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文信侯_春秋捭阖录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002章】文信侯(2 / 2)

顺着恶汉的手指望去,忍不住暗赞一声:

这年轻人,虽然一副下级军官打扮,然而浑身却有着一股让人不能忘记魅力。是什么,一时说不上。冷酷?沉稳?犀利……也许就好像一把刚刚打磨出绝世利刃,不,没有那么张扬,他还有点内敛。

李绩身体一颤,他看见高适的手中“百战”。他怎能不记得这把刀,这把刀是他十五年前送给武平一的,“百战”还是他取的,取自“百战不殆”的意思。可如今宝刀仍在,故人已渺。

见高适连头都不抬,依旧我行我素地擦拭的“百战”,这让李绩有点生气:“难道武平一在陇州十五年,就带出这么这么一群桀骜不驯之辈吗?哼,铁打的西关,流氓的兵。铁打是假,流氓是真。”

李绩是个城府很深的人。他收回了视线,又出口叫住了恶汉,“难道你就不想知道我是谁吗?”

恶汉不耐烦地挥了挥后,头也不回:“爱谁谁,关洒家鸟事,别他娘再来再来败我酒兴了。你要是想给老韩拜坟头,那敢情好,但记得带上最好的汾酒来。别他娘的学龙骧卫那帮人,居然在断头酒里面掺水,让洒家最后一顿酒喝得都不利索。”

皇甫冉脸上不由一阵通红,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事实上,恶汉却是冤枉他了。自三年前的军饷改制开始,神策九卫那个喝得不是兑了水的酒,要想喝酒只能自己去酒馆。可这事情,能说清吗?

李绩不以为忤,笑了笑道:“你不想知道我是谁,但我知道你是谁。你是韩擒虎。金吾前卫百夫长,睿文帝二年的神策九卫枪棒大赛中,位列头甲。因醉酒闹事,遂即革职下放至西关军,任十夫长。我记得当年还是我向子行推荐你的。”

子行是武平一的表字。

恶汉抖了激灵,醉意顿时散去大半。他没有想到连自己都差不多快忘记的往事,居然被对方抖了底朝天。连刘希夷都有点惊讶,日理万机的侯爷,居然认识这等莽撞军汉。

众醉汉惊讶地看着韩擒虎,他们何曾想到整日与它们厮混的恶汉,竟有这样光辉的往事。连年轻的神策军统领皇甫,都收起了轻视的表情,神策九卫枪棒大赛头名,那是何等荣耀的事情,按军中说法,这样人物完全可以横着走。

恶汉终于转过头来,惊讶地看着李绩,嘴巴张得合不上来。

刘希夷喝道:“韩擒虎,还不见过侯爷!”

韩擒虎吓了一跳:“你真的是文信侯?”

“如假包换。”李绩微笑道。

见李绩身后的刘希夷对他狂使颜色,又见眼前人物确实与当年的文信侯有几分相似,韩擒虎哪里还不醒悟过来。脚下一软,忙丢了酒坛,跪趴在地下。

“韩擒虎拜见左相!末将冒犯左相,末将知罪,末将该死!”只是心中一阵纳闷,为什么养尊处优的侯爷越养越瘦呢?

众醉汉一见韩擒虎跪了下来,心叫不妙,醉意顿时消失,连忙纷纷跪倒在地,大呼冲撞左相,罪该万死,只是醉得太过厉害,连下跪都东倒西歪,狼狈不堪。

看着这一群活宝的窝囊样子,刘希夷在李绩身后不由大摇其头。

这时,李绩突然收起笑容,厉声喝道:“韩擒虎,知道你范的罪是什么吗?你的罪不是冒犯本相,你的罪在于,自甘堕落。陇州十年戍边不但没有抹去鲁莽的江湖习气,反倒变本加厉。我本以为,以你的能力,十年时间早就可以积功升至千夫长,万夫长,甚至将军,可是你还是在十夫长位置上不思进取!”

“是!是!末将知罪!”韩擒虎耷拉着脑袋,连连称是,李绩十余年集威之下,饶是他天不怕地不怕,也背身凉意。不过口出虽服,心中却依旧不以为然:其实十夫长挺好,有酒喝有肉吃,还不用开会,况且西关军那批短命的千夫长、万夫长不都全部两腿一蹬,翘辫子,喝孟婆汤去了,只有自己这个十夫长的还在这里喝酒吃肉。

“既然知罪,那就罚你三日内不能喝酒。”李绩扫了一眼厅内众人,见厅中只有高适一人可以笔直地跪着,又指着西关军众人,声色俱厉道:“也包括你们。韩擒虎,如果三个日,西关军中有一人粘上半滴酒水,本相就唯你是问,知道吗?”

