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通海自创东门派 邹衍辞行蓬莱岛_无极神剑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二章 通海自创东门派 邹衍辞行蓬莱岛(1 / 2)

阿海回到象山后,向师父汇报了村子里发生的一些事。邹衍一边听着,一边写他的经书。阿海本以为师父会夸赞自己,然而一句也没有。邹衍只是说:“既然事情都已经处理了,那就安心习练吧。”

阿海来到山上,一口气从“巽卦”练到“坤卦”,然后满头大汗坐在石头上琢磨着师父的心情,总感觉哪里不对头。他认为,师父没有赞许,那就是批评。到底哪里做错了?他百思不解。他记得师父说过:武的最高境界是止戈止进,而不是任意杀戮。可是,人家找上门来了,还杀了无辜的村民,这总的有个说法吧。不过,将那些人全部喂鱼,似乎有点那个什么了。不过,不让他们喂鱼,我心里村民的心里似乎也有点那个什么了。有仇嘛,肯定是要报的。这难道有错么?

我该怎么办?

秋叶飘零的时候,一只灰雁飞来,将一只亚麻布书丢下,又飞走了。他打开布卷,上面用猪血画了个沉甸甸的稻穗。他明白了,村里的稻子丰收了,他们盼望他早点回去。这是个好消息。这足以让他不必着急下山。一直困扰他的问题还没解决。

他将“兑卦”的最后一块石头举起的时候,太极中央轰然一声,出现了那块他曾经在邹衍头顶出现的巨石!的确,八卦阵的石头举完了后,他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可以轻松随意地将一头成年大象举起。但对眼前的这块石头,他毫无把握。

他上前试了试,如他所料——纹丝不动。这哪里是千钧啦?万钧也过了。

他来到洞中,诚服跪拜:“弟子已经完成了八卦阵石头的练习,但是最后的太极石实在太重,弟子无法举动。请师父指点。”

“那你就休息一阵吧。比如去山野走走,看看花草飞禽什么的。先放松放松。”

“可是,我的任务还没完成,哪有心情去看风景?”

“自古谚云:磨刀不误砍柴工。”

阿海低头走出,漫无目的在山谷中闲逛。一只蒲扇大的蝴蝶在草丛中飞着,显得很吃力。最后还是掉在溪水中,随水流冲下山去——是啊,秋天到了,它也该寿终正寝了。这无需悲伤,生死轮回,命里早已注定。

他一路寻去,发现了潭中那个生命终结的大蝴蝶,于是找了根断枝,想把它捞上来用土埋了。忽然,从水里冒出个鲑鱼,一口吞了下去。他正要举杆戳击,又停住了。眼前所见,让他想起他击杀海盗的情景。这是个相同的感觉,他很迷茫。

酋长已死——蝴蝶已死。

海盗被杀——所以这鱼该杀。

酋长为了维护部落的尊严——蝴蝶为了什么?

海盗被杀,这是伸张正义。那么鱼如果死了,算什么?

正义是什么?是有仇必报?有仇必不必报?又如何必报?

他在水潭边坐了下来,闭目静思。

一页枫叶飘零在水面。

他的心里荡起一层涟漪。

潭水平静了。他心里也平静了,于是站起身,回到洞中,与师父交流刚才山下所思心得。

“仇在,则必报。这是因果相循。问题在于恨。恨与仇并无关联,或者无辜于仇者,所以左右了报的过程和结果。其实,武力是有限的,逢小恶尚可,遇到大恶,你就会受限。而要突破阻碍的,就必须去除心头的恨,将你的仁爱力量发挥极致。做到这一点,即使再大的恶,也能控制局面。你之所以举不动最后的太极巨石,是因为心有杂念,心头存恨,阻碍的你心力的超常发挥。”

“原来如此。”阿海恍然大悟。

他回到山顶,在太极中央的巨石旁坐下,微闭双目,气嘘如绵,心如江海,神聚丹田。转眼间,他分开的两手的掌心开始发热发光。这是金色之光!两柱光速一合并,象山震颤了一下。他睁开双眼,双臂一叫力,喊了声:“起!”

那块巨石果然轰然升起!

邹衍此时正在他身后,不住地点头。

阿海放下石头,立刻跪拜谢恩。

邹衍笑道:“不是我帮你举起了这块石头。真正撼动的是你自己,你的心灵。”

阿海跟着傻笑。

“速度和力量你现在已经不成问题了。接下来要练的是筋骨和招式。为师下山后,从你师祖那里习得的《五行真经》中揣摩出来的《金罡经》早已准备好了,其中的招式和图形一一俱列。你可以自己习得。先从基础练起。先间后繁,先低后高。有一点,我需提醒你,招式是死的,人是活的。”

“弟子谨记在心了。”

《金罡经》是《五行真经》的首部经书,取法于自然界中五行之金的所有飞禽走兽的形意招法,兼有天星阵法。可谓奥妙无穷。

邹衍最后的提醒,实际上是暗示他,原先悟得的武学心得可以融汇《金罡经》中,这点阿海也很清楚。先前深厚的基础,加之高深的武学经书,他武学修为进步神速。并且自创了金罡七十二式。招招有名,威力无比。比如“游观沧海”、“据斗运枢”、“天枢指北”、“摇光司南”、“鸿渐于磐”、“龙战于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