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鬼子司令部,这一系列事件的始作俑者冷山抗日军,此刻正分别躲在大山里的落脚点中庆祝着呢。这次,最开心的要数风标领导的万山分队,其次是老油条的燕岭分队,最末也是自认最没面子的便是陈二了。本来打头湾时,陈二便在心里认定是件没什么油水的活。但为了配合事先的约定才勉强下的手。攻打的过程可以用异常顺利来形容。除了用掉六枚手雷外加几发子弹外,就没有什么消耗了。鬼子跟伪军干死了二十几个,也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这要是放以前的抗日军眼里,也不算是个小数目。可现在大伙的眼界都高了,这点东西跟风标与老油条闹出的动静比,简直是天差地。人家那才叫干得漂亮,油水也捞了,事情也闹大了,一举两得啊。想想人家,再看看自己,陈二这心里就不是个滋味,脸上一个劲地发烧。
“这事怎么闹成这德行啊,往后要跟那俩老货见着面,还指不定会让人笑成啥样呢。不行,这往后再也不干没嚼头的事,要看准了才动。只要一动,就得抢了鬼子的心头肉!”想到这里,陈二心里才稍微舒服那么一点。
三地所发生的事传到冷山宗院联盟的长老们与陈癞子耳朵里后,大伙好是兴奋了一把。原本在把这三支小队放出去时,大伙便一直在心里替这一百五十位冷山子弟捏着一把汗。去别人的地盘上打鬼子,毕竟不是件小事。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事着实太多了一点。虽说事先冷山联盟也为此做了不少准备,可谁也不敢保证是否有效。但为更多的冷山人考虑,这事又得必须进行。
所有参加过制定这一计划的人都知道这个计划的庞大与复杂,也没谁敢说这个计划没有失败的可能。出去打鬼子,不光靠手里的武器跟满腔的热血就能成事的。你还得考虑到给养、情报、收尾等等一系列的事情。首先这给养就是一项大工程。人想活就得有东西吃,不但要有吃,而且还得吃饱吃好。子弟们在外面刀里火里拎着脑袋跟鬼子拼命,总不能让人饿着肚子去干这危险的事吧。所以得保证大伙都能吃饱喝足,这才能有力气跟鬼子死拼到底。这事光一两天或是三四个月也没什么,可谁能说得清楚这打鬼子到底要打多久。时间一长,供给养说不难那是骗人。好在冷山一带还算富裕,地多人多,产的粮食除去应付鬼子外,一人稍微省上一点,养上个四五千人的部队还可以。就是在运送方面稍微困难一点,因为要考虑保密的问题。这方面,联盟多费点心也就能办成。
这里最困难的就数出去后的情报支援了。别看这联盟的长老们平日里老态龙钟的,可这人老精鬼老灵,没打过仗可这戏文也听过嘛。都知道打仗这玩意,情报工作可不是小事。古人不是常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长老们的担心就在这情报上。外地毕竟不是冷山,宗院联盟的影响到不了那块,一切只能靠出去的人他们自己掌握。联盟顶多也就起点搭桥牵线的作用,外加多使点钱财,尽力帮助去打鬼子的子弟收买点有用的人。除此也就无能为力了。其实一早联盟的老爷子们就下了狠心,几乎所有人都把棺材本老底子掏了出来。一句话,多花钱财不怕,只要人在就比什么都强。钱没了可以再赚,人没了就难翻本了。关键就看这出去的子弟们争气不争气。争气的话,只要第一枪打响打好了,这往后的许多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但凡有点血性的人,都不会轻易让鬼子死压着不想反抗的。以前没动作,那是因为心里没谱,不知道该如何反抗鬼子。可一旦有例子出现,那就不一样了。只要出去的子弟打好了这第一枪,把名头亮得高高的,日后自然会有人主动找上门来投靠。到那时候,这情报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