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的抗日军子弟,干得还真不错。一系列的雷霆打击为日后打出了一个极好的开头,同时也让其他人看到了希望。冷山子弟在外面闹得越起劲,名气越大,对冷山人就越有好处。这也让后续的计划实施起来更加的顺利。
鬼子村上这几天很不顺心。自从冷山抗日军突然转出冷山,同时在三个不同地区动了手后,他几乎每天都在上司的训斥中度过。尽管他在电话中极力为自己开脱,可有一个事实是他永远无法回避的,那就是三地受袭现场都留下了冷山抗日军的传单。而且作战手法也如出一辙。这样一来,村上在上级面前也异常被动。三个出事地点的守备长官一口咬定他村上在无力清剿的情况下,极不荣誉地采用了祸水东引之策,三地这才遭受了重大损失。对此,村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请求上级对村上做出严厉处理。
每每想到这里,村上肚子里的邪火便往上蹿,同时也夹杂着少许的羞辱感。作为鬼子军队中一名高级军官,村上的羞辱感是很难避免的。一直以来,村上都很看重并且珍惜自己作为一名日本军人所拥有的荣誉。他也一直认为自己会为了荣誉而奉献所有。可事实是残酷的,断桥事件发生后,他首先在脑子里想到的并不是为了维护军人的荣誉而主动去承担责任,而是想尽办法推卸掉那原本就属于自己的罪责。为了这个,他还不惜动用了所有的关系。虽然事后的发展如了他村上的愿,卸下重负的村上在放松之余也不止一次地为自己的作为感到羞愧。可这只是暂时的感觉,当在羞耻感与生存之间做选择时,村上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在心里,村上不断地找着更多更加有力的借口来说服自己。
“选择死亡对日军而言,根本就是一个重大损失。间接来讲也是对责任的一种推卸。自己只有好好活着,那才是真正对帝国尽忠。很自然,为了这个远大的目标,自己必须要有承受被人误解的勇气。暂时的退让是为了更好的前进。”每当村上在心里对自己说上这段话后,那原本就不占主导地位的羞辱感自然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说句实话,站在鬼子村上的角度上考虑,他的所作所为也是人之常情。他心里的这些想法也算是能说得过去。暂时的退让在某些时候确实是为了日后更好更快地前进而打下基础,可这并不代表能用到所有的地方。“背叛往往始于初次的妥协。”这句话不知道村上听过没有,就是村上听过,这个时候他也自然想不起来了。
不管怎么讲,虽然村上在上司那里遭到了严厉训斥,可心情比起出事地区的鬼子守备长官来讲,那是要轻松上许多。他现在最烦就是抗日军处处留名的做法。说起来也是,冷山抗日军在其他地方闹事也就罢了,反正死活都与他村上没什么关系。为什么非得每次都要留下自己的名号,这不是给他村上找麻烦吗?在心里一连狠骂了好几声该死、混蛋之类的话后,村上继续手里的工作去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冷山抗日军似乎已经收到他派唐宝国递过去的话了。万山等地的恶性袭击在某种意义上好像是对村上传达了愿意合作的姿态。这多少让村上一直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点。就冷山目前的情况来看,他村上可是再也无法承受任何一点打击了。不管大小,只要再来上一回,他村上的性命也就算是到了头。