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地仙说来与墨渊上神还颇有渊源。”司命笑道,“帝君既掌着万仙籍册,只须一算,便可知此人底细。”
东华不语,只掐指一算,半晌,不由得挑了挑眉,来了兴趣,“你只知此人是谁,可知此人为何可入地仙之列?”
“昔年若水河一战,昆仑虚除墨渊上神一人之外,还有一人战死。便是墨渊上神座下第九弟子,令羽上仙。这令羽上仙以聪慧著称,墨渊上神收徒严苛,却坦言这位弟子最是有灵性的,若非如此,也不会令这位上仙统了前军。只是令羽上仙战死之后,却没了下文。谁能想到,他竟还能转世到凡间,更能在凡间与其师墨渊上神再遇?只是帝君所指上仙因何重列仙班,小仙确然不知。”
东华顿了一顿,似思索着何事,半晌,方才笑道,“果然如此。”
“请帝君为小仙解惑。”
“当年令羽战死之时,只有司音在场。司音执着一柄玉清昆仑扇,欲救令羽,对否?”
“正是。”
“那日本君在碧海苍灵结下星光结界之时,破开这结界的,并非墨渊,而是白浅。”
“竟是白浅上神?小仙竟不知这白浅上神法力如此高强。”
“非也。白浅并不知玉清昆仑扇如何使用,乃是墨渊就地教与她。本君当日在结界之中听得他说这玉清昆仑扇乃有摄取之能。想来必是那日她悲伤过甚,前去营救令羽不及,眼见着令羽在面前战死触发了玉清昆仑扇之故,那扇子擅自摄了令羽的魂魄在扇中。”
“那为何令羽上仙又会于凡间降世?”
“那扇子不仅可摄取,还可归还。不过这法诀白浅并不知晓。想来应是那日墨渊教与她,她控制不当,连着令羽的魂魄一道散了出来。”
“可小仙听折颜上神说,那日墨渊上神以梵天印收尽三毒浊息,那魂魄当已收入梵天印内,何以降生于凡间?”
东华笑道,“既是只收了妖息,又如何能收了因大义而死的魂魄?”
司命还是不明白,“然则那日上神乃是待帝君的苍何剑回来,方才祭出梵天印。若果真只收妖息,大可直接祭出便可。何须待苍何剑回来?”
“本君的苍何,却也有些不同。”东华似并不想多说,“那日结界碎后,令羽的魂魄将散未散之际,恰好遇见随后赶到的灵宝天尊。”
“原来如此,想是灵宝天尊收了令羽上仙的魂魄,令他转世?”
“不错。不仅如此,天尊还启发了他一番。与他言道,十数年后,将有尊神降世。他因见着墨渊降世时漫天的祥瑞,方才信了,潜心修道,成了地仙。”
“然则如今因他泄露天机,上神命数有变,却待如何?”
“凡事自有定数。因果循环往复,天数难测,安能强求?如今便走一步看一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再者,若墨渊真有归不得位那一天,本君也自有办法。”
“帝君说的极是。”
“这番折腾,你且去凡间走一遭。想墨渊这般经历,不日必将转世。你且看着令羽,莫令他再搅乱了墨渊的运数。”
“小仙明白。”
暗沉沉的天色下稀稀疏疏的薄雪悄然自天际飘落,他缓缓抬起眼,满目萧瑟。刑场之外一阵骚动,却见着那人急红了眼,似贿赂了一回,方才向他奔来,还未至近处,便噗通跪倒在地。
那人只噙着泪看他,哽咽道,“你若认了,又如何会有今日。若非因我之故,你定不会落到这般田地。”
他却淡淡笑道,“认与不认,又有何区别。今日之事,即便当年不是你说,也会是别人,想来不过是相同的下场。素来天下事便大抵如此,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我也早有所悟。令羽,毋须苛责自己。。”
令羽收了泪,似悟了一般,叹息道,“当年天尊点化于我,我便知你并非常人。虽则你如今落了浊骨凡胎,却当真并非等闲。这些年我跟着你,方知因果造化之事,获益匪浅。如今你若归位,我自当潜心修道,位列仙班。若你再入轮回,我便随了你,于这凡世辗转,定要与你积了善果,助你早日归位……”待还要说下去,却闻得午时钟响。
早有士卒上来将之拉开。令羽泪流满面,只大声道,“昆仑山上客,莫恋十丈红尘!”
刀斧手已洗尽刀锋,刀气如滴水凌冰般彻骨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