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社会垃圾_谁动了我的女人之乌衣行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16、社会垃圾(2 / 2)

紧接着,是何媛的父母被传唤上庭。在问讯他们的姓名职业后,检察官特意问了两人的职务和他们同秋林所在厂领导之间的关系。两人的回答很富有技巧。他们很巧妙的将自己隐藏起来,仿佛一切都是置身事外。不过,他们在询问结束前画蛇添足的说了一句:“他上调厂工会的事情,和我们没有丝毫的关系!”何母说秋林有才气,可惜人品不好。何父的话更加干脆:“人渣!”若不是审判长制止了他的继续,不知道他的口中还会吐出怎样惊世骇俗的字眼!!

检察官坐下前,用傲慢、不了一世的眼神看了秋林一眼,这使得秋林多少年来第一次感受到信心极度受挫的感觉。他感觉出,有些人开始看不起他了。

应该说,胖律师很卖力。在每一次感到问讯将对秋林产生不良影响时,他都毫不犹豫的站起身表示反对。然而,他的每一次站起身都是又一次的被迫坐下。审判长不允许他说‘废话’。胖律师额头上冒出汗珠子了,他已经没有多少信心了。秋林知道事情的发展,有些失控了,情况对自己有些不妙了!

随着传讯的继续,这种结果更明显了。所有的证据仿佛被一条主线连贯着似的,所有的人都行动步调一致的在印证一个话题:秋林是一个卑鄙下流、品德败坏的人!后来,当那名妖艳的女子站在证人席,秋林突然产生了很滑稽了。从对方松弛而不停扭动的臀部,秋林想起了她是谁。她不是当初的那名‘鸡’吗?!怎么自己的品德操守,居然需要一个从事皮肉交易的来印证吗?!

那些事情做起来怎么一点都不觉得丢人,怎么一说出来就全变了味呢?!莫非许多事情是可以做得但是说不得的……

秋月被传唤时,检察官没有让她多说。从她身上特有的气质,检察官知道她可能会给讯问带来麻烦。秋月一开口就说秋林是个好人。可是大家都不听她的。审判员制止了秋月的申辩。他要求秋月回答是还是不是。

检察官问:“在死者整个住院期间,犯罪嫌疑人是不是一直没有去探望?”

“是……的。”秋月话一说完,就被带下去了。看样子,秋月很失望。她为了秋林的庭审,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没有人给她表现的机会。后来,医护人员又证实了秋月的证词的真实性。

审判到了关键之处。

轮到戴红袖袴的执勤老头,他是最后一个证人。老头详细的描叙了当时他所看到和听到的情景。他说他看见死者跳入水中时,秋林快速地走开了。在等待了一会儿后,在自己赶到之前,秋林又跳入了水中。在老头的证词中,他用了一个“跳”字,而非被推,搡等字眼,这就使问题复杂了。而且使整个案件的定性出现了偏差。

检察官和胖律师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了激烈争执。而庭下,人们开始了私下的大声议论。场面出现了混乱。听到大家都在讨论自己,秋林觉得很开心。他没有想到,在此时此刻,还有人对自己表现出如此的浓厚兴趣。

胖律师和检察官的辩论孩子啊继续,但是秋林已无意去听。两个人在处理自己的案子,却丝毫没有征求他本人的意向的意思,一切都在他的干预之外进行着,秋林明白自己的命运怎样,决定权不在自己,他能等待的,只是结果。

检察官的主要思想,就是要证明一点,秋林是预谋杀人,而且他反复从两个方面证明。一方面是铁一般的事实,阿婵死亡时的整个过程,只有秋林一个人在现场,而且他有足够的杀人的动机、时间和机会。另一方面是秋林罪恶灵魂的心理状态向世人提供了启发,这是一个为了自己的享受和利益,可以出卖一切的非人类!

检察官说,这不是一件平常的案件,不是一个仓猝间的行为。犯罪嫌疑人非常聪明,在通过特殊方式导致死者落水后,却并不记者逃走,而是等有人出现后再假惺惺的做些让人齿寒的姿态来蒙蔽视听。犯罪嫌疑人在回答问题时,时而装作糊里糊涂,时而装作无赖相,实际是想给人一种错觉,企图蒙混过关,逃避应有的法律制裁。他太聪明了,但是表演的痕迹明显,有些聪明过了头!!

秋林听着检察官说话,听到他夸自己聪明时,很不是味。因为他知道,聪明这个在普通人眼中的优点和长处,安插到自己这个犯罪嫌疑人身上,就变成沉重的罪点!

检察官是在想置自己于死地而后快啊!

检察官还在一再提醒陪审员注意,注意秋林这个人,打了引号的人的灵魂。他说在实际上,犯罪嫌疑人根本没有灵魂,没有思想,没有人性,没有人类的道德观念。他的心灵是空虚空洞而苍白的,他只是一个为追逐感官刺激和物质享乐的行尸走肉而已。这样的人,活在世上,只会使社会道德沦丧,大众精神丧失,为社会徒添无穷后患和消极负面作用,他是腐化社会机体的蛀虫,他应该受到严厉的处罚,应该被开除人籍

检察官的话,虽然眼中脱离了法庭辩论的范畴,带有极其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然而他却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检察官坐下后,法庭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任何人说一句话。胖律师仿佛也气馁了,他没有进行反驳,他默认了检察官的言论。

面对一片死寂,秋林吓昏了。当他听到检察官说,我请求判处这个杀人犯死刑,而且我心里会因此而非常快活时,秋林就已经意识到自己要面对什么了。

审判长低声咳嗽了一下,小声问秋林有没有什么话要说?

秋林激动了起来,嘴巴不停地在动,其实他只是在反复的说一句话:“我没有杀人,我没有杀人……”

但是没有人相信了。

这时,胖律师仿佛又意识到自己的职责了,他开始替秋林申辩了。可是,他的才华比起检察官小多了。他只知道运用那些刻板的逻辑推理而不懂得如何煽情,他的话没有让人消除陪审员已形成的共识,反而把他们搅糊涂了。他到底要说什么!

胖律师在经过一番长篇大论之后,最后的结论是,秋林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认为不是个好人,但是不能说不是好人就一定会去杀人。正如不能见到一个人拿着把血淋淋的刀就说他杀了人,也许他杀的是猪、是狗呢?!

对于这个结论,人们有些赞同,但又好像并不能改变什么。即便能,人们也不愿意它改变过来。现在,全国上下正开展“严打”斗争,正式清除社会垃圾的时候,秋林正属于这种清除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