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小姐!”
姆妈在后面焦急地叫唤着,却怎么也跟不上前面身穿红色和服的小家伙,这个小东西迈着细碎灵巧的步子,从内室直奔进园子,听见姆妈的木屐声响,她倏地钻过假山石的窟窿,到后面的草丛里去了.
“小姐!快点出来啊,衣服脏了可怎么才好啊!”姆妈急地快哭了,小家伙却全然不放在心上,穿过草丛跑向池塘那边。在池塘边的小亭子里,姆妈绕着亭子跑了一圈又一圈,终于接近了这个淘气包,小东西站到了亭子的石栏上,姆妈喘着气,“这下没地方跑了吧,小姐淘气地够久拉,快点跟我回屋子里去吧,”姆妈一面说着,一面想来牵孩子的手,她忽然站住了,孩子正打量着石栏下边一个灰色的小丘,这其实是池塘里挖出的淤泥,没来得及清理就堆在一边,这个7岁的孩子盯着这堆黑不溜秋散发着难闻气味的东西看,姆妈轻轻地上前准备抱她,孩子用一种威胁的眼光望着她,那意思仿佛是说,你再过来的话我可要跳下去拉。
“小姐,小心那个,多脏呀,快点到我这里来吧,”孩子看她接近过来,毫不犹豫咚地跳了下去,她一下子跌坐到那堆淤泥上,半个身子馅了进去,顿时动弹不得。姆妈吓的脸都白了,赶忙叫起来,“快来人那,小姐掉到泥里去了!”小孩子似乎对姆妈的大呼小叫毫不在意,也没有哭,她试着动了动,没办法挣脱,她忽然想用两只手撑着边缘把自己拔出来,当然没有这样的力气,反而因为动弹的缘故,更深地陷了下去,这下泥到了胸口,姆妈跺脚哭了起来,一面拼命抓住小姐的两只手,想把她拉出来,可是除了自己弄的身上是泥以外,一点办法没有,小孩子烦躁起来,她用力挣脱姆妈的手,再次试着要将自己拔出来,这时突然有人从两腋下抱住自己,轻轻地徐徐地用力,两个侍从从前面拔开淤泥,这样弄了10分钟光景,终于把小家伙解救了出来.
“大人,竹田大人都是我不好啊,没有看好小姐,”姆妈带着哭腔跑上来抱着孩子,
“快点带小姐去洗刷吧,”竹田擦拭着头上的汗水,那个小泥球仰头看着自己,没有哭吗?脸上也没有害怕的表情,无论如何这个时候应该害怕吧?作为普通的小孩子,因为这样狼狈,或者说做了不好的事情要受到惩罚,总应该感到害怕吧?竹田想着,感到困惑不解。
“安喜,今天是怎么回事?”竹田抱过梳洗完毕的小孩子,和气但不失威严地问到,“我自己跳进去了,”这个叫安喜的孩子心平气和地回答,“为什么要跳进去呢?”在一旁的姆妈听到这里忍不住又要流出眼泪,眼巴巴地望着孩子,
“我和姆妈玩捉迷藏,”安喜回答,
“唔,难道没有别的地方可以躲吗?那么脏的地方,安喜不怕吗?”
“没有地方躲的时候什么地方都可以去,只要不被抓到,”
“那,弄脏了衣服,安喜不怕爸爸会生气么?”
“爸爸不会,生气的话就请爸爸打安喜的屁股,”说完从竹田身上滑下来,一本正经趴到竹田面前,还把屁股高高地翘起来,竹田忍不住笑起来,哪怕有点生气,现在也被这个孩子的无畏和严肃逗乐了,他再次抱过她来,“下次不要这样。”
“恩那”安喜心不在焉地应答,这种语气竹田再熟悉不过,这个意思就是以后还会这样。竹田安喜,这样令人头痛的小孩子,正是36岁的伊贺守护大名竹田绣男膝下唯一的宝贝千斤。
安喜的脾性与其他孩子不同,安静,不喜欢哭闹,但是,冷不防的,就会有惊人的举动,比如这次的淘气,这孩子身上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早熟冷静的气质,以及暴躁固执的脾性,都说是绣男宠爱的缘故,但安喜其实并不任性,只是表现出这个年龄不该有的强烈的自我主张和镇定自若的态度。也许是因为独生,太寂寞了吧?竹田心里想,整天和使女姆妈在一起,这么早熟的小孩子,怕会失去纯真的天性。绣男于是买了几个年龄相仿的侍童陪伴安喜。
在这些侍童中有一个叫菊次郎的,长的清秀端正,是个孤儿,侍童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到了竹田家的大宅院,一个个兴高采烈,又新奇又激动,只有菊次郎一个人安安静静的,不跑也不跳,反而有点郁郁寡欢,其实这个也是很多孤儿或者相对内向的小孩子的正常表现,只是碰巧在其他孩子的衬托下,引起了同样阴郁不快的安喜的注意。她开始接近这个安静羞怯的侍童。
“菊,你画的是什么那,给我看看,”安喜这样问菊次郎,
“菊,这个点心很好吃,你尝尝吧,”安喜拿了自己喜欢的点心,主动给菊次郎,
“我画的是伊贺的群山,安喜小姐,”菊这样回答
“谢谢安喜小姐,请大家一起吃吧,”菊次郎望了望点心,却并没有接受。
菊次郎天性羞怯而敏感,所以不会像其他侍从一样接近或顺从安喜,安喜的热情和主动亲近没有使这个早熟的侍童受宠若惊,反而吓到了他,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他刻意地躲避安喜,但是对于这种热情并不是没有感触,如果安喜耐心地等待,继续用热情和友爱去化解他的疑虑,那么两个人会成为非常好的朋友也说不定。可是安喜太性急了,她毕竟是绣男宠爱的千斤,无论什么想要,就唾手可得,菊次郎的躲避,在她看来是不可接受的冷淡和回绝,这个是莫大的耻辱。
“菊陪我去花园玩吧,”“菊我们一起写字吧,”安喜的邀请渐渐的开始带了命令的口吻,这个叫菊次郎的侍童懂得不能够反抗,没有表现出不快,但是比平时更加地安静和冷漠,就像在无声地反抗一样。安喜暴躁乖僻的脾性,在和菊次郎的相处过程中愈加显现出来。要得到的一定要得到,不然就算玉石俱焚也无所谓,这是从来没有受过挫折的人的偏执心态。由爱生恨,是因为得不到回报,这么简单的道理,在小孩子之间也就是这样,但其实这个并不是爱,而是人类自私的一相情愿的占有欲而已,可惜年幼的安喜不会懂得这些道理,她只觉得,叫我不快乐,你也要一起不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