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里一幅幅梵高画作的面前,我也会睁大了眼睛带着崇敬的心情去琢磨那帆布上奇异的线条和绚烂的色彩,这时的我会想到那本小时候从同学那里借来的梵高传记,那本从未读完的《西方美术史》,还有那首深情的“starrystarrynight”。这真是难得的审美感受。
但当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站在一幅董其昌的山水画前细细品味的时候,不知不觉,每一个中国人从小耳濡目染的诗词歌赋、典籍文章,从苏轼的《江城子》到关汉卿的《沉醉东风》,从曹操的《观沧海》到席慕容的《河流之歌》,再到每一个听过看过的故事、轶事、野史、影视、旋律,加上自己对中国山水的记忆情感,就会化成一缕缕说不清、道不明的思绪,随着血液流遍每个毛孔,直到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欲罢不能。
这是我很难向外国朋友解释的感受,他们无论怎样学习欣赏中国的文化艺术,也不会有这样强烈的心理感受,正如他们的宗教、文化、教育决定了他们对卢浮宫馆藏瑰宝的审美要远远深刻于我们。
几百年来,西方是强势的世界。强势的国家把强势的文化带到世界各地。今天的我们也穿着他们的衣服,留着他们的发型,说着他们的语言,享受着他们的发明,跟随着他们的时尚。强势国家的老百姓们也自然会变得自满,他们的标准就是世界标准,他们逐渐失去对世界的好奇心,有人说,这是他们走向衰落的征兆。而在迎头赶上的国家里,人们对外面的世界依旧充满好奇。
这种好奇是如此强烈,有时甚至让他们忘记了灯火阑珊处,还有同样值得好奇,值得了解的自己民族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