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为了个人的发展,把孩子托付给他人照料,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就更少了。
我常听见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多幸福,吃的好,穿的好,还有那么多好玩的。”我反倒觉得现在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很可怜,他们缺少游戏伙伴和自由的空间。
现在的父母们,很容易过度保护孩子、过分关注孩子,以至于给孩子人为创设的环境太多,强加于孩子的意愿太多,从而剥夺了孩子自由自在的活动。另一方面,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一些人用来享受亲情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少,甚至在孩子的养育中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心态。
(bsp;一位王先生曾经对我说:“我和妻子一直忙于工作,孩子出生后由他的姥姥照看,我们每周去看一次,后来我们花了很多钱把孩子送到全市最好的幼儿园,以后又把孩子送到一所寄宿小学,也是收费最高的,条件最好的。现在孩子上到了四年级,每星期接他回家,我们发现孩子跟我们一点也不亲,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头来,学习一塌糊涂,我们又为他专门请周末家教……我和他妈妈挣了很多钱,千方百计地讨他喜欢,可是用什么方法都无济于事……我们拼命挣钱,不就是为了他么?钱是挣来了,可是孩子和我们越来越疏远。”
直到现在王先生才明白,有些东西不是钱能买到的。钱尤其买不到小孩儿所需要的亲情。在父母与孩子的游戏中,彼此可以增进和感受亲情,于孩子可以学习交往和游戏的规则和方法,锻炼创造力,发挥想像力,更多地了解父母;于父母可以在共同的活动中了解孩子,再一次体会童年的乐趣。
小孩子就是在游戏中成长的,在孩子入小学前,“玩”是孩子的主要活动。亲情的磨合和交融也正是在父母与孩子的游戏中完成的。
2~3岁(3)
在与两三岁的孩子游戏时,父母不必总是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你可以只是孩子的伙伴,让自己回归童年。这样孩子会与你玩得很开心,你也会拥有一段真正轻松、美妙的时光。
比如,你们可以自编自演童话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可以玩捉迷藏,或者一起“建造”一个“宫殿”。此时,父母只是孩子的同伴。
一有时间,或是挤时间,甚至强迫自己放下手头的工作,也要多同孩子在一起自由自在地游戏,这是为人父母的职责,也是为人父母的一大乐趣。
我就想要嘛
屈服于孩子的“小手段”,是培养任性的最好方法。
在玩具商店,孩子和父母之间上演了这样一幕剧:孩子抱起一个昂贵的玩具娃娃,说“我要娃娃”,妈妈看看标价,几乎是一个人半个月的工资,又想起家里到处是娃娃,就说“不要买了”。孩子就是不放手:“我就要嘛!”“放下,我们走吧。”孩子执意不肯。父母强拉她走,她干脆坐在地上,抱着娃娃大哭起来。其他顾客和服务员被哭声吸引过来,孩子毫不在意他人的围观,父母却陷入尴尬的境地,如果正巧遇上一个会做生意的店员,会不失时机地说:“孩子那么喜欢这个娃娃,就破费一点儿吧。看孩子哭得多可怜,我给你们打八折。”这时,父亲很可能坚持不住了,既碍于情面,也心疼孩子,急忙走向收银台。孩子抱着娃娃离开商店时,还挂着泪珠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这幕剧以孩子的胜利宣告结束。孩子取胜的武器就是坐在地上大哭,不顾场合。哭闹是年幼的孩子表达他们的需要,促使人们去关心他,满足他需要的法宝。孩子以为他的所有需要都是应该满足的,他不懂得区分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父母应对孩子的需要加以区分和限制。类似上述的情形在父母与孩子之间一再发生,孩子就学会了一种要挟成人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手段,任性的孩子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有的父母跟我讲,他们不敢带孩子出去,因为孩子见什么要什么,不给买就大哭大闹。
我们一开始就应该向孩子表达这样的意思:在某些事情上,父母认为对的,就要坚持,无论他采取什么方法,都不可能使父母妥协;并不是所有的需要都必须得到满足。最好不要用相互胁迫的方式求得目的的达到,而应相互协商和尊重。
当然,小孩子不会一下就懂得这些,但是你们坚持己见,不屈服于孩子的各种手段的态度,至少会逐渐淡化孩子不择手段地满足自己需要的做法。
谁是最重要的
孩子有权利,但没有特权。
谁将成为家庭的中心?伴随着孩子的出生和成长,我们将要不断调整每一个成员在家庭中的身份和地位。
在两个人的世界里,为孩子腾出一个空间,甚至还不够,孩子会挤进每一点空间。他喜欢挤到父母的大床上,睡在父母之间;他纠缠着妈妈,好像妈妈理所当然只属于自己;他赖着爸爸,爸爸也只属于自己。初为人父母,也情不自禁地把情感和时间倾注于孩子,不亦乐乎地忙于孩子,尤其是做妈妈的,有时甚至眼里只有孩子。
此时,孩子在家庭里无疑是最重要的。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对他的关注程度足以为证,孩子自己也很有办法“唤起”别人对他的重视。
婚姻的危机常常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为孩子付出的太多,身心疲惫,无暇自顾,也无暇他顾。bsp;2~3岁(4)
虹虹的妈妈一脸疲倦地说:“我几乎有两年多没看电视了,女儿占据了我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每天晚上,为她做饭,吃完饭后陪她玩一会儿,然后,帮她洗澡,给她讲故事,陪她睡觉。她睡着后,我还要洗衣服,收拾房间,干完了这些事情,我已经筋疲力尽。我的丈夫有时同我一起忙乎,有时却只顾自己躺在沙发上看报纸,看电视,眼前的一大堆事情似乎与他无关。工作的压力,繁重的家务,孩子的麻烦,每天几乎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而丈夫却可以对一切视而不见……有时我真想‘罢工’,我什么也不管了,我太累了!”
虹虹的爸爸也流露出对妻子的不满:“我女儿越来越可爱了,妻子却越来越不那么可爱了。还不到30岁就提前加入到中年妇女的行列。初相识时她曾经让我‘眼前一亮’,结婚才三四年,回到家中却已是‘眼前一暗’。我都怀疑是不是当初我看错了人。我们现在独处的时间很少,仅有那么一会儿,我还要听她没完没了地抱怨单位的领导故意刁难她,孩子故意捣乱气她,我不了解她,不帮她……我有时只想逃避。”
随着孩子的出世,被两人世界的浪漫、潇洒、温馨所烘托出来的浓浓爱意,逐渐被生活的负担和无穷无尽的、琐琐碎碎的家务遮掩了,磨损了,冲垮了,这是对婚姻的洗礼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