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留京的政府医务人员仅剩9名医生;11名护士,完全丧失了救护能力。
5月26日,500架b一29再来一次“扫尾”,往北部、西部居民区投下4000吨燃烧弹。燃油引起的大火自天而降,高楼飘浮在火海之中。
从此东京就成为了“死城”,再也没有多少好房子和健康的人可炸了,已经完全失去了可以轰炸的价值。
陆军是战时日本的支柱,凡对外重大决策,往往以陆军意见为主导,陆军也因此而目中无人,独断专行,如不能满足其愿望,即采取暗杀手段,甚至发动兵变。
铃木首相虑及这一点,与东乡外相私下商量;只有采取一项无先例可循的措施,才能打破僵局,就是奏请天皇召开御前会议裁决。
下载
利用天皇至高无上的威望,使陆军的首脑阿南;丰田;梅津等就范,制约住了这几个,他们的部属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东京的日本皇宫防空洞里,一群军政要人正在激烈地争论着:“从目前国内外局势看,在维护国体,保存天皇制度前提下只能无条件投降!”
东乡外相垂头丧气地说着,两手一摊,倒在沙发上。
7月间,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必须立即无条件投降,否则就将
它彻底消灭。
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了原子弹。
面对多重打击;日本终于顶不住了。
天皇裕仁一直默默地听着众人的辩论,这时他喃喃地说道:“这几天一直尽听有取胜的自信的话,但计划和实践并不一致。
就目前的样子,要对付盟国军队,看来没有胜利的希望。”
他把手一挥,“此时只有作这样的决定了。”
第一一七章。大陆政策的破产
一。
日本最终决定无条件投降是经历了一个让那些日本极端军国主义者们痛苦而又无奈的曲折过程。
中国人民长期坚决的抗战,使日本在中国找不到出路,日本预定的大陆政策的关键因素“征服中国”不仅没有实现,反而深陷中国全民抗战的漩涡,因而注定了称霸世界的大陆政策的破产。
越是到战争后期,日本越是存在日趋严重的军事,经济,政治危机。
加上世界反对日本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展,日本已经走投无路,已经注定了必将失败的命运。
在顽抗到底还是缴械投降的问题上,日本统治集团内部之政府,军部,重臣之间矛盾日益尖锐,难以调和。
曾经企图谋求有条件停战,但日本法西斯的这种幻想无异于痴人说梦。
如日本一度试图与中国谋求“和平谈判”,但中方明确表示:在《开罗宣言》后便不存在日华的单独和平,必须放在世界和平也就是与全体盟国的共同和平,使日本中日单独议和的幻想完全破灭。
在苏联对日作战前,日本又寄希望苏联以“中立国”的身份在日本和西方盟国之间进行调停,但苏联对之反应冷谈。
这说明,日本的野蛮侵略行径已为全世界人民所不齿,惟有接受无条件投降。
与此同时,日本狂热的军国主义者们不甘失败,不自量力叫嚣本土决战,创造了“自杀性”袭击方式的灭绝人性的“神风特攻队”。
甚至不惜将全体日本人民拉着为之殉葬,但只是徒劳无功。
从1944年冬,中国战区战略反攻的时机已臻成熟。
国民政府在昆明成立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以参谋总长何应钦兼任总司令。
将西南地区的86个陆军师及特种兵团编成4个方面军、1个防守兵团和“陆总”直辖各部队。
即:卢汉的第一方面军,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汤恩伯的第三方面军,王耀武的第四方面军,杜聿明的昆明防守兵团。
此外,自中国远征各军击溃日军,打通中印公路;接通中印输油管道以来,盟国援华军实源源入境,每月内运物资和军火超过6万吨。
其中以美式武器陆续装备完成之阿尔发部队已有20个陆军师,分别编入了“陆总”所属各兵团。
“陆总”的战斗序列编成后,积极策划战略反攻,配合国内各战区的国军及太平洋战区的盟军对日作战。
盟军的反攻节节胜利。
日军已从主动变为极度被动的状态,其海军舰队几被全歼,航空兵亦已残余无几。
盟军已取得绝对的制空权及制海权。
二。
中国战区正面战场经过“陆总”所辖各方面军的战略反攻,迄至1945年8月上旬,已获得较大之进展。
当面之敌我态势,自1945年4月以来,敌人大批抽调了陆军约7个师团的兵力向湖南湘西地区进犯,企图夺取芷江空军基地,以空军继续威胁陪都重庆,并破坏西南地区的反攻部署。
经月余之战斗,第四方面军王耀武所属各部将士拼命反攻,于5月19日将进犯芷江之敌彻底击溃,歼日军2万余人,取得湘西大捷。
从春天到夏天,从湘西到芷江,鬼子的末日真的来到了。
芷江,一座小城,一间小屋,一面牌坊,却浓缩了一部全民顽强抗日的不屈历史。
日本向外国投降固然是头一遭,对中国来说,在近代史中也没有受降的先例可循。
唯一的参考是向美军借来的德国向盟国投降的记录片。
当时的重庆国际电影院特别为参与受降仪式的少数官员放映了这部记录片。
从这部影片中可以看出,不管交战国双方仇恨有多深,但战胜国对战败国投降代表个人人格仍然给予充分的尊重,但除此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了。
既然没有可借鉴的资料,只有想得全面些了。
受降典礼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