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太后训子_安乐侯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太后训子(1 / 1)

散朝后。

王宫内。

“气死我了!母后!杨敏那老匹夫真可恶!”姬明堂在太后的住所---慈沁宫内焦躁地转来转去。

“放肆!天子要有天子的仪态!毛毛糙糙成何体统!”王太后训斥着少不更事的天子。

“可他真的很可恶嘛!”

“难道要事事顺着你才不可恶?柳敬明这种人你少给我亲近!他的文相职位是杨敏、刘牧一力推荐上来的,可你看见他都干了什么事?都是和杨敏、刘牧对着干!”

“有人和杨敏、刘牧对着干不好吗?这样也避免杨敏一家独大,独掌朝政!”

“我不是说对着干不好,毕竟对君王来说,维持朝政平衡时必须的手段。但柳敬明这人连一力扶持他的人都可以背叛,我想不出他还有什么不可以背叛的!这人忘恩负义,不是可信之人!反倒杨敏虽然权倾一方、飞扬跋扈了点,但他所作所为都是为整个大晋朝大局着想,从没仗势欺人、以权凌人,恪守为臣之道,从未有过不轨行为。你身为天子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去用人,不是谁办事合乎你的心意、正中你的下怀就是可用之人,反倒这些人你得小心提防,因为这些人善于溜须拍马、结党营私,对朝廷来说不是好事。你今年快16岁了,再有两年就亲政了,你还是这么幼稚叫娘亲怎么放心?你身为天子,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去用人,任用官员要看才学和德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朝廷需要忠臣、需要忠言,虽然这些可能不合你的口味,但是只要有利于国家社稷,就是不合你的口味你也得去做!柳敬明这种人你只能利用它来牵制杨敏,但不能重用他!明白了没有?”

“儿臣明白!”姬明堂垂头丧气接受太后的说教。

“江山社稷没有安定前,不管你有什么想法,都不准动杨敏!”

“儿臣明白!”

“好了!你先去太傅那去!太傅是前朝为数不多的博学之士,多和他亲近会对你以后亲政有帮助,你现在可以去向他学习帝王之术、驽下之道了!”

“儿臣明白!定不负母后期望,做个中兴之主!”

“嗯!这大晋朝正是多事之秋,你那些王叔、王兄、王弟可都蠢蠢欲动啊,你要快点成长起来啊!”

“娘亲放心!谁敢多事,儿臣定不饶他!”

“嗯!就是要这份霸气!谁敢反叛就杀了谁!谁都不能例外!”太后不怒而威,煞气逼人.“嗯!”姬明堂也狠狠点了点头。

“没什么事的话,儿臣先到太傅那去了?”

“嗯!去吧!”

“慢着!”太后叫住了转身欲走的天子。

“母后还有何吩咐?”

“儿啊,你可知道你现在所面临的形势?”

“请母后明示!”

“总的来说,现在是内忧外患,内有旱灾水灾,几个封王蠢蠢欲动,流寇盗贼四起;外有西戎、西捷、东贺、南越等国虎视眈眈,他们都在等,在等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吞并大晋朝的机会。所以这次旱灾和水灾的处理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大晋朝的兴衰!处理得不好,则会发生暴动、甚至起义,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几个心存反意得王室宗亲人员肯定会借机起事,那时内乱将会开始,而周边国家将趁火打劫。所以你最近需要处理的是多和军队亲近争取军方支持,另外要派信得过的人员去处理这次赈灾事宜。柳敬明绝对不能负责此事!此事交由文官杜渐和武将刘牧处理。杜渐负责发放赈灾物资,刘牧负责灾区治安和剿匪工作!必须要尽快安定灾区人心,不能让灾区出现丝毫动乱!”

“儿臣明白!”

“还有!你明天拟一道旨意,减免灾区三年赋税,三年之后灾区可享有十一税两年,然后恢复。其他未受灾地区实行赋税减半,为其三年!”

“母后!这怎么行!国家没有赋税,军队、官员、王室怎么过活?”

“眼光放长远点!不要只看到眼前利益!现在内有外患、人心惶惶的形势我们只有这么做才可以迅速让百姓安定下来。诚如杨敏所说,百姓所图非常简单,只要安居乐业,有口饭吃,他们就不会闹!我们给出这么好的优惠措施,会调动百姓的积极性,这样做会使我们赢得民心。这样那几个封王想要起事,就不得不考虑民心的向背。毕竟朝廷能给百姓一条看得着希望的活路,谁会愿意去造反啊?而且他们起事现在还没摆上台面,一切都在暗中进行的,起事需要钱粮,你限制了赋税,他们可调用的钱粮就会少很多。他们要么暂缓起事打算要么偷偷抢购粮食,这样我们就可以借机抓住他们的把柄将他们一网打尽,谁也不敢多说二话。另外我此举也是顺手给军方一个面子,答应了他们朝上所求。虽然短时间内对国库、王室、甚至官吏军队有点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你可以把王宫日常用度贴出来,用王室的节俭来做表率,这样任何人都不敢多说二话。但是军队军饷你不能少,先从王室、官吏身上做起吧!”

“母后高明!”姬明堂满心欢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