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061418:25:31'字数'496
葫芦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品种:
(一)大葫芦
果实下部圆大,直径25—30厘米左右,上有一粗短的柄,皮厚1—1。5厘米。这种葫芦个头很大,嫩时皮质白嫩,是农家的佳蔬,有多种吃法。成熟后皮质坚实,锯成两半,作舀水的“瓢”。
(二)亚腰葫芦
它的形状长得很可爱,象两个摞起来的球体,上小下大,中间有一个纤细的“蜂腰”。亚腰葫芦大小差别很大,据说大者有一米高,小者只有豌豆大小《明宫史。火集》载:“仍有真正小葫芦如豌豆大者,名日‘草里金’,二枚可植二三十两不等,皆贵尚焉。”最经常见到的亚腰葫芦大者高20—25厘米,小者10厘米左右,主要用以观赏。
(三)扁圆葫芦
其形圆而扁,直径7—9厘米,因形状象个大个柿子,所以京津一带称甚为“柿子葫芦”;山东、苏北一带则叫做“油葫芦”。
(四)长柄葫芦
下部浑圆,大小如扁葫芦,上面有一个细长的柄,长尺余。这种葫芦嫩时亦可食用,老熟后古代主要用来做葫芦笙,现在则锯开作勺或瓢。(五)瓠子
其形呈圆筒形,粗细长短不一,象条大丝瓜。嫩时外皮呈绿白色,柔嫩多*汁,可以食用。成熟皮色偏白,质地不太坚硬。除食用外,可以用来范制长形葫芦器。
而白小毛的师傅留给她的葫芦便是典型的亚腰葫芦。
作品相关赌石常识二
'更新时间'2011063021:57:00'字数'1076
给大家补充点赌石的常识:
《灯下不观色》
其实;任何珠宝都不应当在灯下进行颜色的质量评定。而对于翡翠来说;这一点则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翡翠的颜色;尤其是闪灰;闪蓝以及油青之类的翡翠颜色;在灯光下的视觉效果要比自然光线下的颜色效果好很多。因此;灯光下只能看翡翠的绺裂;看水头长短;看照映程度或其它特征。而要在自然光线下;察看和评定翡翠的绿色
《色差一等;价差十倍》
对于高档的翡翠来说;价差十倍恐怕还不止。例如:一粒50万元的翡翠戒面与一粒500万元的翡翠戒面;翡翠质量样式、大小、种水、瑕疵都是一等一的;无可挑剔;二者之间的价格差别关键在于绿色上的高低。而如何认识和区分翡翠绿色的各种差别是极为重要的;至少也要见过和经历过。
《多看少买》
对于购买翡翠原石来说;“多看”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是一个进行比较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和验证经验的过程;是″买″的前提。“少买”不是不买;而是提醒你要“看”好了再买。
《宁买一条线;不买一大片》
对于翡翠原石中的绿色形状特点来说;“一条线”带子绿与“一大片”靠皮绿是同一种绿色形状的两种表现形式;是“线”立性与“片”卧性的分别。“线”的厚度是已知的;而深度是未知的;“片”的面积是已知的;而厚度是未知的。格言的关键在于提醒人们;不要被翡翠表面上绿色的“多”与“少”所迷惑;要认清绿色“立性”与“卧性”的本质。因此;并不是真的见了有一大片绿色的翡翠也不买;而是提醒不要对绿色的厚度有过分的奢侈。
《龙到处才有水》
所谓“龙”其实是指翡翠中的绿色。也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无论在质地的粗细程度或者透明程度上;有绿色的部位比没有绿色的部位地子;都要好一些。当然;有时翡翠绿色和地子之间的这种差别表现的过于强烈时;就象下一个格言所说了。狗屎地子出高绿翡翠的地子与翡翠的绿色互为依存;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来说;绿色种水好的情况下;地子通常也不会太差;反之亦然。而格言主要提醒人们:不要忽视翡翠绿色的特殊性。虽然不是每一个“狗屎地子”都会有高档的绿色。但是″狗屎地子″中可以出现上等的绿色。
《无绺不遮花》
《礼记》云:“大圭不琢;美其质也。”事实上;高档的翡翠绿色通常也都是以“素”身的形式;来表现其自然本质的。例如旧货中的搬指、翎管之类都属于“素活”。如果雕有花纹图案;其美丽的花纹之下必有跷蹊。故而业内流传有“无绺不遮花”的说法。现代的翡翠制品中同样如此。
我国珠宝业的前辈们;在长期的翡翠加工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有关翡翠的经验;并以言简意赅的格言形式;表示出了翡翠的这些特点。记住这些格言;并能了解和体会其中深刻的内涵;将终身受益。
小白出山记cup001师傅死了
'更新时间'2011042809:10:17'字数'2210
师傅死了。
死在阳春三月。
村长说,师傅是醉死的,没感受到一点痛苦就去了,是个好命的。
白小毛瘪了瘪嘴,没有说话,一声不响的打开了房门,“送”走了村长。
然后,便坐在屋坎上开始发呆。
她是孤儿,无父无母,从小便和师傅相依为命。
听师傅说,她是捡来的,当时饿得嗷嗷叫,他身上又没什么食物,只有一只济公葫芦里剩了半口酒,便悉数喂给了她。
结果,她喝醉了,昏睡中不停的呀呀呢喃着一个音:“毛……毛……”于是,师傅就给取了名字叫做白小毛,白是随了师傅的姓。
师傅临醉的时候似乎知道自己要死了,难得的没有对月唱歌,而是紧紧拉着白小毛的手不停的说:“枕头下……枕头下……”
没等说完眼睛就闭上了。
当时的白小毛还不知道师傅死了,只以为师傅又喝多了,醉倒了。于是也不理会,走到东厢屋里自顾自雕了会儿明天上千佛寺门口摆摊要卖的石莲,便睡了。
第二日,摸着师傅冰凉僵硬的手还以为是春意料峭的夜里受凉了,于是把自己床上的盖被挪了一条替师傅捂紧,这才出去摆摊。
直到第三日,才觉得哪里不对劲,连忙喊了村长过来,还以为是得了什么重病。
没想到,竟是死了。
白小毛揉揉发酸的眼睛,看着漫山遍野的殷红杜鹃,竟头一次觉得有点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