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机缘所迫又怎样?她又不会傻到去奢求“非她不可”的感情。
感情里的每个选择,最终都是人自己做出来的,纵是上帝把他放在了她床上,他也得亲自爬到她身上不是?
所以……安佳盈主动往他怀里退了退,用贴在一起几乎同频率的振动对他无声地说:
谢谢你,在我退缩的时候不曾放弃。
谢谢你,教了我这么多。
谢谢你,愿意爱我。
不是不怕沦陷,而是疲于独行的心,已是如此急切地渴望幸福。
方齐,晚安……
【世间快乐的数量是一定的,有人舒心就必然要有人堵心。】
譬如这次同学聚会,胡家弘就堵了个空前绝后。
去的时候,某人乐极生癫丢尽了他的脸;
回来的时候,两人明里暗里的如胶似漆干脆让他无以自处。
他就不明白,明明有旧日情敌公然挑衅,为什么这俩人的感情反倒像下了□一样?
果然奇葩的思
维是不能用常理推断的!
两个奇葩的共同思维更是无可奉告的!
终于把两人送到了楼下,他从牙缝里挤出一句,“您二位慢走,受累分出一只眼睛盯着路,别摔沟里去!”
“谢了。”对嫉妒者的挖苦,方齐一向毫不在意,哼着小曲儿,拉着箱子扬长而去。
安佳盈点点头,“谢胡哥。”
“客气,”胡家弘按下车窗,看着走出十米多远的方齐说了一句,“我从来没见基金数字之外的东西让他这么开心过。”
“我一直很倒霉,连康师傅再来一瓶都没中过。但现在我想,如果我一生的运气都是只能用来遇见他,那我还是赚了。”
胡家弘仔细看了她一眼,“你果然很能说,还是那句话,不能过来帮我,真是遗憾。”
“方齐帮你还不够么?我不仅能说,还能做。”
“……这就,只能问方齐了。”
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胡哥,你果然很猥琐。”
“靠!敢在我弟妹面前损我,方齐你给我滚回来!立刻马上圆润地!”
方齐听见了也没办法滚回来,因为他们家的灯正诡异地亮着。
“不会是贼,”安佳盈自顾自往前走,“上次回去不是给了你妈一把钥匙?”
……看来记性好也不全是坏事。
虚惊一场,方齐恢复平静,走到门前才反应过来,“你刚才叫什么?”
安佳盈一愣,赶紧讨好地笑笑,“咱妈咱妈,行了吧?”
“这种事儿你从来记不住,”方齐佯装不悦,“给我开咱的门!”
“是。”
钥匙还没□锁孔,门就先一步从里面打开。
果然是方母,围裙系在腰间,“在外面站着也不进来,叽咕什么呢?”
“我教育她呢,”方齐进门直奔餐桌,“母亲大人怎么如此得闲前来看望小儿还亲自下厨啊?”
方母在围裙上蹭蹭手走过来,“十一你有同事来家里,送了挺多d市新下的海鲜还有进口水果,我和你爸也吃不完,就送点儿过来给你们。估计你们也快回来了,就做上饭等着。”
“同事?”方
齐掰螃蟹的手突然停下,“谁啊?”
“一个女孩子,挺灵气的,好像姓……白。”
说话之间,安佳盈已把箱子放到卧室,又拿了碗筷出来,“妈,坐。”
“哎,”方母接过添好了饭的碗,依然滔滔不绝,“你不是跟小胡干私企吗?刚起步,过节就有这福利?”
妈……咱能不聊这个吗……
如果实话实说他真心不知道,会有人信吗……
“这孩子,问你话呢!”方母剥了个虾放在他碗里,“这得多少钱啊?你以为你们是大国企啊!”
“妈,”安佳盈看着囧得差点儿把肉扔了,把壳儿吃了的方齐,还是决定伸个援手,“应该不是他们公司发的,可能是私交往来吧。”
然后,她不幸地发现,听了这话的方母跟着方齐一起囧了,手里正给她剥着的虾,就那么直直落在了桌上。
作者有话要说:同志们,端午节后一天快乐啊!!!!
话说,这是27日之前最后一更了,其实也不是很远是不是~你看这章多美满~~~28日之后吐血日更,务必在7月14日之前完结!!握拳!
感谢一路陪伴的新老朋友,然后下去忙论文和海报了……同组的哥们儿会撕了我的…………
收藏此文章~点我收藏我吧~
、无可奈何
即使同样是囧,方母目前的状况显然比儿子程度更深。
【心里有鬼,是人们一种奇妙的状态,当此之时总会不自觉地将他人的探查力无限放大。】
如果她对这个儿媳没有一丝芥蒂,如果她对那个女孩没有一分喜欢,如果她没看出那个女孩对自己儿子话里话外的情意,此刻也不会有些许自责。
明明是在关心儿子大展宏图的事业情况,却不小心把疑似第三者扯了出来。
虽然安佳盈看起来什么都没觉察到,虽然那个女孩一再解释自己只是经常被照应的同事。
其实方母这些日子也在想,可能这种芥蒂并不仅仅是因为她难孕。
曾经的一根救命稻草,在儿子学业双成却坚持单身、自己不可避免地胡思乱想的日子里,骤然得见,自然十全十美。
然而时日久了,稻草软脆无力,粗糙难看的毛病才会逐渐被想起,从某一点蔓延开来,直至夸大到无边无际。
尤其那天,与从天而降的那女孩儿悄悄一比,几乎竟到了一无是处的边缘。
【别人家的,果然总是最好的。】
而看着母亲为了掩饰失言竭力做出的热情,看着安佳盈笑意依然地照单全收,方齐突然觉得有点累。
真想让她们翻过脸来吵一架!说不定就跟他们俩一样,吵着吵着就感情突增了!
于是走到楼下,他忍不住说,“妈,您当年也是高级知识分子,别这么封建落后行不行?”
“我……我那也不是故意的,小安挺好我知道,你中意,我和你爸都不搀和。”
“孩子的事儿,不管她身体怎么样我们现在也不可能要,出国前就跟您说好的。”
“知道了,我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