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套用一句老话起头)。
自高祖斩蛇起义以来,王朝更迭不断,历史进入到了公元一六四四年,清军大举入关,李自成连战连败,无处逃生。
清军前锋长驱直入,自陷北京后不到一个月就推进到了河北赵县一带,那有著名的赵州桥,把守那的总兵大将乃闯王手下名将赵文禅,他率三千精兵镇守在这儿。
清军不断推进的消息令他焦急不安,在内宅团团转,他的夫人抱着年仅两岁的小儿子赵天义哭道:“老爷,我们快走吧,清军攻势太猛,谁都活不了!”
赵文禅大怒:“胡说!我岂是贪生怕死之辈?”
夫人哭道:“那我们的小义儿怎么办?他还不到两岁呀!”
赵文禅看着粉装玉琢的小儿子,感到无可奈合。
正在此时,手下来报:“大人,田见秀田将爷手下大将萧公侯求见。”
赵文禅只得暂时把烦恼抛到一边,去客厅见他。
叙礼毕,只见萧公侯是个三十余岁的壮汉,二目如电,料定是顶尖高手,便问:“萧将军来什么事?”
萧公侯说:“在下带几千人从北京撤出,向南走到这儿,得知将军在此,特来拜会。”
赵文禅大喜:“如此甚好,有萧兄和几千人马相助,赵州城想必守得住!”
萧公侯面露难色,嗫嚅道:“我倒没什么,只是一同撤出的有不少我军将领的家眷,舍此之外还有数千箱金银财宝,想找个安全的地方隐藏,但清军追得太紧,我也无计可施。”
赵文禅这下明白了,他这才看清萧公侯胸前挂个布兜,里面有个小娃娃,粉面可爱,正自酣睡,便问:“这是谁――”
萧公侯起身道:“田将军的女儿,今年才三岁。”
这下惊动了小娃娃,她“哇哇”大哭起来,萧公侯不好意思地说道:“连日奔波,不得休息,她可能饿了。”
赵文禅忙叫进夫人,请她给孩子喂奶,夫人便抱着小娃娃,进入后宅喂奶,许久也没出来,二人好奇,便进去看。
走到门口,赵文禅问了声:“夫人,怎么还不出来?小千金喂饱了吗?”
夫人笑着出来道:“早喂饱了,正和我家的小义儿玩耍,力气可大了。”
赵文禅忙进入一看,只见小女孩将义儿高举过头顶,在床上蹒跚走路,不禁纳罕:“真是奇童。”
萧公侯忙上前去抱小女孩说:“小将军,我们该走了。”
谁知小女孩竟一把把义儿抱在怀内坐倒在床上放声大哭道:“我不走,他是我的小宝宝。”
众人又气又乐,萧公侯好说歹说把小女孩抱走,在赵州城打尖休息了一下,补足粮草,吃饱喝足就要起程。
只见远处尘土大起,清军追杀上来,不禁叹道:“走不了了,只怕这几千箱财宝要落到清军手中了。”
赵文禅忙说道:“萧兄只管放心走,有我在这守把,断不让清军得逞!”
萧公侯忙下拜说:“多谢赵兄!待在下把他们转移到安全处后,定昼夜兼程赶回帮赵兄守城!”
他带着人马走了。
见他走远,赵文禅的部下说:“将军,跑吧!那家伙拐着钱先跑了,留着我们死守城池,那哪行?”
赵文禅很生气:“胡说!现在满清杀进中原,你我当坚贞不屈,以报国家民族,你真小人之见!”拂晓袖离开了。
那人是羞愧而退。
很快清军前锋两万人包围了赵州城,统兵大将乃鳌拜,他冲城上大叫:“我大清自入中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等何不早降?”
赵文禅在城头上破口大骂,鳌拜大怒,下令攻城,满以为小小城池一攻就破,谁知血战四天,伤亡近万,竟未攻下赵州城,他气得哇哇大叫。
这一下惊动了清军的征南大将军多铎,他亲临城下一躬到地,口呼:“壮士!若你肯降我大清,必拜将封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若壮士有意,可与本王结拜为兄弟!”
赵文禅拿出弓箭,照他就是一箭,箭似流星,正中他左臂,所幸他甲胄很厚,离城又远,箭只是刺破了他皮肤。
他回顾左右大叫:“大清勇士们!此番中原大乱,民心惶惶,正是我大清主宰天下的大好时机,万不可给他们以喘息之机,全力进攻!一天之内就要拿下赵州城,退后者斩!”
清军潮水般涌上,完全不顾伤亡,踩着尸体层层往城上爬,多铎还大叫:“我只管时间,不管伤亡!”
血战一昼夜,赵州城终于守不住了,清军拥入城内,乱砍乱杀。
赵文禅在众多亲兵护卫下退入自已府宅顽抗,但是他的夫直哭:“老爷,我们的小宝宝怎么办?怎么办?”
他手下大将张文谨说:“将军,未将愿带小公子杀出重围!”
赵文禅只好说:“有劳张将军了。”便包了包金银连同赵天义一块包好交给张文谨说:“张将军往外冲,我掩护!”
夫人抱着义儿亲了又亲,方洒泪而别,回屋上吊自尽了。
张文谨在赵文禅的掩护下拼死突出重围,赵文禅则身负重伤,让鳌拜赶上,一斧子把脑袋砍了下来。
张文谨远处瞧得真切,悲痛万分,想到要保护小公子,忍痛骑马而去。
多铎赶来,见鳌拜杀了赵文禅,大惊失色,连声责怪他:“糊涂!糊涂!本王与赵兄,一见如故,愿结为生死盟兄,你竟杀了!”
他责怪鳌拜不已,又命人厚葬了赵氏夫妇,他还亲自去祭奠,还哭了一鼻子,鳌拜可不管那些,纵容士兵将赵州城杀个鸡犬不留。
事后一清点,清军在赵州城血战五昼夜,伤亡多达一万八千余人,而赵州城三千守军全部阵亡。
多铎嗟呀不已:“若汉人守将个个如赵文禅,我大清是寸土也别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