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意思的人_30而励:风暴主播芮成钢思考中国与世界(全本)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当有意思的人(1 / 1)

人是这样,对事情的判断也许也应该是这样。

耶鲁法学院有几个即将拿到法学博士的学生告诉我,他们准备一毕业就到中国来生活两年,学习中文,了解文化,也许再干点儿什么,挣点儿钱在四处游历一下。以他们的学历,在纽约或者华盛顿找一个年薪十几万的工作易如反掌,为什么偏偏要做这样的选择呢?

他们的回答非常简单:“中国现在这么让世界关注,到中国生活两年,学会中文,会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我说那你不挣那几十万美元的高薪了?回答是:“钱,以后有的是机会挣,趁年轻的时候,要让自己高高兴兴地做一些最有意思的事。”

他们的这种想法和做法在同龄人中很普遍。同样是耶鲁法学院毕业的克林顿,当年也是选择跑到英国连读带玩了两年。

而我们中国的年轻人呢?似乎不少是大学一毕业就攒钱或找父母借钱买房子,然后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不敢冒险、小心谨慎、天天想着供房供车的人。这样的选择,只会帮助成就了几个富豪榜上的地产商,却失去了自己该有的朝气和勇气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机会和可能。在发达国家,几乎没有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买房的情况,一般都是到了三四十岁事业有成之后才会考虑买房子。我们是不够自信,还是太缺少安全感了?

要不然就是胆子特别大的,被媒体上天天热炒的暴富明星们弄得浑身发热,蠢蠢欲动,一毕业就要“创业”,咬牙切齿要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陈天桥。

当然,地产蒸蒸日上,年轻人疯狂创业,中国的gdp也能跟着涨几个点。但这几个点的机会成本是:我们少了很多有意思的中国人,有意思的事也会变得越来越少。我们本来可以更和谐的社会也就多了很多遗憾。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