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救战友,屡吃闭门羹 书记楼…_霜重叶更红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五 救战友,屡吃闭门羹 书记楼…(1 / 1)

母女听着他忽儿激昂、忽儿忧愤、忽儿痛惜、又忽儿失望的声音在微弱中停止,令她俩错愕和大出意外,老人浑身颤栗,不能自持,秋菊气红了眼,大为不平:“这不是翻了天?我找那个姓刁的论理,他的党性哪里去了,于中央政策不顾……”

没等秋菊说完,王坚听了彰州情况,思虑再三,截住她的话:“你难道还没体会,这怕是一种思潮,一些地方更过激罢了。”

秋菊双眉微蹙,沉思片刻:“虽不乏对社会主义敌视之徒,那毕竟是极少数,怎可打击一大片,株连无辜,更别说一心为革命同志了,我认为这太反常,你在家等着,我找刘书记去。”

王坚忙制止:“你在机关人熟,会招灾惹祸,况还有门卫卡着。”

秋菊当年天王老子都不怕性儿又上来了,俨然显出宿将风度,神情庄重地:“我忘了是谁说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当年在彰州下过,没啥可怕的,至于门卫,”她鬼谲地眨眨眼:“我有办法。”说罢,急急骑车而去。

门卫认识她,问:“赵科长,天都这么晚了,还没休息?”

秋菊大大咧咧:“刚下乡回来,有个急事,请示下王书记。”

门卫一见找王谦,不屑地放行。

秋菊头也没回,无声地苦笑了下,向楼上走去。她人熟道熟,悄无声息走到刘栋门前,轻轻敲了下房门。

门开了,刘栋一见是她,随手碰住门,忙给她让坐。

秋菊一见刘栋干黄黑瘦的脸,头上又多了几缕银丝,锥心之痛,喊了声“刘书记!”象当年小时样,一头扑进怀里,一耸一耸哭起来。

刘栋慈祥的脸上,闪过一丝难以名状悲愤,忙扶地坐下:“看,都成大姑娘了,还哭鼻子。”

秋菊欲哭还休的悲恸,因饮泣而喑哑,一边用手绢擦眼泪,慷慨激昂,涕泪陈述后,迷惘担心地:“淑菲姐他们,还有你……”

刘栋给她倒了杯水,宠辱不惊,心境平和,严肃地:“我从整风简报上都看到了,赵宏市长学习走时也给我讲了,这是一些极左思潮在作祟,既定性人民内部矛盾,残酷批斗,无情打击,以泄其未能得逞之目的。”刘栋说:“解放军是我国长城,岂不知,一个国家知识水准,是衡量文明进步的尺度,试想,没有无以数计知识阶层发明创造,科教兴国,让我们卫士永远固守着个一穷二白国度,贫穷愚昧人民,到时,用啥去支持我们的长城?没有高科技武器,缺乏强有力经济作后盾,行么?”

停了下,他又显得轻松诙谐、情趣盎然:“放心,回眸流逝过去年代,真理与正义终归是不可战胜的,这种局面总是局部的,暂时的,也是短命的,噩梦过去是早晨……”

刘栋又似以往一样,显出博大、坦荡胸襟,同时升腾于心怀之谷,朴实无华谈吐,闲适从容心理禀赋,不把祸福荣辱放在心上,使秋菊对时间的流逝而淡忘,早听得入神,待省悟过来,才急切地:“那,下步发展……”

