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政体的另一个缺陷在于----一件物品为越多人共有,关心它的人就越少。一般情况下,人们主要考虑的是自己,很少会考虑公共利益,即使是考虑公共利益,那也只是在这种公共利益关乎自己的个人利益的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当一个人有忽略某个事物的倾向时,他会希望由别人来经办它,原因就在于此。
最后,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的身份的变更将是极为困难的,而且农夫和工人似乎比法官更重要。再次,由于子女不再依靠父母喂养,父母不再需要子女照顾,彼此的亲情必将面临频繁的危机,也许一个不顺心子女就会远走他乡,生活根本就不用担心。而且因为家庭的组成在于自足,那么已经自足时,家庭便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现今表明,当经济越来越发达时,人们对家庭的意识越来越模糊。
我本无这种想发,是有一次,坐我前面的女孩子对我说的:“现在这个时代,结不结婚不重要,爱不爱才是最重要的。”
是吗?是的,现今人们放纵的行为和普遍的离婚现象已经可以说明这一点啦。
那么,如果社会进入一个公民共有钱粮的时代,这必将会带来一个恐怖的局面----因为大家对爱情的追求,很多人会不知道谁才是自己的亲生子女,因为一个女人很可能在一段时间里和几个人发生关系。这就会使得社会间的亲情变的冷淡。父亲不再说:“我的儿子。”儿子不再说:“我的父亲。”。当然,我也许言重了,但看看现在人们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如果在一个人人都不需要依靠别人的时代里,这种事情的发生只是迟与早的问题。(当然,有人会说:“如果两人相爱呢?他们会永远在一起的。”,但是谁能保证他们不闹矛盾?一闹矛盾的话,就有可能自我放纵或被人乘虚而入,那时你在想和好也晚了吧,就算和好,那孩子的身世不也有可能出现疑云吗?难道每个人都要去趟医院验dna?长久下去,谁还有精力呢?他们只会对每个孩子都冷眼相待。)
当这种现象持续长久下去,关系便会因为混乱而彻底消失!因为已经弄不清也不想去弄清了(毕竟同样的事多了,大家都见怪不怪了。)。那时人们就不仅会在情人之间发生关系,而且有可能在父女,母子之间发生爱恋和亲昵关系,这是何等的荒谬啊!这必然会成为更为疯狂的灾难的导火索。
第三卷---法律与法官(个人观点)
一:司法成员
司法成员即是法院审理组织中的成员。对于处在这样位置上的人,我们对于他们有特殊的要求----他们不需要像处于其它位置上的政府官员那样工作,他们如果只是做出详细的审理和公正的判处就是最优秀的了。
司法成员中最重要的即是审判长和陪审团。
那么,对于这些人,我们应该是选举产生呢?还是采用抽签的方法。或是上头挑选和指派。
司法成员所需的法律知识相信大部分上过大学念法律系的人都可以担任而不出问题。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考试---检验其法律知识。调查---了解其德行。选出一批有资格担任的人员。
那么,到底是选举呢?还是抽签呢?还是指派呢?
选举,必然牵扯到选票,选票必然牵扯到拉票。拉票也就必然会发生人情账。这样是有碍于司法公正的。而指派或挑选有有可能产生与权贵的交易性,那要只会强者越强,弱势越弱。一旦人民所求的正义庇护消失,那么这个政府对于人民的自然约束力必然会减弱。
相反,抽签代表了偶然性,与人际交往毫不挂钩,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司法成员比之另两种方法产生的人员更有可能公正正义,更有利于人员调整(毕竟是抽签产生的,定时把你换掉你也无怨言可发,说了也没人理你。而为了不被替换,你也必定认真办案。)
当然,对于抽签的结果很多人会不服,所以陪审团的设立就可以有效的化解这种矛盾。
二:法律的制定
法律是政府对于人民的许诺,是人民服从政府的自然约束力之一。所以法律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在管理人民,而是在考验政府。
所以法律的制定和执法的力度对于政府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关于执法力度的加强我在上一节已经提到了,现在补充一下:法律的公正还需要强制力的支撑,就像天平要一根棍子做支撑才能立起来一样,法律失去了强制力就像失去了支撑的天平---是没用的。而强制力不但是对人民的强制,还是对政府的强制!我们要清楚一件事:法官在工作的时候就不应该像个人,而更应该像个机器!像人的法官就不是法官了,而是权贵的机器!