“是!”韩擒虎无精打采道。让他不喝酒,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可是西关军中心思多、脑子活分的人不免在想,左相让他们三日不喝酒,是不是意味在自己脖子上这个脑袋,就不用搬家了。

“你说什么,本相听不见!”

韩擒虎大声吼道:“末将说是!”

李绩满意地点了点头:“好,你们都起来,瞧你们这副窝囊的熊样,我都替子行感到丢脸。”似乎又想到了生死之交武平一,神色不黯,不忍在苛责他们,转头向皇甫冉道:“皇甫将军,你叫人把酒都帮搬走,以后肉菜管够,酒就免了吧。”

“末将领命!”皇甫冉应了一声,便出门叫人去了。

皇甫冉去后,李绩看了眼厅中诚惶诚恐的西关军众人,又道:“你们这里谁是首领。”

众人沉默不语,只拿眼睛不住瞟高适。向他们这样的小喽,能见上文信侯这样的大人物,都觉得是天大的福分,此刻让他们与李绩对话,哪里会敢。李绩不禁觉得好笑,其实他早就看出高适是众人中的领头者。

高适见众人纷纷看着自己,只得出列:“末将西关军前锋营百夫长高适,拜见左相!”

“高适?”李绩顿了顿,问道:“不知渤海高欢高家主跟将军是何关系?”

高欢,字六浑。十六岁白手起家,善用人,不问地位高低,唯才是举,仅用十五年便雄霸高唐国东部渤海区域。睿文帝三年,高唐国对高欢招安,把柔然公主下嫁于高欢,赐爵渤海公,永镇渤海,世代沿袭。高欢见大势已去,只得接受招安。那一年,被任命赐婚大使的人,正是李绩。

李绩知道自己为什么打从第一眼看见高适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突然发现高适和年轻时的高欢,真的有几分神似。

“禀左相,没有关系,末将一介平民,对渤海公仰慕已久。”高适淡淡道。

李绩点了点头,不置可否,“刚才就是你在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吗?

“正是末将。”

“为何做这样的诗。”

“有感而发。”

李绩笑了起来:“好一个有感而发。告诉本相,你参军几年了?”

“末将十七岁参军,时至今日,已有五年。”

“嗯!五年升为百夫长,并不算快。如果本相今日要调你五军都督府任职呢?”

李绩的眼神紧紧盯着高适,似乎要从他的脸上捕捉到什么。

高适沉吟了一下,转头看着身后的西关军,那是一张张布满风霜,醉态可掬,熟悉的脸。

左相的提议,说不动心,那是假的。

兵部与五军都督府是高唐国最高军事机构。它们分别执掌,军政与军令两项大权。兵部在军队中虽有任免、升调、训练之权,但不统兵,真正统领全国军队是五军都督府。进入五军都督府,进意味着进入军队系统核心,平步青云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杨贲看着高适,五味杂陈。他希望高适能答应,却又不想他离开。

高适抬起头,平静道:“末将谢过左相,但只要西关军还在一天,末将就永远是西关军的人。”

“他终究不会抛弃我们。”一股暖意在杨贲在胸中油然而起。然而紧接着他又忧虑起来,“西关军真的还会存在吗?”

李绩击掌称赞:“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有将军这样的部下,怪不得子行舍得把我送给他的贴身宝刀相赠于你。”

高适闻言,连忙跪了下来:“末将知罪。末将不知百战宝刀是左相送给武将军的。否则万死不敢接受将军相赠。”

说着把百战捧还给李绩。

李绩接过百战,轻轻拂拭了一下,眼睛竟变得通红,睹物思人。

沉默了一会,他扶起高适,把刀挂在他腰间:“刀是子行的,既然他为自己找到了传人,那刀就是你的了,我相信他。记住,百战不是将军百战死,而是百战不殆。”

“是!末将谨记!”高适站直了身体,向李绩行了军礼。这是西关军独有的礼仪。他平生只向武平一行过,李绩是第二人。

李绩称赞地拍了拍高适的肩膀,“好。现在高将军能否告诉本侯,还有陇州大战是怎么一回事。还有你们是怎么突围的。”

……\');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