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籍点头:“孔明之言,所料不差。主公一死,蔡瑁立刻把主张投降曹操的韩嵩从牢中放出,而且越、刘先等荆州重臣都曾主张投降曹操。二公子虽然聪明,但毕竟年少不能掌权。唉,主公出世,荆州危矣!”
刘备听了,大汗淋漓,忙问:“诸……诸位先生,这该如何是好?”
伊籍忙道:“大公子得知主公出世特派我来报信,并约请刘皇叔一起发兵到襄阳问罪。”
诸葛亮道:“既然如此,主公赶紧发兵,配合大公子攻占襄阳,辅佐大公子收荆襄之众,抵御曹操。”
张飞喊道:“蔡瑁多次陷害大哥,老张一定第一个攻入襄阳,拧下蔡瑁头当凳子坐!”
“不可!”刘备摇头,沉声说道:“二公子亦是我兄刘表之子,攻之违背兄长临终所托。况且蔡瑁等未必把荆州大好江山献于曹操。”
伊籍听了,躬身叹道:“刘皇叔信义与心胸令人佩服!刘皇叔能不计前嫌私仇,但是蔡瑁等辈未必能体会到刘皇叔的胸怀。”
关羽亦道:“大哥!若蔡瑁勾结曹操南北夹攻,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矣!”
刘备叹道:“备岂非不知?但是襄阳一日没降曹,功之则违背前诺。刘备岂是无信无义伪善之人?”
众人闻之,无不感叹刘备是仁义之主。
徐庶道:“既然主公决断,我等自当遵从。但是必须做好防范措施,一是需命亲信去襄阳打探消息;二是与江夏大公子保持联系;三是与江东孙氏联络。”
刘备说道:“元直之言极善!”遂命孙乾去襄阳联系刘琮。伊籍告辞,返回江夏。
十数日后,孙乾带回荆州属官宋忠,宋忠向刘备传达刘琮的旨意――投降曹操。
“什么?二公子已投降曹操……”刘备从座位上跳了起来。
看着宋忠,刘备火起,心想:“你这个宋忠,真是给老子送终!”他责备道:“将军何不早报?”
宋忠一脸无辜:“玄德公啊,荆州驾薨,大权尽被蔡瑁等把持,荆州文武大多主张降曹,二公子也是身不由己。二公子一筹到机会,就命我连夜赶来樊城,向玄德公报信。”
“这群这群狗东西!瞒着我做这等苟且之事!如今曹操兵临城下,才来告诉投降之事,真他娘的太过分了?”刘备愤怒,骂出了粗口,并拔出佩剑。
“玄德公饶命啊!”宋忠见了,吓得脸煞白。
刘备剑指宋忠,冷笑道:“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亦耻丈夫临别复杀卿辈!”
宋忠一听,如蒙大赦,赶紧逃命,速归襄阳。
刘备忙命一众文武商议大事,众人听了这个消息十分慌乱。
徐庶道:“事急矣!樊城不可守,宜速作行计。”
诸葛亮道:“蔡瑁等人劝得刘琮投降曹操,必定是瞒着百姓暗中操作,此时襄阳人心不定、军队不稳。主公马上以吊丧为名,前赴襄阳,诱刘琮出迎,就便擒下,诛其党类,则荆州属主公矣。”
张飞一拍手,大叫道:“军师之言极是。”
刘备却苦着脸,哽咽地说道:“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以见吾兄刘荆州乎!”
诸葛亮道:“三十六计,走为上!樊城已是危地,必须尽早南投。此番南去,襄阳可攻则攻,不可攻则南下江陵,江陵有兵有钱有粮,可作根据之地。”
众人以之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