士兵也一时间全部安静下来,看来都被夏侯这么一吼给镇住了,所有人唰唰地一起看着他。
一个身材精壮、身穿校尉服饰的汉子连忙下马跑到夏侯面前,敬礼说:“亲兵营校尉卢坚出列,参见夏侯将军!”夏侯是曹操任命的副将,所以卢坚称他为将军。
夏侯用中气十足、杀气腾腾的声音说到:“军中士兵无视军纪,未曾得到解散之命令即无故喧哗,责每人打十军棍,由亲兵营立即执行!”
此言一出,众士兵都打了个寒战,没想到曹将军军纪如此严明,那些没有聊天的士兵就不由在心底叫屈,但是都没敢说出来。
卢坚领诺一声,一挥手,亲兵营的三百士卒立即动手,其他士兵看到曹将军以及其他将军校尉都一脸严肃,只好乖乖趴下受棍。
一时间地上趴了几千人,噼噼啪啪的棍杖声响个不亦乐乎。
郭靖也趴在地上,等候着那该死的军棍落到自己亲爱的屁股上面,心里把那些聊天的人和夏侯一起咒骂了几十遍(当然,郭靖自己其实也是个聊天的积极分子就是了)。
倒是旁边的宋老汉不以为然,趴在地上,笑嘻嘻地悄声对郭靖说:“没想到还没吃饭,就先来一顿肉的。”
郭靖咬牙切齿地说:“你喜欢?要不要把我这份也让给你?”
本章正文完
贪睡小儿注:《三国志》上面说李典是跟着叔叔(从父)李乾投奔曹操的,不过没有说清楚是否就是此时投奔,我就当他是了。另外,网上查了李典的生卒年,多数都说是:174~209,也有说法是180~215,在本书中我采取了前者,因为如果李典180年才出生,那么此时(190年)他才不过11岁左右。11岁的小男孩,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写他了。咱们家云英现在也是11、12岁,郭靖都不放心带上他呢。即使勇猛如孙策,也是18岁左右(他老爹孙坚死后)才开始接触兵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