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冷兵器_异世秦王朝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一些冷兵器(1 / 2)

近战攻击类:刀剑类

古代和中世纪步兵及骑兵使用。通常为直形双刃,带握柄,前端有尖。青铜剑出现于公元前二千年中期,铁剑出现于公元前一千年初期。分为刺剑、劈剑、刺劈两用剑。最古老的剑很短,主要是刺剑。公元前二千年末至公元前一千年初,在欧洲和亚洲出现了长劈剑,用来装备步兵、重骑兵,但由于战车的广泛使用,以及骑兵有时须下马步战,短剑仍未失去作用。

古罗马人(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三世纪)有供步兵使用的短刺剑和宽刺剑,供骑兵使用的长劈剑。许多国家还有大的双手握长柄剑,但应用并不广泛。

十四至十五世纪时,骑士队装备了双柄剑,通常是在剑柄与剑身之间加装带有套环的护柄。一百多年后,步兵也使用这种剑与骑兵作战。十六世纪初,由于火枪类武器的推广,步兵不再用剑,骑兵则改用马刀、军刀等。

匕首

用于白刃战的一种刺杀冷兵器。有短刀身和刀柄,刀身有直形、弯形,也分单刃、双刃等不同形式。古代匕首由石头或动物角制成,以后演变成铜、青铜、铁、钢等。

怀剑

匕首的一种,由金属书写工具――尖笔发展而来。通常有锋利的三棱剑身和十字形剑柄,置于武装带上的鞘内作为仪仗装饰武器,或藏于衣中。基本不用于战斗。十五至十七世纪在西欧各国最为盛行。

短剑(刀)

剑(刀)身通常长49-67厘米,宽4-6厘米,有十字形或弓形柄,形状或直或弯,双刃或单刃。

小剑

一种有双锋刃和十字柄的弯曲短剑。通常装在包着皮革并涂上漆的木鞘中,剑鞘用一个环系在腰带上。

三棱剑

古代东方使用的刺杀武器,剑身直长(约1.5米)而窄,呈三棱或四棱。用于刺透环状盔甲。可置于剑鞘佩在腰间或系于马鞍上。

佩剑

直而薄的棱状双刃匕首,带鞘,佩于腰带上。出现于十六世纪末期,初为接舷战肉搏武器,后成为许多国家海军制服的佩饰武器。

长剑

剑身笔直,带锐剑头(用于作战或决斗)、钝剑头(用于训练)或有固定保护帽的剑头(用于击剑)。有护手和带纹防滑握把。

巨剑

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初西欧步兵使用的双手握大型重剑。

刺剑

多用于刺杀,少数也用于劈刺。剑柄有握把、护手和各种形状的柄圈。剑身直而长(约1米或1米以上),单锋或双锋,扁平带槽或呈棱状。刺剑是剑的进一步发展。十六世纪盛行于西欧,是表明贵族身份的武器,也装备步兵和骑兵。十八世纪逐渐被马刀和大军刀取代,十九世纪上半叶停止装备部队。一些国家仍保留刺剑作为荣誉武器和仪仗武器。也作为体育击剑用。

曲剑(弯刀)

出现于十六世纪,用于劈杀与刺杀。剑(刀)身逆向弯曲,凹侧为刃,凸侧为弓形背。少数则为双曲形,底部逆弯,战斗部分为马刀形。柄有骨制、金属制(较少),加粗把(把耳),便于抓靠。无护手盘。鞘通常为木质,用皮革或金属包面。一般全长80厘米,身长65厘米,弯度4厘米,不带鞘重约0.8公斤。多见于土耳其、近东、巴尔干半岛各国、南高加索。

军刀

用于劈刺。刀柄通常无护手盘。典型的高加索式军刀,长约70至90厘米,宽约4厘米,带鞘重约1.2公斤。军刀的刀身稍弯(弯度约3厘米),但与曲剑不同,凸侧为刃,前端战斗部分为双刃。用于装备骑兵,后也用于装备炮兵。现代一些国家把军刀作为某些部队(如合成军队和炮兵)将军佩带的阅兵武器。

