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积郁已久的发泄_帝国魔法师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三章 积郁已久的发泄(1 / 1)

邓尼茨眼睛紧紧盯着纳茨姆斯,心里在考量着面前的这个人究竟是个什么角色。

谁都知道这个人是元首身边的红人,甚至连马丁.鲍曼那样的“大内总管”也不敢得罪他,但是现在这个人竟然当着他这个海军元帅的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反动言论。

他是在试探我吗?

不,他没有理由试探我,谁都知道卡尔.邓尼茨是个最为坚定的纳粹,是元首最忠实的追随者,就是戈林和希姆莱也未必有我忠诚,这一点元首是最清楚的。

那么他跟我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我应当立即逮捕他吗?

这个人对潜艇部队的情况知道得这么清楚,对具体的作战情况也十分了解,甚至对一些细节比我还要了解,看上去就像他曾经参加过那些战斗一样,他的这些情报显然不是来自最高统帅部,那么他又是从那里得到的这些消息呢?

他在暗地里还搞了这么一大堆如此……莫明其妙但却如此先进的东西,尽管有些不可思议,但我承认这些东西确实非常吸引人――如果他说的那些都能成为现实的话――天知道他还在悄悄研制其它什么东西!他究竟想干什么?

这个人想搞政变吗?但是手里连一兵一卒都没有。我知道他跟一些高级将领关系很亲密,但是我很了解那些人,他们都是经得起考验的军官,比如古德里安,还有弗洛姆,这些人不可能听从他的指挥跟着一起造反。至于柏林的那些官僚们,则根本不用担心,一个营的党卫军就可以把他们随时抓起来。

那么他究竟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个持有不同政见的爱国者?或者是个想以特殊方式为帝国作出惊人贡献的疯狂的人?他的这些想法和设计倒确实够疯狂的!

“那么,冯.纳茨姆斯先生,”邓尼茨改变了友好的语气,严厉地问道,“您究竟是哪边的?我该把您当作元首的支持者,还是该把您作为间谍逮捕呢?”

纳茨姆斯仍旧保持着适度的微笑,不慌不忙地说道:“呵呵,元帅先生,您不是第一个向我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很多人都问过我同样的问题。”

“我在等您回答!”

“我当然是站在德国一边的,我将永远忠于德国!”纳茨姆斯也正色说道,“元帅先生,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现在看到您手里这些东西的就应该是英国人或者俄国人了!”

“但是您为什么会在私下里搞这些……研究呢?”邓尼茨本想说“阴谋”,但是想了一下还是改了口。

“原因很简单,”纳茨姆斯重新靠回沙发上说道,“因为这些都是最尖端的科技,必须最大程度地防止敌人得知这些情况。”

“难道您的那些研究人员不会泄密吗?”

“当然有这个可能。但是他们并不了解自己究竟在研究什么,除了他们每个小组进行的那一小部分工作之外,他们谁也不了解全部的内容,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研究的这些东西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

“您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这很容易,元帅先生。比如这艘潜艇,它的所有研制工作被分散到几十个不同的机构当中进行,所有这些机构互相没有任何关联,也没有信息交流,除了通过我所安排的两三个绝对放心的人之外,他们得不到任何有关其它部分的研制情况,他们甚至更本就不知道还有另外一些人在跟他们进行合作。因此即便有个别泄密的情况,也绝不会对整体的研究造成影响。

更主要的是,所有这些人如果不是处于与外界完全隔离的情况下,就是根本不会引起外界的注意,敌人的情报人员是不会去留意一个只有五十人的小工厂的,而那些掌握着核心技术的人员都绝对地保证处于绝对安全的环境中。由于目前仍只处于研制阶段,所以人员的规模很有限,这也方便我们采取这样的隔离手段。”

“您怎么能够说服那些专家们甘愿被完全隔离开来呢?”

“呵呵,我无需说服他们,因为他们原本就是要被隔离的,只是条件比现在要差得多!”

又是那些可恶的犹太人!