再次,看看法律的制定,现今的法律是理性的法律,即是站在受害人和罪犯双方面的法律,这是很好的,不至于因为一个人犯了一次错误而毁了他的一生。但这中法律唯一的毛病在于法官可以有很大的自由调控空间。
所以政府应当设立特殊法院,专门审理法官执法不严或执法过严的行为。这样就有效地促进了法律审判的公正性,毕竟没人愿意为了偏护或同情某人把自己拉下水的。
并且政府应当制定多条法律来限制国家主要领导人对经济的调控力度,一确保人民的利益受人民的关注,并非一两个人可以胡作非为的!在美国,这中法律在华盛顿时期就开时存在了,并伴随着美利坚走过了他全部的发展史。
我们必须了解,法律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三:关于税收
税收是政府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国内经济的重要一环。
谈到税收,我们就得先谈谈钱币的产生。在原始社会,以物易物是经济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我们今天钱币易物的原始形态。
随着人们生产力的加强,人口的聚集,以物易物已近跟不上速度了。因为物品不方便携带所以产生了用一种易于携带的物品作为通用的货物来交换的方式。
这就是钱币的起源,钱币本身是不存在任何价值的,而钱币所代表的物品才是真正的价值。(有人会反驳:“银子,金子在现代是一种资源,怎么能说是没价值呢?”是的金银是资源,所以现代并不是拿它们来做货币的啊。但在古代,它们并没什么用,但好看,所以被用来做货币了。)
因为国家的资源储备量和生产力是不可能有人民消费水平增长的那么块的。而且多印制钱币只会造成钱币的贬值(通俗的解释一下,因为发现很多人弄不懂是怎么回事:总价值就那么多,代表的东西多了,每件代表物的价值就降低了。)而不利于国家对国外市场的调控,所以,回收钱币(少给你钱,就是税收啦。)成了最有效的办法。
那么我们既然大概了解了税收的本质,就可以来谈谈税收了。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方面的消费就要开一个方面的税收来维持。我认为有多少个行业就要有多少种税收,不能免去一行而让其它行业为之分担,那样只会造成一方疯狂的按照自己的意愿生产,另一方却被压抑而减慢了发展速度。
这样是不合理也不对的,比如农耕,他们会什么赚钱种什么,却在不会受政府控制了。
那么关于控制又从何谈起呢?
应该依靠税收。根据每个行业不同的经济效益制定不同的税收。通俗些讲就是:赚的多的就多收些,利于政府对该行业的控制,也便于政府的财政收入。收入少的则反之。
如果你想使大米的产量升高,就可以单独减低对种植水稻的税收并提高大米的价格,以刺激一些农户去种大米。想促进工业产物也亦然。有人会问:“提高价格?太没天理了吧。”放心东西一多,它自然不会高,也许到后期还会低也说不定耶。
这样的:大行业宏观控制,小产物微观调整才是整体发展的正确经济模式。
第四卷---教育(个人观点)
一:幼儿教育
首先,我们来想一想性格的生成到底是先天因素造成的呢?还是后天因素造成的。
这个问题还是比较难回答的,那么,我举个例子好了。
为什么乡下人和城里人的性格普遍不同呢?难道是一种性格的人非要挤在一个地方出生?显然不是这样。
那么,这就很好的说明了性格的生成主要是受后天因素的影响。那么,又是什么后天因素对他们造成了影响呢?这个问题显而易见,是身边人的语言行为。孩子的性格大都像把他从小带大的人,而且从人性格的独立表现时间来看,孩子的性格生成是在两岁的时候,所以从零岁到两岁的这段时间里,对幼儿的教育和幼儿生活的人文环境要引起重视。
亚里士多德认为:有人天生就应该是统治者,就像有人天生就是奴隶一样。
这种理论是荒谬的的。他论证:就算是奴隶中的统治者起来反抗也会被击败,就是因为他天生就应该是奴隶。
虽然这种理论已经过时了,但他所说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这就很好的说明了:教育对人的重要性。
如果你想你的孩子品德高雅,那么从小就要实行人格培养(随便说一句,从小学舞蹈,钢琴等对孩子今后的人生定位是有影响的。家长也别想以那几年的努力与别人拉开距离,没听说过那位艺术界的名人是靠从小拼命的。再者说小孩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有限的,你从小花五六年学的东西,我可以讲别的小孩长大后只需花五六个月就能学好!)因为那两年的教育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二:青少年的教育
当孩子步入青少年时期,教育这个问题又横至于眼前。
我认为你应该带孩子上街,哪里都转转,细心观察孩子的眼神,动作。以寻找孩子的爱好所在,加以培养。是不是长处不要紧,用的好不好也不要紧。这样可以让孩子找到在家长控制之下放松的方法,还有利于你和孩子的日后交流。因为有共同的话题了嘛,话匣子打开了,之后你想了解什么就简单多了。(我妈就这么弄我的,不过老子不吃这套!)
再次,本节最重要的讨论在于:现今对青少年的教育模式。
现今的模式要求大多数青少年必须掌握所有的基础科目,这本不错,但它亦要求不得偏科!这未免有些胡闹了。
举个例子,就英语而论,如果一个人物理极好或政治极好,英语却差的出奇,问,他在高考或中考中的成绩会理想吗?然后那个人就很有可能进入普通高校,还有可能得不到深造!而另一些各科都只是较好的人却得到了这个机会,这企不是舍本逐末了吗?这是个人的损失,也是国家的损失。再者说,对于成年人来说,英语的用处很大吗?当然,对于某些人来说是的,但那毕竟只是少数人。
当然,我不是指英语这门课有问题,也不光是在英语上会出现这中问题。我只是奇怪现今的考核模式过于死板。注意!是模式!不是内容!但人们往往是在内容上下大工夫,却忽略了模式。
比如可以这样:语数英三门科目各科一百为标准满分,考生可以选一门最拿手的科目的分值为一百五(考就考一百五的卷子,要另出哦)文科的其他科目,历史好的用一百五的卷子考,别的科目用一百的。理科也是如此。
这样的多元性就更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调整。只不过要累坏了出卷的老师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