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地 十六(1)_血性土匪与入侵日寇的浴血奋战:匪地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匪地 十六(1)(1 / 1)

时间的流逝,冷山土匪们把自己手里的家伙总算是玩得非常熟练。虽然不敢说个个能跟陈二相提并论,可绝对比以前强上许多。在老油条的全力教导下,六个学习玩掷弹筒的土匪,也算是勉强出了师。不说百发百中,但起码也能十中五六。冷山土匪们战斗力的空前提高,也让陈癞子下定了出山干鬼子的决心。一是替老杆子跟其他五名兄弟报仇。二来这么长时间没在冷山干点事了,可不能让鬼子把冷山抗日军这旗号给忘了。对于大把头的想法,朱五是全力支持。在朱五看来,就冷山目前的整体实力上看,也到了该动一动的时候了。首先不论打哪里,只要开打,都或多或少有所收获。再者,这冷山土匪也到了要扩大的时候了,不然也对不起自己这少校军衔不是。可扩张你得有人才成。虽然时下凭借着冷山抗日军这旗号,招收个百来号人马并非难事,可朱五他不想这样去干。光人多没用,你得要精。加上山里本身供养不富裕,所以这冷山抗日军的人数最多他只能在二百上下。不然,肯定出事。饭吃不饱,衣穿不暖,又会有几个人能干得长。因此这招兵买马的活得讲究计策,要挑着人招。但这打鬼子干土匪可不算什么好差事,凭什么在招人时挑挑拣拣的?就得冷山土匪多干点漂亮活!只有把字号打出去,这有本领的人才会拼着命来投靠。

风标带着大把头跟三把头的期望出山了。与往日不同,这次他的心情非常轻松。往日他出山了风,除了要担心自己的安全外,还得费尽心机找一些鬼子防守的弱点。毕竟当时寨子里的实力只有那么点,没办法,只能挑软的捏。现在不一样了,只要位置合适,好打好撤的地点可以随便挑着打探。冤枉路也可以少跑不少。也许是这个原因,风标很快便挑好了打探目标。目标是一个新近刚建成的据点,位于冷山山脉北头的马桥。单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就对冷山土匪十分有利。绝对是那种好打好撤的地点。整个据点只驻守了四十几名鬼子跟伪军,人数上土匪也有优势。最关键的是马桥这个地方的特性。马桥这个地方是出了名的水浅地薄。水浅好说,虽然没什么大江大河的,可好歹有水用。这地薄可就让人吃尽了苦头,拿把锄头随便在那里挖几下就能挖到下面的岩石。所以马桥这个地方自古以来便是只出石头不出粮的鬼地方。要不是这里有一条重要公路经过的话,估计鬼子也不会来这个地方建什么据点。而最让风标上心的是鬼子在据点里建了一个三层高的炮楼。在马桥这样挖地二尺就出石头的地方,修这么一个东西,地基的牢固程度可想而知的。关键时刻,只要冲炮楼的根基来上几炮,想它不倒都难。一旦失去炮楼的依靠,这个据点的结局是完全可以预料的。收集完马桥据点的大致作息时间等重要资料后,风标一路笑着潜回了大山。

蒋庆元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搞枪的事终于有了眉目。虽说这事油水不大,但好歹也算是一个开头。搞枪这事,最关键的就是第一次。只要第一次成了,这再往后的事情就好办得多。用枪去搞枪永远比光人去搞枪要容易。这事说回来,还得感谢庆云。虽然他是被自己磨得快发疯了,才不得已告诉自己这个消息的,但也算是大功一件。高兴万分的庆元把好消息告诉了早就待得心痒痒的同族兄弟。于是这一班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后生们就忙活开了。三天后,蒋姓小后生们在蒋庆元的带领下趁着夜色悄然溜出了八卦镇。照着大伙事先商量好的路线,直直朝井墟车站跑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