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地 二十二(1)_血性土匪与入侵日寇的浴血奋战:匪地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匪地 二十二(1)(1 / 1)

在风林谷待的前三天是既舒坦又清闲,每天好吃好喝好招待的。这舒服的日子让这群冷山土匪们有了乐不思蜀的感觉,也让风标开始期盼起鬼子被打跑后的日子。这情形到了第四天,眼看挑选快接近尾声时,被一行匆匆从远方赶来的外地人给打破了。

对于这突然出现在风林谷的近四十名外乡人,风标产生了强烈的不满。风林谷是什么地方,大家都清楚。这里的重要性对整个冷山而言是毋庸置疑的。怎么能这么随随便便地就轻易让一众外乡人进入呢?难道这蒋孝仁就这般不知轻重吗?出于对日后兵源补充点的安全,更是出于对整个冷山日后前景的担忧,风标在得到手下传递的消息后,便匆匆赶往蒋孝仁团部所在的山洞。在风标看来,外乡人根本不值得信任。他可不想冷山自卫团吃亏上当,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冷山抗日军兵员的招收。

尽管有很大的不满,但长期的了风经验让风标养成了一个很好的习惯,凡事都不显露于脸面。他一边隔老远便热情地朝蒋孝仁打招呼,一边快步地走进山洞。很显然,对风标的突然光临,蒋孝仁缺少足够的思想准备。虽然也满脸堆笑地回应风标,但那惊讶的眼神却无法瞒过老到的风标。进入主洞后,风标对那一群正围坐在一团的外乡人很是观察了一番。看出风标心思的蒋孝仁倒也不加隐瞒,指着那群外乡人中一位看似首脑的中年汉子对风标介绍了起来。

一番客套后,风标这才明白这帮外乡人为何而来。这话还得从当初蒋孝仁发的求援信说起。八卦镇被血洗,为了不让惨剧重现,冷山人迫于无奈不得不抱成一团,共同组建了冷山自卫团这个极具冷山民间特色的武装组织。建团初始是人多枪少,缺乏组织与军事指挥人才。使得自卫团的整合困难重重,战斗力的提升也十分有限。而身为团长的蒋孝仁也因自身条件所限,一直拿不出什么好的办法。这也让自卫团更加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气候。情急之下,蒋孝仁向国民政府方面数次求援,可总是石沉大海。无奈之下,只好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向自己一位老友寄去了求助信。这信辗转之下,好不容易才到了目的地。

说到这里,蒋孝仁感叹了许久,说:“照道理说,国军战线离咱冷山也就六百多里。不论于公于私,他政府也该对这沦陷区的百姓做点什么。先不说让他们主动过来打鬼子,就冲我们自己架好了台场,他也该派些人过来指导一下吧。就算是路远枪运不过来,他好歹派一些有经验的人来一回啊。他们倒好,整个一不闻不问。这真有点伤人心哪。这赵志前赵兄,他们就不一样。说到远,人家离我们冷山足有一省之隔。可人家就是讲义气。一收到我的求助信,二话没说,领着一群爷们就不远千里地赶了过来。光冲这一点,我蒋孝仁就敬佩他们。风标老弟啊!话说到这里,我也不瞒兄弟你。这老赵他们就是国民政府先前一直要追剿的共产党。说人是匪,总是想法要把人给剿灭了。可公道自在人心呐,我看这###就是比他国军强!当然,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是国难期间,这国共两党也合作一起共同抗战。我想清楚了,既然这国军不帮我冷山自卫团,那我自卫团就找共产党帮忙!上千号冷山精锐子弟啊,这担子我蒋孝仁一个挑不起啊。这万一要是砸了场,我死是小事,这冷山可就真会伤筋动骨。所以我也跟长老们商量过了,这往后自卫团就请老赵他们帮着我们训练。这事也是这两天才定下来的,还没来得及跟你们抗日军的头头脑脑说一声。还望老弟你给他们几位打个招呼。都是冷山子弟,相信抗日军的兄弟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