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此乃天机_股痴在1997年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3.此乃天机(1 / 1)

道门中“师傅找徒弟”之说源于上品根器的传人万中无一,自己送到师傅眼前的大都根器一般,故有传承有造诣的师傅都会自己亲自踏足凡尘,寻觅那些可以继承自己全部绝学,并让自己宗门大放异彩的可造之材,所谓千金易得,一将难求,更别说古往今来一直披着神秘面纱的道门了。道家之学并无普度一说,这也是佛道相争,佛门总站上风的原因,一句“阿弥陀佛”,即可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如此简单,和西方耶教临死前无论罪恶多大向上帝忏悔后都可以魂归天堂不坠地狱之说有得一番比拼,有异教徒考证:耶稣到达耶路撒冷前实际是印度一苦行僧,所以佛耶二教吸收教徒信众的方法都很近似,教理相通之处也不少,当然这都是题外话,就此揭过,且看老吴面对的状况。

老吴很沮丧,老吴很郁闷,但凡有脑子的人只要一反问自己:“你有何德和能?可以传承宗门绝学?”都可以得出自己非道门中人的唯一结论。当然刚才老吴是气血冲头,一时妄想,现在清醒了,但他还是奇怪这个自称白云观诚字辈的道长怎么会知道自己姓吴的?事情有些不简单啊!

老吴拥挤不堪的家中,那位须发皆白状若画里神仙白云观诚字辈的老道士突然看到屋子里堆成山的旧书有些惊诧,不过片刻之后,神色便自然了许多,身为主人,老吴心中却忐忑不安,“道长见谅,家里实在杂乱,不过都是为了讨生活,您找我究竟有什么事情?”老吴开门见山了。

老道略微沉吟一下,言道:“施主是否在网上转发过一篇撄宁大师的遗嘱?”

“啊!是转发过,有什么问题吗?难道是伪作?”老吴有些明白老道找上自己的目的了,当然自己的资料在网上只要是有心人都能查到,这也解开了老道为何知道自己姓吴的疑问。

“逝者逝矣!还是请吴施主把这个贴子删了吧,还逝者一番清静。”老道说这话时眼中隐隐现出一丝水雾,语气也沉重了不少。

“发那些文字之前我也是反复考虑过的,毕竟随意公开别人的隐私,实在是不道德,但为了一直悬挂我心的疑惑能找到答案,最终还是发了,这些文字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吧?”老吴有些兴奋也有些迷惘但更多的还是疑惑。

“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

只贪名利求荣显,不觉形容暗悴枯。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老道没有直接回答,抑扬顿挫的吟出这段诗文。

老吴当年也下过苦功,熟读不少丹道经典,一听便知是道家南派祖师紫阳真人北宋张伯端着《悟真篇》中的第一首诗,这诗与“遗嘱”有联系吗?

“删除没问题,不过,道长能给我说说世上是否真有修炼成仙的事情?”老吴感觉自己问得太直接了。

老道迟疑了一下,又吟出几段诗文:“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

“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师传莫强猜。只为丹经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仍是紫阳真人《悟真篇》中的诗句。

末了,老道又云:“相逢亦算有缘,施主而立之年当寻那真口诀方是正途,另外删贴之事勿忘,老道就此别过,他日相见,望施主能脱胎换骨,成就一番事业。”

老吴慌忙应了,口称一定努力,但自己根器愚钝如何才能有一番作为?老道言“此乃天机”后即飘然而去,老吴立于屋中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息。

二十年的追求仿佛于今日显出一丝曙光,而老吴那颗泯灭已久的寻道之心又活络起来

ps:2008.5.17夜0:01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