大军刀

用于劈刺,直刀身单刃(刀尖部为双面刃)。有护手盘。刀身通常长85厘米。置于腰带上的鞘内或挂在马鞍上。出现于十六世纪。十八至十九世纪在俄国装备属于重骑兵的胸甲骑兵团、龙骑兵团和马枪团。在海军中作为接舷战搏斗武器,但刀身较短。

马刀

用于劈砍、劈刺。刀身呈弧形,凸侧为刃,有刀尖(有时刀身带槽)和安刀柄的刀尾。由于刀身弯曲较大,重心远离刀柄,增加了挥动时的杀伤力和杀伤范围。刀柄有系缨穗的握把,东方马刀柄通常配十字横档,欧洲马刀柄则配护手盘。鞘为木质,裹皮革、山羊皮或丝绒,十九至二十世纪多使用表面烧兰、镀铬或镍的金属鞘。

马刀出现于东方,七至八世纪盛行于东欧和中亚游牧民族,主要用于劈刺。十四世纪演变为宽脊,加宽处逐渐变尖,两面开口,用于增加重量,增大撞击力,此后主要用于劈杀。此类马刀中典型的是土耳其马刀和波斯马刀,两种均为直把,刀柄带十字横档,重量较轻(无鞘重约0.8至1公斤),弯度大(14厘米左右),刀身长75至85厘米,全长95至97厘米。在十八至十九世纪的欧洲军队中,马刀刀身为中等弯度(4.5至6.5厘米),刀柄为呈1至3个弧形的护手,也有碗状的,长90厘米以上,全长1.1米以上。十九世纪马刀弯度减小,又重新具备劈刺功能。

近战攻击类:枪矛类

世界上多数民族过去在狩猎和战争中都曾使用过的刺杀武器或投掷武器。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最初的矛是削尖的棍棒,后来是在矛杆上加装矛头,全长从1.5米至5米不等。石器时代用石质和骨质矛头,青铜时代开始使用金属矛头。矛使用最广泛的时间是在铁器时代。罗马步兵装备矛头重而长的投掷矛(重矛枪)。中世纪时由骑兵和步兵使用。军人通常将短投掷矛放在特制的矛筒内随身携带。

矛的头部称为矛尖,套在矛杆上的矛头的管状部称为矛盔。矛头和矛盔相连处的粗大部分通常制成球形或苹果形。矛杆末端装有金属套箍。

一种长杆轻便矛(长矛)在步兵中一直使用到枪刺的出现(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而在骑兵中一直使用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镖枪

一种带镞的短投掷梭镖。在上旧石器时代(石器时代晚期)使用石镞和骨镞。古希腊和古罗马军队都曾装备过铁镞镖枪。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军队专门编有镖枪投掷手分队,以散开的队形行动,向敌军发出第一次突击,为步兵进攻做好准备。为使镖枪投掷得更远(达70至80米),镖枪上装有皮带环,使投掷力量显著加大。对于不懂使用弓箭的部落(如澳大利亚)和不使用弓箭的部落(如阿留申群岛),镖枪是一种基本武器。在西欧,镖枪一直流传至中世纪。

长枪

一种长杆矛,用于刺杀。古代,长枪装备于步兵和骑兵。长枪有三棱或四棱金属头和枪杆,一般长3.3米(枪头长12厘米),重3-4公斤。在步兵中一直使用到十八世纪初,在骑兵中则使用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杰里德矛

形似镖枪的细短投矛。通常装于不大的特制矛袋(吉杰)中,佩于腰带左侧。

投矛器

用于提高矛的投掷距离、打击力量和准确性的最简单的装置。通常是一条扁平的骨头或木板(长30-150厘米),板上装有矛杆托架和握把,握把上有指槽。出现在太古时期,在考古发掘时曾在上旧石器时代(公元前一万二千年至一万年)地层中发现投矛器。澳洲土著、巴西印弟安人和其他一些民族都曾使用。

羽形矛

古代狩猎大野兽的武器,有矛杆,矛头较粗重。后来主要装备步兵。十六世纪起也装备贵族骑兵。

长矛

公元前四至三世纪,古希腊(古马其顿)及其他一些古国长矛兵的基本武器。起初长约3米,用于投掷和刺杀,后增长到6-7米,仅用于刺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