刘栋无畏地笑笑:“至于我,请同志们放心,淑菲她们嘛……”他停顿了下,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林飞团长临别座谈会上,我不是警示过诸位,人的一生总会遇到雨横风巅日子,今后也如此,还会有载沉载浮时候,身正不怕影子歪,要学会处变不惊。奋斗,就会有阻力,有斗争,要想平淡无奇安度此生,只有啥也不干,人是人非都不管,花开花落才关情,自老终南山,那恐怕不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吧?”说着,起身在室内踱着,似陷入沉思之中,秋菊正襟危坐,耳旁,传来刘栋熟虑后的声音:“党中央对这次整风反右,是及时的,考虑到我国步入新时期的矛盾与斗争,整顿好自身,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大踏步向建设伟大目标进军,三大改造完成后,确有一股势力,一种思潮是反社会主义的,有的杀气腾腾,想否定党的领导,扭转社会主义方向,搞资本主义自由化,做变天美梦,不反击,不摧垮这些人嚣张气焰,终留隐患。当然,不排除少数野心家,借整风之隙,包有祸心,或对中央政策、尺度执行偏颇,无限扩大化,打倒一大片,决不是中央初衷。不过,也暴露我国###与法制还不健全,致使广大群众蒙冤受屈,这反常之举,以我一孔之见,无外三种情况:一是一些人惟左独尊;二是正象群众说的,‘经’是好‘经’,让歪嘴‘和尚’念歪了;当然,也有个别包有某种不可告人目的,手中又握有党和人民赋予他一些权力,假整风之名,达到膨胀之欲望,排除异己,搞小山头。”说着,拿笔在手:“我写几个字,请王坚让他们传阅下,我想,这些同志都是久经考验的老党员,血染沙场,在敌人屠刀下都不畏惧,何况是局部小小旋风。”

秋菊接过纸条,只见上面写着:“忠贞不渝地相信我们伟大人民,伟大的党,公道自在人心。”

秋菊和王坚双双看了半天,对最后一句话似懂非懂。

秋菊送王坚走在清冷的街上,灯昏路暗,秋风劲吹,刮起地上残叶,打着旋,似向他俩示威,转瞬又胆怯般向远处飘逝。

两人沉默不语,踽踽而行。半天,秋菊终于开口:“看来,咱们婚期怕得推迟,伯母不会怪罪吧?”

王坚苦笑了下:“哪能呢,她见院里人手紧缺,正准备义务担任一门课,这一来,老人也心灰意冷,至于咱俩婚事,我可以说服老人,即使办,登个记也就了事,你说呢?”

秋菊毕竟是性格开朗的人,听到这里,“吞儿”笑了:“只要从乡下回来,妈就直劲儿唠叨个不停,这真叫皇上不急太监急,听得耳朵都磨出茧了,你这主意,我支持。”

王坚惋惜地:“人生大事,这么办也太委屈了你。”

秋菊满不在乎:“咋着,想用八抬大轿来抬我?头顶上这片乌云正在肆越,翻滚,讲啥排场。”

王坚说:“不是那个意思,咱虽不讲什么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那一套,人生就这么一次,冷冷清清,心里过意不去。”

“不。”秋菊作为现代女性,倒是想得开:“人生的幸福,不在一朝一夕,而是天长地久,来日方长,我坚信,中央会洞察秋毫,春天的脚步已启动,一小片阴云,岂能遮住祖国朗朗晴空,终将被明媚阳光驱散。待天朗气清时,大家相聚祝贺,岂不更好?”

王坚激动得紧攥她绵绵小手:“秋菊,我真为有你深明大义伴侣自豪。”

一股暖流,传遍她全身。听着这浸人肺腑之言,两眼不觉湿润,强自笑道:“王哥,你啥时也学会斯斯文文,儿女情长了?”

两人在这冷酷的政治气氛中,终于选择了秋菊建议,在幸福与忧愤中恹恹分手。

王坚暗暗将秋菊见刘书记经过及字条交给淑菲等人,他们相互传阅,一时解不透最后一句话之意,还是李承斌感悟出来:“我认为,刘书记意思正象秋菊讲的,这不是中央政策初衷,只是让别有用心的人或是歪嘴和尚念歪了,是某些错误思潮在作祟,广大干部群众决不赞同这种行径,历史,终还人公道与清白。”

众人听了李承斌分析,几个月来,日渐憔悴的心,顿感慰藉,党不会忘记,人民不会遗弃他们,虽在极端逆境中,终抚平心绪,无所畏惧地迎接着一浪又一浪刁锋之流强加在身上不实之词,虽百口难辩,但在心里,时刻为失去的时间惋惜,为祖国建设忧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