邓尼茨明白了纳茨姆斯的意思。

其实不止是犹太科学家,还包括很多有才华的斯拉夫裔科技专家,都在战争还没开始前就早早地被纳茨姆斯网罗到自己的旗下,他为他们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更重要的是,他给了这些人一份令他们如痴如醉的工作。

“既然您一心在为德国研制最新的武器,又为什么不想让元首知道呢?”邓尼茨再次回到刚才的话题,“您该不是认为元首也会泄密吧?”

“元首当然不会泄密,但是他会使这些原本最先进的东西变得面目全非、一文不值!”纳茨姆斯毫不在意地说道。

邓尼茨再次惊呆了!

“难道不是吗,元帅?”纳茨姆斯继续说道,“想想我们的‘虎’式坦克,我们的‘天网’雷达,还有就是海军的‘齐柏林’号航空母舰,哪一样不是在元首的干预下变得与当初的设计思想大相径庭?这些东西要么在出厂时已经完全违背了当初的设计要求,要么就是停在船坞里根据元首的要求一改再改,直到现在还没有投入实战的可能。而它们本来应该是集中了德国最优秀的智慧和技术研制出来的最先进的武器!”

邓尼茨无言以对。纳茨姆斯说的都是事实,这些在设计之初被想象为威力无比的武器就是因为元首的亲自插手,所以最终性能大打折扣,海军唯一在建造中的航空母舰“格拉夫.齐柏林”号甚至每个星期都会接到元首亲自下达的修改命令,以致于8年来除了在1938年下水浸湿过船舷之外,始终没有完工。

纳茨姆斯继续说道:“我承认元首是个天才,但是这位天才的想法有时太脱离实际了,我不想对您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他在某个凌晨发出的修改命令可能会使前面几个星期的工作完全白做,甚至整个儿得推倒重来。看看‘虎’式坦克,那是陆军最优秀的武器,但是却笨得像头陷在沼泽里的水牛,如果不是按照元首的指令加厚了它的装甲使自重达到了68吨的话,它理应比现在更凶猛!”

纳茨姆斯越说越激动,似乎根本没有顾忌到他是在跟一位德国元帅说话,而这位元帅正是被公认为元首最忠实的下属之一。

“实际上他并不了解这些东西,他对工程学几乎没有一点儿起码的知识,也根本不了解战争的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他的思维还停留在1917年,还局限在马恩河的战壕里,但是现在已经不是上次大战了,飞行员已经不再使用手枪和渔网了,坦克已经不再只是打不穿的铁罐子,而军舰,也不再只是炮管粗细之间的比较了。可是所有这些他都不明白!他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完全不在意专家们的意见。对,他是个天才,但却不是个天才的工程师,也不是个天才的发明家!”纳茨姆斯涨红了脸,极力控制住自己的声音。

“这就是我不想让元首知道这些东西的原因!”

纳茨姆斯终于停止了发泄。

他刚才的这番话既是事先准备好的说辞,也是即兴而发。这么些年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发泄心中愤怒和积郁的机会。纳茨姆斯心里确实对希特勒失望极了。尽管他已经了解全部的历史,已经知道历史上最后的结局,但是当他亲眼目睹、亲身经历这些可笑、可悲、更加令人感到可惜的事件时,他还是感受到强烈的愤怒。

他为这些骁勇善战的将军们感到惋惜,为那些英勇无畏的士兵们感到惋惜,为那些竭尽全力为德国作出最大牺牲的人感到惋惜,他也为整个德国感到惋惜!在这个天才的疯子的指挥下,德国竟一错再错,眼睁睁地将唾手可得的胜利拱手让人,最终落到国破家亡、四分五裂的悲惨境地!

所有这些都让他感到愤怒,感到怒不可遏,今天他总算找到了一个可以多少发泄一下的机会。

纳茨姆斯这么做是冒着极大的危险的。在德国发表对元首的诋毁言论,那几乎就等于被宣判了死刑,就是元帅也一样。

但幸运的是,他选对了人,也选对了时机。

――――――――――――――――――――――――――――――――――――――――

喜欢的话,就请投一票^_^\');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