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地 三十(1)_血性土匪与入侵日寇的浴血奋战:匪地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匪地 三十(1)(1 / 1)

心里有多不愿意,但离别的时刻终归还是到来了。一百五十人组成的先头部队,在留守人员依依不舍的目光中走向大山深处。

一直到队伍完全消失在茫茫大山中,陈癞子才缓缓收回自己的目光,嘴里无语地念叨着什么,慢慢地走回营地。这一刻,几个细心的兄弟突然发现自己的大把头一下子变了许多,也老了许多……

在大山中穿行了两天的抗日军终于到达了邻省的瑶湾地界附近。到了这里,这支一百五十人的队伍将分成三个部分,朝各自事先抽签定好的地域进发。临分手前,三支队伍的主要领导人再次拢到了一块,碰了一会儿头。这一分开,虽说相互间并非从此就断了联络。可毕竟路长水远的,再次聚头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物是人非,在战争年代也是极为平常的事情,加上出境作战势必会丧失一部分地利优势。这往后将会面对怎样的局面,大伙心里也都没啥谱。聚在一起,除了为即将的分离而伤情外,最关键的还是多交流一下各自的看法与心得。

交流完所有的心得后,大伙再依次定好了相互见面的联络方式,便准备各自告别。临行前,风标特地把陈二拉到了一边,指着正与老油条谈话道别的李询对陈二开了口:“兄弟,你可一定要记住大把头说过的话。你年龄轻,身上又担着几十名兄弟的性命。凡事都要多想几道弯,遇着啥事都不能冲###来,都要跟李询兄弟商量合计一下。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这对兄弟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些兄弟可是咱抗日军的精血,损失得越少,对咱日后发展越有利。还有一点,我那李哥哥,别看脑子挺好使,但身手还差了把火候。遇上动力气的活计,你得帮老哥我多盯着点,一定帮哥哥保住他。这也算哥哥我求你多担待了。”

“放心,风哥。你跟我叔说的话,我全记在心里了,不会忘的。李哥那里你也放一百个心,只要我陈二有口气在,就决不会让李哥少根寒毛。”

听完陈二这斩钉截铁的话,风标脸上严肃的表情也放松了一下。冲着陈二拍了拍肩膀便走到了李询面前。只是简单地说了声:“保重!”便紧紧拥抱了一下李询,好一会儿才慢慢松开。领着兄弟们与各位道别后直奔万山方向而去。老油条也学着风标的样,分别跟李询、陈二拥抱了一会儿,才朝燕岭方向赶去。

瑶湾是三个地区里最靠近冷山的。全区由瑶湾、下泉、上泉、鸡巢四个大镇另加十余个小镇与村院组成,全区大约拥有近三十万人口,是邻省与冷山相靠的一个小县。这里过去一直以贫穷而闻名,主要是因为境内山地太多,耕地十分匮乏。要不是有条铁路还有数条重要公路在其境内通过的话,真不知道这片极度贫乏的土地对鬼子有没有吸引力。相信鬼子是不会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在此驻扎了近三千兵力。当然,就整个瑶湾的实际情况来看,只有三千不到的兵力是远远不够的。好在自打鬼子占了这瑶山后,就没有发生过什么反抗事件。偶尔一些微弱的反抗也都在鬼子的雷霆手段里烟消云散。这样一来,也算是能勉强让驻守此地的鬼子兵日子过得清闲点。也正因为是这种状态,瑶湾鬼子守备长官迟田浩二中佐的小日子过得还算写意。

作为一名由预备役普通下级军官出身的他,能凭借对中国话略有所知而一步步升到如今的中佐军衔,迟田浩二打心里还是非常开心满意的。每当他登上城楼遥望与瑶湾相近的冷山方向时,总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在心头滚动。原本在一年多前他有一次问鼎大佐一职的机会,那是在冷山首任鬼子守备长官敬山大佐自剖后,有过这样一次机会。尽管知道敬山为何而死,也知道冷山是怎样一个地界,他还是在收到消息后的第一时间里找到了跟自己有渊源的武田少将,希望他能替自己说上几句话,看是否能得到这个难得的机会,大佐军衔的诱惑实在让鬼子浩二难以抵挡,只可惜他还是晚了一步。这也许跟他本身的工作能力并未获得上级的赏识有关,最终鬼子浩二并未如愿。村上接替了敬山在冷山的职务,这一结果,一直到现在依然让他或多或少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