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视线离开电脑又投向孙哥的身上,发现了一个很意外的事情,孙哥全身上下穿的都是名牌,桌上放的烟也是几十块钱一包的好烟,极像一个富家子弟。可从他的动作和气质里释放出的身份信号,只能是一个混混。
他记得合伙人给他的警告,在骗子这个行当,亲人可以骗,政府可以骗,农民可以骗,乞丐可以骗,就是不能去骗那些无正当职业的混混,骗子也是混混。
陈怀并没有产生认识孙财的想法,但心理却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对另一个表情能瞬间从痛苦变为舒服,现在能精力充沛地玩游戏的人更加的好奇。
陈怀明明知道有些事情不知道比知道的好,但他还是想一探究竟。
他们在网络中好像完全忽略了时间的存在,世界上一切的变化似乎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只有对自身最直接的感受:口喝、饥饿、疲劳与刺激。
只要口袋里可以掏出钱,口喝、饥饿、疲劳会被享受代替,刺激过后需要更刺激。
时间还是在不经意间定格到了黑色的夜幕中,月亮还没有到达城市上空的时候,爱迪生发明的灯光是城市最重要的依靠,点点灯光如点点繁星,闪烁于城市中,让该显眼的特别显眼,似乎在指引着人们视觉的方向。
陈怀悄悄地跟在两人的后面,沿着路灯照亮的方向可以清晰地看到前方的两个人和地面交错的身影,他们走的方向是陈怀住处所在的方向,当然也是周复住处的方向,因为他们住在同一座大楼。
前面的行人和行车渐少,只听见孙财说:“周哥,你的那些特制的烟还有没有,我想多买一些,这样就不用经常找你买。你知道,我晚上不出去找女人的时候抽得比较多,朋友也一起抽,好多次不够抽,又不想在经常打扰你,所以多难受啊。”
显然他们并没有对周围的人产生怀疑,所以将他们之间秘密的交易说了出来。周复是一个谨慎的人,他说道:“孙财,你还是节约着点抽吧,现在货源很少,你知道干这种买卖的人都特别小心,一有风吹草动的就会停止供货,所以我自己也要储备。能和干这种买卖的人认识是需要缘分的,我这些年只认识了一个,我不会告诉任何人。”
周复为什么不说这东西太贵,还是省点钱呢?陈怀想不通周复的说词,难道对于孙财钱不是考虑的范畴。
陈怀有些感慨,现在的富家子弟会如此堕落,自己为了自由地生存而堕落,但孙财为了什么堕落?不缺钱,前途一片光明,集无数宠爱于一身,还有什么理由让自己放纵到吸毒的地步?穷人心态产生的好奇心更加强烈。
只听到孙财又说道:“你知道我已经离不开这东西了,你就想办法多弄点,钱真不是问题,问题是现在有了钱却无法享受,这真是一件讽刺的事情。”
孙财也曾想用别的产品代替这特制烟,但是他害怕接触更多的人,他知道这些人就像是贪婪的吸血鬼,能不碰就不碰。何况这些东西太容易被发现,而且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里要了他的命。抽特制烟已经是在情绪低落的时候犯下最严重的错。
周复说:“行,有钱能使鬼推磨,现代这个社会做什么事都有风险,我不相信他们会眼睁睁地看着钱财流失掉。”
“这才像周哥的气魄嘛,今天我请你去享受全套服务,好好放松放松,玩了这么久的游戏,精神绷得太紧,不放松一下,晚上做梦的时候还在射击敌人呢。”孙财心里痛恨这种钱眼里的小人,但没办法,他已经彻底地被毒品俘虏了。
夏天的月亮出现的时候总是比较神秘,刚刚还不曾见到,现在却挂在了四十五度眼角的位置。
“还是兄弟你比较懂享受,改天吧,我现在困得不行,一个星期没有睡过好觉了,玩也玩不动啊。”
“既然周哥想睡觉,那就改日吧,以后你还得多多照顾小弟,这烟让我远离了多少烦恼与痛苦啊。”说话间停下了脚步,表情似乎还陶醉在飘飘欲仙之中。
“明天到货了我肯定第一个想到你,你让我放心,我也会让你放心。”
“爽快,周哥一点都没变,刚认识的时候我就感觉你这人非常直爽。那我先回去了,你早些休息吧。”孙财往回走来,陈怀保持冷静,迅速地躲到了一颗榕树后。
不管是从正面看还是后面看,孙财就是一个趾高气扬的款爷。一身全新的明牌,似乎走起路来跟常人都不太一样。
听起来孙财要去找女人,用钱换取一晚兽欲的发泄,谁也不会去改变他的想法,谁也不会去阻止他的行为,没有人会在乎他,陈怀觉得他是一个可怜而孤独的人,他需要同情与理解,但没有人会同情他,没有人会理解他,只有人想吞食他,他的钱从那来呢?可能从周复那里可以找到答案,但答案对于陈怀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怎样才能更多更快地骗到钱,有一天会不会也像孙财一样趾高气扬,走路与众不同。
周复与陈怀,一前与一后,方向就是那栋八十年代初建在城市边沿的盒子形楼房。
周复点燃了一支烟,在嘴里大口地吸着,藏在身体里的毒魔又找到了他,那种痛苦的感觉如此熟悉,特制烟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毒魔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他完全无法抑制,他的脚步快了起来。
陈怀以为自己被发现了,所以想甩掉自己。他放弃了继续跟着周复的念头,骗子总是特别警惕,他不能让自己为无谓的东西冒太大的风险。
第二十九章定海
定海是一个经历贫乏的人,跟中国大部份1980后的人一样,从懂事时开始上学堂,开始不太懂得上学的好处,只听很多人说,学习不好将来就没有出息,他跟大部份的小男孩一样,小学的几年里调皮捣蛋,对那些出不出息的话并不太重视,可人会慢慢懂事起来,因为试卷上分数高的人得到的赞赏与优待越来越多,所以不得不在成长的路上对考卷上的分数更加的重视,而忽略了自身很多的爱好与天赋。分数的确在他的重视下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之前说过,他依然没有考上想要的高中,是花了不少钱才勉强地被高中学校接纳的。就这样一个劣等生,在通过了三年的努力后终于没有辜负全家的心愿考上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